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演史之列侯争霸 » 第四十七章 另辟蹊径

第四十七章 另辟蹊径

    那位何进手下乃一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一看就是那种平易近人的好好先生。

    原来他此行是为刘备而来。

    大将军何进派其至丹阳募兵。有人告诉他于卢植尚书府中,有一卢尚书学生刘玄德,智勇双全,乃国之栋梁。

    所以他今日礼贤下士,专程前来邀刘备与其同行。

    “闻玄德乃汉室之后,此行为国家募兵。望玄德能为国效力,随我同往丹阳。”

    大将军府都尉毋丘毅对刘备发出邀请。

    刘备心中窃笑。

    此前因为关羽的伤势而不能追随袁绍外出募兵,想不到机会还会重来。

    然其平素喜怒不形于色,毋丘毅见刘备不为所动,遂出言相激。

    “丹杨地势险阻,与吴郡、会稽、新都、鄱阳四郡邻接,周旋数千里,山谷万重,其幽邃民人,未尝人城邑,对长吏,皆仗兵野逸,白首于林莽。

    逋亡宿恶,咸共逃窜。山出铜铁,自铸甲兵。俗好武习战,高尚气力,其升山赴险,抵突丛棘。

    若鱼之走渊,猿狖之腾木也。时观间隙,出为寇盗,每致兵征伐,寻其窟藏。

    其战则蜂至,败则鸟窜,自前世以来,不能羁也。

    玄德是否惧其艰险,不敢随本都尉前往?”

    毋丘毅洋洋洒洒的一席话令应玥听到目瞪口呆,这不是叫刘备兄弟去当起保镖吗?

    顾名思义,丹阳山野之民其实不就是山越蛮民吗?

    他们好勇善战,喜于丛林间神出鬼没,欲征其为兵恐非易事,此行定必荆棘满途。

    “有何不敢?吾兄弟三人顶天踏地,何惧之有?

    大哥,吾等终日于此地无所作为,不如随都尉一行,以消胸内闷气。”

    以张飞的性格,如何能让人看扁?是以毋丘毅之言一出,张飞第一时间立即回应。

    刘备心中所虑岂是张飞想的如此简单。

    毋丘毅所言非假,刘备心中一直都是在思着为国效力,只是苦无机会而已。

    又因为他们怒打督邮后弃官潜逃之事卢植才一直不敢为其在朝廷谋上一官半职。

    如今机会已至,可谓千载难逢之机也。

    虽然之前曹操与袁绍都曾力邀刘备加盟共事,但可惜其时关羽有箭伤在身,只为兄弟一场,定要共同进退之故,别无他法才选择了放弃。

    如果此次再错过,不知何时何日才能再有良机了。

    “为朝廷效命刘某宁死不辞,然备亦需得众兄弟首肯才可追随都尉左右。”

    “一切全凭大哥作主!”关羽与张飞竟然异口同声表明立场。

    “兄长何需客气?吾等不论如何都会跟随左右!”

    明知此行逆境无数,但既然说出兄弟需患难与共,虽然应玥乃一弱质纤纤的女子,但此刻却俨成一“女汉子”,紧随关,张二人表态。

    “四弟留于京师!”刘备说得斩钉截铁。

    此行并非野外郊游,刘备将心比心,毫不犹豫就将这弱不禁风的“四弟”拒之门外:

    “有二弟、三弟陪备同行足矣。”

    早已将应玥视为家人的关羽、张飞此刻亦毫不意外力挺刘备。

    凭心而论,对江湖、战事之类打打杀杀之事,应玥还真的不感兴趣。

    所以在三位兄长一再强调之下,应玥也就不再逞强。

    只是她真心希望三人能在此多留数日。

    “不知都尉欲何日启程?”

    应玥这样一问,大家都将目光投向毋丘毅,但胖爷给出的答案却让大伙始料不及。

    “军令如山,即日起行!”

    幸亏刘备兄弟三人的家眷皆在襄阳黄承彦处,是以无家一身轻松,不用再与家人道别什么的。

    只片刻功夫,三人已准备就绪。

    应玥也没有闲着,将自酿的美酒装满数瓶系于张飞马后;

    将一些铁打药膏之类的药物交与刘备;

    而对二哥关羽,应玥只是奉上一本《春秋》以解其闷。

    只见刘备腰挂雌雄双股剑,关羽手执青龙偃月刀,张飞手持丈八点钢矛,三人于尚书府前与众人道别。

    大伙并没有想象中的离愁别绪,虽然于心定有不舍,特别是应玥,一介女流,特别多愁善感,只是强忍着眼泪罢了。

    刘备三人都不敢凝视她那噙着热泪的双眸,向卢植拜别后,飞身上马,与毋丘毅飞驰而去。

    虽然刘备三人早已消失在视野之内,卢植也早已入内,但站在应玥身后的陈到与邓芝都不敢出声劝应玥回府,因为他们皆知应玥心中所想。

    赵云走后,刘备三人又再次离开,亦难怪小主会依依不舍。二人沉默不言,静静的陪着应玥望着刘备三人离去的方向。

    “有人回矣!”邓芝精于弩射,视力颇佳,短短四个字立让应玥与陈到翘首以待。

    “此马好快!”陈到还没有来得及继续称赞下去,一股狂风已刮过,一匹神驹骤至跟前。

    “此马好俊!”陈到不由自主发出衷心赞声,再观其主,陈到惊讶地发现:原来物似主人外型并,门非凭空臆造。

    想不到此马与其主人之形竟如出一辙,体格丰满肌肉结实,平稳中带着悍威。

    只见来人一个漂亮的动作跃下骏马,来到三人面前。

    “借问此处可是卢尚书府邸?”

    “然。”陈到望着他一脸微笑:“兄弟欲见卢尚书乎?”

    “在下欲见月英公子”。

    望着眼前这个俨然就是个混血儿的陌生人,应玥心中暗赞:欲誉此人,一字足矣:

    Man!

    此子鼻梁高挺,眼窝深陷,眉毛粗黑,一脸浓密的络腮胡子将其硬朗的面型完全覆盖。

    想不到中原之地,竟会出现如此一个像来自新疆,内蒙古等地的型男。

    但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月英这个名字在这个空间知道的人寥寥可数,就连卢植亦只知道她的男名乃“应玥”而已。

    “兄弟找月英公子有何贵干?”

    陈到自然知道“月英”之名出自此人之口必有隐情,是以立刻提高警惕出言质问。

    “在下来自幽州,偶遇一友,仅一面之交而已!得其相告,前来投靠月英公子。”

    应玥闻言,心中灵光闪现,为防陈到语言之上有所闪失,遂急不及待接言:

    “在下乃月英是也!然我无德无能,倘兄弟不弃,肯屈居此处,此乃月英之幸矣!”

    “在下尚未诉说来历,月英公子为何如此轻易将我纳入其下?”

    “子龙所荐之人定非等闲之辈,月英何须多忌?”

    “哈!哈!哈!子龙不欺我也!”来人倒头就拜:“请受王政一拜,政日后自当追随马后,为公子效劳!”

    应玥忙称“岂敢”之余,将王政迎进卢宅,让邓芝将其神驱安顿好。

    另一厢,深明主子所想的陈到早已奉上糕点美酒。

    王政饥肠辘辘,毫不客气,狼吞虎咽就将几上的食物一扫而光。

    昂首将一杯香醪一饮而尽,口中大呼:“好酒!好酒!好酒!”

    当从陈到口中得之其所喝之酒乃出自月英主子之手时,王政更是惊喜交集,一副苦尽甘来的满足状。

    看来自己不枉此行矣!

    接着,酒足饭饱后的王政娓娓陈述其前来京师的前因后果。

    一席话,将应玥等人听到热血沸腾,扼腕长叹。

    故事得从东汉的历史说起,而且因为外域的情况应玥等人所知甚少,所以王政说得特别详细,算是为众人好好补上了一节历史课。

    故事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其时幽州居住在一塞外民族曰“东胡”。

    西汉初年,东胡为另一强劲势力匈奴所灭。东胡余部纷纷逃亡,最后一分为二。

    定居于乌桓山的就命名为“乌桓族”;定居于鲜卑山的就叫“鲜卑族”。

    王政来自鲜卑族,但却与乌桓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西汉武帝时期,汉军大破匈奴后,将臣服汉朝的乌桓族南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

    朝廷让乌桓族于塞外替西汉北拒匈奴,至东汉时再次南迁至塞内的辽东,渔阴及朔方等郡。

    至汉末,乌桓各族日益壮大。

    辽西郡乌桓族大人丘力居统领五千余落;

    上谷郡有难楼统领的九千多落;

    辽西属国则是苏仆延统领的一千多落,

    右北平大人乌延亦有八百多落。

    而东胡的另一分支鲜卑族一直居于乌桓北方。

    当东汉政府联合南匈奴将北匈奴赶至中亚。鲜卑顺理成章进占蒙古草原,将匈奴余部十万余户吞并,势力日益强盛。

    到了檀石槐担当首领的这一代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势力如日中天。

    而檀石槐正是王政的师傅。

    这个檀石槐在鲜卑族发展史上绝对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话说其父投鹿侯随军长征,三年后归来檀石槐早已出世。

    其妻告诉他“尝昼行,闻雷震,仰天视而雹入其口,因吞之,遂妊身,十月而产。”

    但如此的解释,投鹿侯焉能相信。将檀石槐弃之于野。

    但檀石槐之母岂会就此罢休,偷偷命人将檀石槐拾回交由其母族养生。

    到了元嘉二年(公元一五二年),十五岁的檀石槐已是文武双全。

    他单枪匹马将来抢畜的外族兵团击溃,把牛马悉数追回。檀石槐一战成名,很快就被推举为首领。

    智勇双全的檀石槐制定法令,严厉执行。

    当其部落兵强马壮之时,前来投靠的东、西部落不计其数。

    雄心壮志的檀石槐见时机成熟,遂率众东征西讨。

    向南劫掠东汉边境;

    北面击讨丁零族:

    东面击退夫余族;

    西面攻击乌孙族。

    檀石槐将原匈奴东西长达一万四千多里,南北宽达七千余里的地盘,全部据为己有,声势一时无两。

    面对檀石槐所率的鲜卑族,日益猖狂的扩张领土,东汉政府欲以柔和之策解决。派使者前往策封檀石槐,并与其和亲。

    不世枭雄断然拒绝了汉廷的好意。继续对汉境穷追猛打。

    最后,檀石槐将所占领域分为三部,各派首领管辖。

    熹平六年(公元一七七年)八月,汉帝刘宏不纳以议郎蔡邕为首的主守派所言,而采纳了以辽东太守夏育为首的主战派意见,派出夏育、田晏,臧旻三将各领万骑,三道出塞二千余里讨伐鲜卑。

    檀石槐果断令中、东、西三部首领率军分击汉军。

    一场激战后,汉军丧其符节,辎重无数,三将仅引数十骑奔还。

    汉军战死者十之八七,而王政就是在此战时为檀石槐所收养。

    后据檀石槐所诉:王政应为秦时蒙恬将军于辽东筑长城之时所留下的汉人后裔。

    所以当王政之父娶当地女子为妻,后生下王政。虽然王政的样貌有外族的特征,但其父为其起名仍以汉人之姓。

    之所以说是猜测,是因为当时檀石槐见到小王政与他那奄奄一息的母亲之时,其母只留下兄弟俩人的名字就已伤重身亡。

    可惜的是,王政的哥哥在这场战乱中与他们失联了。檀石槐见王政骨格奇异,便将其收养。

    可惜好景不长,黄巾起义仍在酝酿之时,一代枭雄檀石槐便遇刺身亡。年仅四十五岁。

    檀石槐之子和连接任后并没有继承其父之志。

    这不肖子一无是处,且贪财好色,断法不平,致众叛亲离。

    当和连率兵攻打北地之时为北地人善弩者所射杀。

    至此,鲜卑族一蹶不振,联盟就此四分五裂。

    王政心灰意冷,离开鲜卑族浪迹天涯,直到幽州牧刘虞令人找到他,他的人生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来,刘虞奉旨任幽州牧一职,到达蓟城后,刘虞精兵简政,广施恩惠。

    另一方面,朝廷命骑都尉公孙瓒进攻张纯,张举与乌桓王丘力居等部落兵团,在辽东属国石门进行大会战。

    结果张纯大败,逃窜塞外。之前掠劫青,冀等州的男女战俘全数夺回。

    公孙瓒乘胜追击,但却后援不继,挺进至辽西郡子城之时,反为丘力居及其从子蹋顿所围,坚守二百余日。

    众人听王政说到此处,不禁皆替赵云担心。只是大伙都不敢插嘴,只想王政快些将战报说完。

    公孙瓒坚守阵地,率领以赵云为首的白马义从每日浴战,士兵死伤大半,直至刘虞运用软硬兼施之策才为公孙瓒解了围。

    刘虞一方面暗中使人游说丘力居,向其分析利害关系,让丘力居倒戈一击。

    丘力居不仅退兵柳城,解了公孙瓒之困,而且还派官员至刘虞处归降。

    另一方面,刘虞重金请出鲜卑族最强的杀手王政前去刺杀张纯、张举。

    对于张纯等人在幽州等地的所作所为,王政耳闻目睹,对其行径早已深恶痛绝。

    所以他二话不说就欣然接受了刘虞的邀请。

    很快就凭他鲜卑族的长相与绝世武功跻身成为张纯的首席门客,终于在本年三月,王政伺机将张纯杀掉。

    还来不及前去对付下一个目标,老奸巨猾的张举已闻风声,弃军亡命塞外,从此不知所踪。

    满以为可以功成身退的王政却是大难临头。

    因为刘虞见已平定张纯、张举之乱,丘力居等乌桓首领皆降,便上奏朝廷,要求将前来助阵的各郡部队复员,只留下降虏校尉公孙瓒率领步骑一万人留驻右北平。

    公孙瓒强横好战,立志要荡平乌桓各部。而刘虞则以其威信,再施以恩德驯服乌桓部落。两人之信念南辕北辙。

    刘虞只是略施小计就令丘力居投诚,张纯人头落地。这令还在与丘力居等部作战的公孙瓒颜面无存?

    忿火中烧的公孙瓒对张纯、张举的余部放出风声,将王政的身份公诸于世。

    两张的门客早已对王政的异军突起愤愤不平,闻讯后当不约而同聚众对王政赶尽杀绝。

    赵云与王政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相遇的。

    那天赵云无所事事,独自一人外出狩猎。恰恰碰上正被人穷追不舍的王政。

    王政好汉不敌四手,更何况对方何止两人?而且对方对王政恨之入骨,个个以命相搏。

    王政好汉不吃眼前亏,且战且退,但亦身受数伤,状甚狼狈。

    赵云见状,凭其实战经验就知两张的门客非善良之辈,遂不假思索抡枪加入战团。

    得赵云此高手相助,王政精神大震,与赵云合力将追敌打得落花流水,抱头鼠窜。

    赵云帮王政包装好伤口,两人惜英雄重英雄,自是相谈甚欢。

    赵云自离开应玥等人后追随公孙瓒一直冲锋陷阵,驰骋沙场,此刻难得有一与自己情投意合的同龄人交谈,两人不知不觉就聊到日落黄昏。

    赵云得知公孙瓒因激忿之心所生的事端后大为不满。

    他知道跟随公孙瓒实乃不智之举。但如今已箭系弦上,何况他乃为主子应玥而来,怎么可以半途而废?

    应玥!

    赵云眼前一亮,王政此时已经走投无路,此地实是不宜久留,去投靠应玥小主实乃一石二鸟之策。

    一来王政可以远离危险之地,二来应玥身边亦多了一个武艺高强的高手相助。

    他将此主意告诉王政。

    王政早已厌倦了如今流窜逃亡的生活,闻言自是大喜。

    加上赵云将应玥小主夸到只天上有,地下无的神奇人物。更令王政去心似箭。

    两人身上均无笔墨,故不能修书与应玥。

    所幸赵云想到应玥有“月英”此所知之人甚少的真实名字,只要将此名字一抖,就如拿出通行之证何异?

    王政与赵云虽然初次见面,但感觉已俨如金兰之友。

    王政对赵云所言深信不疑,两人互道珍重后,王政便匆匆马不停蹄朝目的地雒阳风驰云卷。

    幸亏应玥没有随刘备前往丹阳,否则两人定会失之交臂,缘尽此处。

    至此,大家皆兴叹天缘巧合。

    应玥见王政一路风尘仆仆,遂令陈到带他先去休息。

    两人告辞步出,虽然声音不大,但应玥还是听到两人的一问一答。

    “王兄弟之马乃世之神驱,可有名否?”

    “此马乃家师远征乌孙之时所获,并将其送与在下,取其名曰‘乌孙’。”

    世事如棋,刘备三人刚走,王政就至。所谓有失必有得。

    应玥此时仍居于雒阳。京师即将大乱,身处于此间的应玥到底会扮演着什么角色,恐怕连她自己都不知端倪。

    或者当事情发生的那一刻,应玥真的后悔让刘备三兄弟前往募军,又或者她会想到不如跟随刘,关,张三人共同进退,这样就能置身度外了。

    虽然应玥如今医术业有所成,但纵使她加上华佗,张仲景两个东汉末年最为著名的神医,合三人之力,也研究不出这种药来。

    因为此药名为“后悔”!

    欲知后事如何,请续阅下章《曲终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