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演史之列侯争霸 » 第三十七章 术比长桑

第三十七章 术比长桑

    陶谦刚走,刘焉已至。

    卢植万万没有想到,不喜张扬的自己家中今日似将有非比寻常之势事发生了,只为接二连三的客人纷至沓来。

    太常刘焉不仅带来一大群下属,还带来了一大堆金银珠宝。

    刘焉春光满面,兴高采烈,于后花园与正在晨练的卢植等人一见面已急不及待地说个不停。

    “果然不出应公子所料,益州乃吾之福地。

    焉一上书请求前往益州任职,皇上即下圣旨,封焉为益州牧,统率益州各郡太守、刺史。

    吾明日就会启程前往。

    此外,侍中董茂安、太仓令赵韪以及吴子远诸君旨心甘情愿随焉入川。

    有此等良才相助,吾此行定可大功告成也。”

    “四位公子都将与君朗同行乎?”卢植老谋深算,一下子就想到了问题的重点。

    “卢尚书为何有此一问?”陈到悄悄问站在其旁边的赵云。

    望着赵云亦一脸百思莫解的模样,应玥忍不住为他俩解疑释惑。

    “朝廷任刘州牧为一方重臣,应该会留下两、三位公子于朝中任一官半职。

    美名曰为国效力,实乃作为人质也。”

    刘焉望着应玥,一脸称奇道绝之色。

    “应公子年纪轻轻居然能洞幽察微至此,着实令人敬服。

    诚如公子所言,吾长子刘范被朝廷封为左中郎;

    二子刘诞封为治书御史;

    幼子刘璋任奉车都尉,都将留任京师。

    止有三子别部司马刘瑁随吾入川。”

    “季玉不随州牧入川?”应玥冲口而出。

    刘璋不随刘焉入川,如此刘备以后何能于蜀中称王?

    “应公子此话何解?”刘焉大惑不解。

    “四公子宅心忠厚。甚具州牧之风。应玥信口开河:“何况四公子年纪最幼,故以为其会随州牧入川。”

    听完应玥似真似假假的答案,刘焉一脸迷惘。

    若有所思之余,突然间想起了什么,这才如梦初醒道:

    “子远,快将吾带来之物送与应公子以谢当日指点之恩。”

    应玥当然执意不纳。

    然刘焉一再坚持。

    卢植虽为大儒,但对此繁琐礼节之事却不予理睬。

    倒是张飞见两人婆婆妈妈,七推八拒。忍不住出言相劝。

    “男人大丈夫,做事切勿拖泥带水。

    如有需要即取,无用则直言相告,何必诸般推搪。”

    张飞说完之后,方记得自己的“四弟”虽身穿男儿服饰,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姑娘,不禁冁然而笑。

    接着越想越觉得荒谬,最终竟忍不住捧腹大笑。

    众人都为这身高八尺的彪形大汉如此怪诞诡奇的行为弄到满头雾水。

    但在应玥脑中却如当头一棒,张飞一言惊醒梦中人。

    钱财本乃身外之物,自己虽然能置之不理,然日后……

    “三哥所言甚是,既然刘州牧执意如此,在下却之不恭!”

    应玥突然觉得自己有一丝女中豪杰的气概。

    置身于此时代,名人雅士皆视钱财如粪土,但有知之士应以大局为重,能屈能伸方能在此乱世中纵横捭阖。

    刘焉循己之言,道致东汉王朝实施“废史立牧”之策,天下英雄割据的时代即将来临。

    东汉王朝已如风中之烛,亡国之期指日可待。

    所谓乱世出英雄,难道自己真是命中注定至此帮助刘备建国立业的?

    不知不觉中,应玥又开始展开胡思乱想的模式。

    刘焉见应玥纳其谢意,目的已达,遂与各人道别,带着手下诸人离开尚书府,回去准备明日启程之事。

    不知是刘焉福大命大还是天意如此,当他率众进入川境之时,益州从事贾龙已肃清所有黄巾贼,令刘焉不费心机就能坐享其成。

    之后刘焉定州府于锦州,以贾龙为校尉,张鲁为司马,开始了闭关自守之策。

    然此乃后话,在此暂按下不表。

    刘焉前脚刚离,又有门人来告:卢尚书学生公孙瓒引众前来求见,带来了最新的朝廷动态。

    原来朝廷已下达任刘虞为幽州牧,提升公孙瓒为降虏都尉,封都亭侯,再兼领属国长史。以致公孙瓒身份大涨。

    因为丘力居与张纯、张举在幽州周而复始地兴风作浪。

    朝廷令公孙瓒明日立即回程与刘虞共讨逆贼。所以公孙瓒才前来向其师卢植道别的。

    卢植理所当然地对其勉励一番。

    公孙瓒毕恭毕敬,俯仰唯唯。

    但当他与师弟刘备道别之时,却现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刘备乃八面玲珑之人,岂有看不出之理?忙问其原因。

    公孙瓒这才半吞半吐道出了心中所思。

    原来公孙瓒如今身份已变,在朝廷中亦算是小有地位。

    昔日平乐观教场竞技,赵云为其出战取得了不俗战绩。

    其后欲揽赵云的朝廷各部多不胜数。

    如果赵云另主而事,会让自己于朝廷中颜面尽失。

    更何况赵云乃一员猛将,所以他想出了个一石二鸟之策,就是跟刘备借赵云一用,前往幽州为其冲锋陷阵。

    刘备此刻真的是左右为难,他既不想逆大师兄之意,但主动权又不在己手。

    他明知赵云对应玥唯命是从,所以他下意识地将目光投向应玥。

    应玥冰雪聪明,立刻明白大哥刘备的意图,这倒让她骑虎难下了。

    与赵云相处日久,他早已将赵云视为知己朋友,她亦深知赵云肯定会有此想法。

    权衡再三,他最终还是将选择权再次交给赵云。

    正如上次要赵云自己选择是否代替公孙瓒部属参赛一样。

    赵云忠肝义胆,对应玥唯命是听,见应玥如此,亦知其左右为难。

    他不想少主难做,就依应玥当日所做,对刘备抱拳作揖道。

    “云一切听从玄德兄长吩咐。”

    刘备平时平易近人,将赵云与陈到等人视如兄弟,要他们与应玥一样对他以兄长相称。

    日子久了。赵云一时都忘了在他人面前改变称呼。

    刘备闻言后喜出望外,心中对应玥与赵云感激不尽。当下对着公孙瓒真情表白。

    “伯珪之请,备自不敢推辞。

    子龙乃忠义之士,玄德待之如亲生兄弟,万望伯珪此后对子龙赤诚相待。”

    公孙瓒见大事已成,大喜若狂之余自然满口应允。

    当下赵云收拾行装,依依不舍与众人道别。

    离别之际,大家互道珍重,特别是应玥与陈到。

    陈到与赵云感情最好,两人情同手足,一下子就在分离。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仍是泪眼汪汪。

    应玥则早已控制不住,涕泪交集。

    赵云钢牙一咬,对大伙抱拳告别,快步离开尚书府。

    因为他知道再待片刻,他会恨不下心肠就此离开。

    根本没有时间让应等玥人有太多的离愁别绪。

    赵云与公孙瓒一行人刚离开,一个十三岁左右的少年已号啕大哭直冲进来。

    “祖父病危,欲见卢尚书、玄德先生与应公子一面,各位可否移步随吾一行?”

    众人立刻收拾心情。随着少年急匆匆地离开了卢府。

    犹记得上次前往,一路上游山玩水,到达住宅之时约需两个时辰。

    但今天不需要一个时辰就已到达。

    众人一股风卷入内室,只见里面有三个青年男子站于床前。

    床沿则坐着一慈眉善目的中年男子正在为八十九岁高龄的大儒在进行针灸。

    应玥早已熟读《扁鹊外经》,一见那医者手中之钟扎入病人的身体部位,已知老人家已病入膏肓。

    那医者只是尽其力拖延老人家的时辰而已。

    只闻其中一个青年男子细声问道。

    “老师,学生观其色,老人家已病入胰脏,是否需开其体,切其患才有病愈之望?”

    “然为何老师用针灸之术来为老人家医治?”旁边另一位青年细声询问另一同伴。

    “吴普,无需再问当之。樊阿所言甚是。

    开体切患才是正道。惜为师之“麻沸散”尚未成功才出此下策以延其时而已。”

    坐于床沿的医者显然听力颇佳,将其学生所说尽收耳内。

    “吴普,樊阿,李当之?”

    应玥冲口而出:

    “莫非先生乃人称神医之华佗?”

    如果说应玥已惊愕失色的话,那四人的神色只能用惊心夺目才能来形容了。

    “在下正是华佗。敢问小……”

    华佗望了应玥一眼,目中精光一闪,接着说道:

    “敢问小兄弟如何知吾贱名?”

    “在下与张机兄长共事多时,兄长常与在下谈及华先生,称华先生术比长桑!

    吴普、樊阿、李当之三位高足独当一面,各有所长。

    刚才闻汝等对话才有此推测!”

    应玥这一次倒没有失态,只因事实上张仲景真的经常句她提及华佗那神乎其技的医术。

    “仲景才是真正神医也。“

    显然华佗对张仲景亦非常熟悉,当下微笑对应玥说:

    “大儒已等候各位多时,请尽快与之交谈。”

    说完,华佗带着他的学生步出房门。应玥难得有机会一睹当代神医的尊容,颇想与他进一步详谈。

    然明知老人家已时日无多,要事为重,唯有将心中所想强压,与众人一齐来到大儒床前。

    即将驾鹤西游的老人家闻卢植等人已至,精神为之一振,显乃回光返照之状。

    他令孙儿将其扶起,屏退众人,只留下卢植、刘备、应玥及其孙儿四人。

    “老夫一生致力研究儒家经典及谶纬之学。吾友郭正曾戏称老夫为‘百世之师’。

    并连同乡党刻石称老夫为‘玄德先生’。老夫曾算出有一名‘玄德’之人与老夫有缘,能助吾族于此世道平安无事。

    然老夫年事已高,仍不见真命天子出现,常疑己所学之谶纬不精。

    所幸老夫撒尘归去之前。仍能一结毕生所愿!”

    “真命天子?老先生何出此言?”刘备闻言大骇。

    “子干习经学有时,可曾知道会有一位学生将成九五之尊乎?”

    大儒望着卢植语带羡慕:

    “老夫一生学生无数。然根本无法与子干高徒相提并论。”

    “玄德在学期间根本不喜读书,好狗马,音乐,美衣。少语,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结交天下英雄豪侠。

    吾观玄德自有其风范,故不加强求。人各有命,将来是否能成帝业亦是其命。”

    卢植果然是大经学家,面对其友骇人听闻之说仍能泰然处之。

    “老夫阅人无数,吾观小兄弟聪明睿智而心无邪念。”

    大儒指着应玥望向刘备:

    “玄德需珍惜眼前人,小兄弟定能助你成就大业。

    切记需效法越王勾践,负重忍辱,能屈能伸方能成帝业。”

    “备定会铭记于心。”

    刘备有点惊惶无措。显是一下子无法消化老人家所言深意。

    观如今的自己尚寄人篱下,建立帝业实乃谲怪之谈。

    老人家深呼吸一下,气息已显急促,知己已时辰不多,忙执其孙子之手,召应玥靠近,将应玥之手与其孙之手放在一起,留下其此生中最后的一个要求。

    “老夫将此孙一生交托予应公子!望公子能应诺老夫对其悉心照料否?”

    应玥本一介女流,在此生死攸关之际,焉会拒绝一老人家临终之言?惜已泪如泉涌,不能言语,唯有点头承诺。

    “老夫果具慧眼识人之能也!”老人家欣慰的微笑着,叮嘱其孙曰:“以后切记要遵从应公子吩咐。切忌睚眦……”

    一言未毕。老人家之手已慢慢垂坠,已撒手归天而去。

    少年号咷大哭,众人亦在一旁陪着落泪。

    卢植上前安慰少年:

    “汝祖父已近九十高龄,乃笑丧矣。汝父此刻定是政事缠身不能赶回,汝须暂代一家之主,料理祖父之丧事。”

    少年果有其过人之处,闻卢植之言后恍然大悟。抹干泪涕后,站起来出外吩咐下人处理一切事宜。居然能做到有条不紊。

    恰巧其父赶回,见状强忍心中悲痛。接替其子主持大局,

    应玥突然想到了一些利害攸关的大事,遂拉着少年到一旁细声对他吩咐了一番。

    少年虽然听到目瞪口呆,但仍不住点头应允。,应玥吩咐良久才告完事。

    待一切都安排完毕后,卢植与众人安慰父子一番才辞别离开,想不到之前已离开的华陀与其三个徒弟尚在门外等候。

    “观公子似有言欲语与华佗。遂斗胆在此等候遂。”

    华佗望着应玥说出其停留之因。

    “此……”

    应玥又惊又喜,她本来很想与华佗再叙片刻,并向他请教一些医学问题,只是之前时机不对才忍住而已。

    想不到华佗竟然会留下等候她。一时间倒不知道从何问起,幸亏她很快就找到了话题。

    “适才闻华佗先生曰‘麻沸散’尚未研制成功,此话何解?”

    “麻沸散乃作麻醉用之药。

    昔日华佗集众家之验,多方尝试,然总不能成!“

    说到此处,华佗不期然已面露憾色。

    “能否告之应某华先生所用何药配制‘麻沸散’?”

    “生草乌,全当归,香白芷,川芎各四钱,炒南星一钱。”华陀立刻奉上答案。

    “华佗先生是否考虑采用曼陀罗花此药?”

    幸亏应玥曾于互联网上看过“麻沸散”此词,

    当时还对“曼陀罗花”此名颇感兴趣,以为它是某种特别花朵,还特意去查了一下。

    当时无心插柳之举,令现在的应玥立懂“知识就是力量”之真正含义。

    “曼陀罗花?”虽然贵为建安三大名医之一,但华佗显然对此植物一无所知。

    “曼陀罗于九州中有三类。

    分别为曼陀罗,毛曼陀罗与白花曼陀罗。

    此物全枝皆为宝。根、叶与籽用于镇咳、止痛、拔脓,因其味辛性温,而其花则有去湿、麻醉之效。”

    “此等良药可处才能觅到?”李当之对药物最感兴趣,所以情不自禁就脱口而问。

    华佗三个徒弟各有所长。

    樊阿精于针灸;吴普长于养生;李当之则是钟于医药。

    在李当之有些失态冒昧直问之时,其师华陀知其徒心情,亦不加指责。事实上,华佗心中又何尝不是殷切欲知?

    “曼陀罗适应性较强,喜温暖,湿润,向阳之环境。然此地应只有毛曼陀罗一种,其花下乃淡绿色,上则白色,此时应已是开花末期,不知尚有否?”

    “在下有一不情之请……”华佗面带尴尬之色道。

    “吾闻当之师兄对草药甚有研究,如今天色尚早,不知能否允许在下与当之师兄去北邙山中见识一番。顺便查看一下是否尚有曼陀罗花。”

    应玥何等聪睿,早已猜到华佗欲求何事,遂打断其话,给足了华佗面子。

    华佗闻言,大是感激。其️三位弟子虽已是青年,仍然手舞足蹈,兴奋莫名。

    当下,除了卢植自行回府外,闲来无事的刘备三兄弟、应玥、陈到、邓芝与华陀师徒四人一起奔向邙山。

    欲知后事如何,请续阅下章《三星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