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朕绝不退位 » 第四十五章 血战扬州

第四十五章 血战扬州

    刘康在淮安休整了三日,每日都有训练兵马。刘康相信,如给他三个月时间,他一定能训练出一支能打硬仗的军队。但是时间不等人,只有一座淮安城是不够的,必须攻下扬州才能在淮南立足。

    任命刘熙驻守淮安,刘康亲自带两万兵马出征扬州,这里面有一千是原来淮安城守军。刘康攻陷淮安后,不仅未杀他们,还给予其不少钱粮。他们很快同意加入淮南军。

    刘康也是没办法,淮南军人数虽多,但也只是人多而已,大部没有受过长期军事训练。只能打顺风仗,若是与精锐敌军强攻,很容易崩溃。原来的一千淮安守军,由高和负责统领。

    为了此战能获胜,刘康在战前成立了勇卫营,勇卫营人数额定三千。刘康承诺,加入勇卫营,所得军饷会多于众人,刚加入就会给予钱粮,但勇卫营必须勇敢杀敌,属于“敢死队”性质。不强迫加入,均属自愿。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钱粮激励下,不少人申请加入勇卫营,这些人主要来自穷苦人员。刘康在其中挑选了三千人,由他亲自统率。

    扬州是重镇,朝廷设有统兵都督。都督黄安得知刘康要攻来,准备出城迎战。黄安瞧不起刘康,在他看来,刘康的军队未经历过战争,只是一帮拿刀的农民,一触即溃。

    扬州郡守钱昂劝道:“我军人数不如对方。且,敌军虽多,但不擅攻城。我军可固守扬州,扬州城墙高大,易守难攻,待敌粮尽退兵,我军可在背后掩杀。”

    钱昂这个建议无疑是正确的,淮南军不擅长攻城,确切讲,根本就不知如何攻城,军中更是缺乏攻城器械,云梯、抛石车之类甚少。面对又高又坚固的扬州城,城内兵马若是死守,强攻甚难。

    黄安不听,执意领五千兵马出战。得知黄安出城迎战,刘康并未接战,而是在大营四周,高筑壁垒,深挖壕沟,一副死守不出的样子。

    黄安见刘康不应战,心中愈加瞧不起淮南军。令众兵士在淮南军大营外辱骂刘康,骂的很难听。刘康依然不战。王贵,张冯等人听不下去,执意要去出战,刘康不允。

    黄安足足在营外骂了刘康两日,刘康依然不出大营。黄安也试过攻击刘康大营,但淮南军壕沟挖的太深,他不能拿扬州军性命去填壕沟。

    也可能实在受不了扬州军日夜辱骂,到第三日,淮南军终于出营,足足有三千人出战。黄安大喜,带头冲锋,仅一个照面,淮南军就崩溃了,四散逃亡,只有不到千人逃回了大营。此战后,扬州军上下更是轻视淮南军。甚至监视都松懈不少。黄安没发现的是,淮南军大营里人数少了许多。

    次日,淮南军再次出战。黄安率扬州军全军出击,淮南军不出意外的再次崩溃。一连串的胜利,让黄安放松了警惕,在背后紧追淮南军不放,追了足足四里路。追到一处树林外,淮南军却突然停下,掉头攻击扬州军。

    黄安虽轻敌,但并不蠢,意识情况有些不对。仔细观察周围地形,他所处位置是块洼地,低于四周。黄安准备撤军,手下突然来报,后方有敌军攻击我军;与此同时,左侧和右侧均报道有受到攻击。黄安明白,他中埋伏了,如今四面皆敌。

    除了三千勇卫营刘康没有动用,剩下的一万五千兵马,均死死围住扬州军。这几日刘康一步步谋划,就是为了将黄安引入此地。淮南军地势略高,且四面合围,扬州军缩成一团,最外层的人和淮南军厮杀,里面的人却很难动弹,无法最大效率的使用兵力。

    双方厮杀已有半个时辰,黄安满身是血,死战不退。扬州军虽只有五千人,但肯定要比淮南军精锐许多,人数少于对方仍能僵持不下。

    刘康冷冷的看着尸横遍野的战场,张冯多次建议派勇卫营出击,刘康只说时候未到,依然按兵不动。

    战争逐渐白热化,大家都杀红了眼。刘明、高和、张冯、王贵等人也纷纷拔刀,带头冲杀。

    激战中,黄安发现埋伏圈一角兵力薄弱,可以从此处突围。黄安带亲兵拼命朝此处攻击,王贵见状大急,连忙带人阻止。但他的武力显然不如黄安,和黄安交手不到三个回合,就被黄安斩杀。

    刘明、高和等人见状,悲愤填膺。众人皆从小一起长大,关系极好。如今亲眼见其死在跟前,一个个不顾性命拼死带兵围杀黄安,黄安一时无法脱身。

    战争已持续了一个时辰,扬州军不愧是精锐,且装备精良;即使伤忙惨重,依然没有崩溃。而淮南军士卒毕竟缺少经验,原本扎实的埋伏圈已开始四处漏风。

    黄安见状大喜,眼看就要突围出去。此时,刘康动了,大喊一声:“杀!”

    三千勇卫营已养精蓄锐多时,如一道长虹,迅速杀穿整个战场。

    原本将要突围的扬州军,又被围住。而这次,他们面对的对手更为强大。随着三千勇卫营的加入,整个淮南军士气为之一振。扬州军无力再战,有人已开始跪地乞降。胜利的天秤彻底倒向了淮南军。

    黄安见败局已定,无奈只能下马投降。很快,他被五花大绑带到刘康面前。

    因王贵被其所杀,高和等人纷纷要杀了黄安。黄安没有求饶,冷静道:“两军交战,各为其主。身为军人自当勇猛杀敌,我若死于他手,也不会有丝毫怨言。”

    刘康觉得他说的没错,且黄安愿意加入淮南军,刘康没有杀他,因其骁勇,任命其为淮南军将领。

    黄安领兵回扬州,谎称大获全胜,扬州城不知黄安已败,大开城门,淮南军趁机杀入扬州城。郡守钱昂不愿投降,自刎而死。淮南重镇扬州,就这样落入了刘康的手中。随着扬州的陷落,整个淮南已处于刘康兵峰之下。

    淮扬二城,皆是富裕之地。刘康利用二地钱粮,训练士卒,打造兵刃、盔甲。实力迅速扩张。仅数月时间,整个淮南就彻底被刘康攻陷。刘康自称淮南王,拥兵超五万。

    淮南是大魏朝廷赋税重地,淮南的沦陷对洛阳朝廷来讲,是一个不小的损失。加上南阳兵乱,洛阳朝廷日渐艰难。已有不少朝臣建议放弃中原,迁都关中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