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佛道空明 » 第五十三章 地宫

第五十三章 地宫

    当夜,林云三人在树林中寻了一个地方简单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果然瞧见魔教众人开拔往汤谷行进。林云等人怕被发觉,所以远远在后面跟着,不敢太靠近。

    过了许久,众人终于来到了山谷之前,这就是汤谷了。山谷之外是高木密林,而山谷之中一眼望去一棵草木都没有,只有乱石和倾塌的石柱,山谷中刮着风沙,异常的荒凉,谷内谷外仿佛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像是有某种力量在山谷入口活生生划出一道界限,将二者分开。

    魔教教众没有停歇,朝着山谷深处行去。山谷深处有着两棵巨大的树木,树干相互扶持交缠在一起,粗钻树枝盘蜿错综缠绕,两树占地极广,偌大的汤谷深处被占据了一半,像是一堵高墙一样横亘在山谷之中,沿着两边,一直延伸到两侧山峰之下。树干高不过数十丈,再往上就像是被生生折断一般,两树的树冠全都消失不见,眼前留存的只是树的根部,可见如果树冠还在的话,这两棵巨木是有多么惊人的规模。

    树墙上有一道门,那里正是地宫的入口,魔教之人鱼贯而入,待到他们都进了地宫,林云三人来到树墙前,林云摸了一下树根,如岩石一般的触感,林云问道:“这是什么树木,一个树根都这么大,那如果一棵整树,岂不是有难以想象的规模?”

    太叔仪回道:“在东海之中,行岸一万里,有谷名曰汤谷,地多林木,叶皆如桑,长者数千丈,大二千余围,树两两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为扶桑。这是古籍中对扶桑树的记载,眼前这棵正是扶桑树,相传扶桑树上通九天,沿着树干往上爬就能到天上去,所以又叫通天神树,后来一位天神将其踩断,只剩下这一段树根,当然这不过是神话而已,不过扶桑树是上古巨种,存活至今怕是有着亿万年的岁月了,所以才有今日这般的规模。”

    竺道生不由叹道:“昔日佛陀在菩提树下顿悟佛法,可见天地之间万物都有着大智慧,今日遇见这扶桑神木,想来这神树也是有着大智慧。”

    三人在树墙之下稍待了片刻,料想魔教众人已经深入地宫,于是也进了树下那道门。

    树洞很奇怪,四周都是似木而非木的岩石,一路蜿蜒向下,行了不多时,来到一处悬崖之上,这是一个巨大的岩洞空间,上不着顶,下不见底,不知有多少深。悬崖左边有一条小路环岩壁而下,隐约还能听见人语,想来魔教众人就是沿小路下去的。

    岩壁上有一些红色的晶石,散发着红色光芒,将整个岩洞空间照得红彤彤一片,倒是方便了众人沿小路行走。

    林云三人小心掩藏身上气息,警惕地下到岩洞底部,一座宏伟壮丽的宫殿映入眼帘。

    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惊到,“扶桑地宫!”太叔仪不由低声说道。

    眼前的扶桑地宫极为庞大,站在高处一眼都望不见头,宫殿主体由一种红褐色的岩石构成,那种岩石会发出淡淡的微光,然而数以亿万计的石块建筑而成的宫殿,将整个底下空间照耀的透亮,仿佛是一片地下火海,而地宫就是火海中的宫殿。地宫很多建筑都已经坍塌断裂,说明这里发生过大战。

    林云小声问道:“现在我们已经到了地宫前面了,接下去要怎么办?要去哪里找寻金乌?”

    太叔仪思索后说道:“据说金乌生于扶桑木之上,但是扶桑树已毁,世间已经数千年不曾出现金乌了,如果金乌还在世间的话,最有可能的就是在这扶桑地宫之中。”

    竺道生说道:“如果金乌在世的话,躲在地宫之中,为何上一次地宫之战没有现身呢?”

    太叔仪脸色凝重,摇头说道:“不清楚,金乌这种神鸟,飘忽难寻,我这次来也不过是想碰碰运气而已。”

    林云突然想到一件事,好奇问道:“我们找到汤谷是依靠羊皮卷地图,那他们魔教众人是怎么进来的?”

    太叔仪回道:“当年汤谷地宫一战,正魔两道大部分门派都有参与,所以进来的路线也不算是什么隐秘。”

    林云心中了然。

    说话间,魔教众人已经分批进入了地宫大门。

    过了一会,太叔仪快速说道:“我们走!”说罢当先飞出来到地宫前,地宫正面很宽阔。红石宫墙上足有九道宫门,魔教众人是从其中一扇门进入的,林云三人为了避开他们,选了稍远的一道宫门进入。

    红石墙看上去如火,摸上都有股冰凉气息,进入大门后,是一个广场,广场三面都有一个大殿,正面的那个稍大,边上两个小了许多,应该是偏殿。

    太叔仪笑道:“来都来了,不如进殿一瞧,看能不能找到什么宝贝。”

    林云也很好奇殿中有什么,于是答应了,竺道生和尚没有也异议,三人先进入了左侧的偏殿,里面空无一物,再进右侧的偏殿,最后是当中大殿,情形都是一般,里面都是空空如也。

    林云有些失望,太叔仪说道:“想来也对,如果有宝贝的话,早在当年一战中就被人抢走了。”

    三人又往宫殿深处前行,经过几个大殿,情形也是如此,最后来到了一个宽阔的宫囿,宫囿之中假山犹在,但是花草树木全部枯死,其中还有些火烧的痕迹,宫囿很是残破,唯一还算完好的建筑就是园囿中的一座单檐庑殿顶大殿,门前石柱也是倒塌了大半。

    三人入殿后,这次殿内不是空的,摆着一排物架,但是物架上却是空的,没有摆放任何东西,或许以前是放了东西的,后来被人拿走了。

    三人都有些失望,太叔仪释然道:“本来就不求能找到宝物,我们此行目的也不在于此,小和尚,你要找的度牒可有什么思路?”

    竺道生摇头说:“毫无头绪。”

    太叔仪说道:“也罢,估计其他大殿中也是如此了,如今或许只有那个地方有可能有我们要的东西。”说完伸手指向远方一座高楼,那座高楼比其他建筑高出不少,是整座地宫中最高的所在。

    竺道生望向远处有些朦胧的建筑,问道:“那是什么地方?”

    太叔仪拿出羊皮卷说道:“十日村老族长的地图,却是有记载地宫的情形,那座高楼应该是望星台,是地宫的正殿,号称是通仙之地,我猜想或许有什么奇异之处,你们记得昨日那两个神教教徒说的吗,地宫或许真的不止这一层,而最有可能通往下一层的地方,或许就是那望星台了。”

    林云和竺道生同意太叔仪的看法,忽然望见不远处屋顶有一道身影闪过,速度极快,看方向也是奔望星台而去的,三人以为是魔教教徒,也就在其身后小心地尾随。

    眼看就要到了高楼前,前面身影一闪,一柄飞刀径直朝林云当面飞来,飞刀来得突然,林云只来得及在空中微微侧转身形,飞刀险之又险地擦着林云鼻夹飞过,掠过的刀锋刺痛脸颊,将身后的殿墙击出一个大洞,而后在空中急转,又朝林云飞来。这次林云有了准备,祭出木尺挥出,将飞刀击飞,那柄飞刀掉出去,化作一道流光,又回到了黑影手中。

    “被发觉了!”林云不禁说道。

    此时太叔仪和竺道生也止住了身形,与那身影相距而立。

    “你们不是夜狼人!你们是谁?为何跟踪我?”那道身影藏匿在阴影之中出声问道,那声音娇柔像是女声,口音却与中州人们的口音相差许多。

    太叔仪皱眉说道:“阁下是谁?何不出来以真实面目示人,这般不分青红皂白出手,却是为何?”

    只见那道身影缓缓从阴影中走出,那是一名身材苗条的年轻女子,皮肤较中州女子颜色要深,是健康的小麦色,脸颊线条清晰,有着异域风情,一双尖耳,黑色短发身披兽甲,给人英姿飒爽的感觉,林云仔细打量,从女子浑身上下都看不出一点中州女子的气质。

    “你是妖族?”太叔仪不确定地问道。

    林云从天元门藏经塔那本《妖兽志怪》中看到过,妖族,那是生活在中州南荒的妖兽族群,自数千年前妖族被人类赶出中州之后,大部分的妖族退到了南蛮大山之中,依据族落,形成了三十六个较大的妖群,被称为三十六妖峒,妖族千百年来很少踏入中州,没想到在这地宫之中会遇到。

    那名女子警惕地打量着三人,淡淡说道:“一个佛门和尚、一个正道弟子还有一个魔教魔头,三位这么搭配当真是少见。”

    太叔仪说道:“你们妖族千年来从未踏入中州,而人与妖族相斗多年,你来扶桑地宫所谓何事?”说完示意林云和竺道生,三人隐隐有要包围那女子之势。

    那名女子却突然收起手中的双刀,大方地说道:“不用紧张,我没有敌意,先前出手是因为我以为是夜狼峒那群畜生追来。”

    竺道生说道:“夜狼峒?妖族三十六妖峒之一,他们为何要追赶你?你究竟是谁?”

    那名女子看了一眼竺道生,神秘一笑问道:“小和尚可是沙门寺弟子,说来我与沙门寺还有些渊源,当年贵寺的古莲大师作客妖族,我还听他讲过佛法,你们佛门不是讲究众生平等吗?今日为何伙同他人以强凌弱,以多欺少对付我一个弱女子?”

    竺道生低眉轻念佛号回道:“施主原来是故人,敢问施主是何身份?”

    那女子回道:“没错,我是妖族,我的名字叫巴澜,乃是三十六峒之一的莲花峒的一个头领,这次来东海不过是为了寻找传说中的仙丹,好回去救一个紧要之人。”

    林云或许相信这名女子所说,但是太叔仪却是不信,怀疑地问道:“你寻丹药,为何夜狼峒的人要追杀你?”

    巴澜恨声说道:“夜狼峒洞主,一直觊觎我的美色,但是一直没有机会,这次出来,他们派出高手一心想要抓我回去。”

    太叔仪对巴澜的话语还是怀疑不信,但是林云却是信以为真,和尚竺道生则是一脸淡然,看不出什么来。

    巴澜转头问道:“我很好奇是什么东西能让你们这三个不同教派的门人放下仇恨和成见,相伴为伍,来到这地宫之中。”

    太叔仪不太信眼前这个妖族之人,林云则是不知道怎么说,最后还是信奉众生平等的和尚竺道生回答了巴澜的话,将三人的几日经历说了一遍。

    巴澜轻笑道:“如此说来,我们几人的目的都是差不多的,而且一个是找金乌、一个是找度牒,而我找的是仙丹,三样东西都不冲突,不如让我也加入你们,人多也好有个照应,关键时候我还可以帮个忙。”又对太叔仪说道:“你也知道我是妖族,对于妖兽有着异于常人的感知,你找寻金乌神鸟,或许我能帮到忙哦。”

    太叔仪思索了片刻,知道这女子肯定没有说真话,她的目的肯定不会是找丹药那么简单,心里虽然不想与妖族人有瓜葛,但是她说得也有道理,或许要找到金乌,还真得依靠她的感知,于是点头算是答应了,又严肃地说道:“我不管你的目的是什么,但是既然走在一路,我不希望有人在关键的时候背后捅刀,如果那样的话,我拼上性命也会将你击杀。”

    太叔仪话语很严厉,有些不近人情,但是巴澜也暗自松了一口气,这些天被夜狼族人追杀千里,不得不时时刻刻保持着警惕,不得一丝的松懈,这时候有个队伍可以暂时依靠,也是相当不错。虽然只是第一次见面,对三人了解不深,但面前三个不同教派的人能相伴一起,还能和睦相处到现在,想来三人对于世俗成见不会那么深,对于自己妖族的身份不会那么排斥,但是巴澜还是不敢完全松懈,对林云三人在心里也还是有所警惕。

    竺道生为巴澜介绍道:“小僧出自沙门寺,法号竺道生,这位是昔日九黎教的鬼医太叔仪,鬼医施主的医术天下无双,或许巴施主的亲友之病症可让鬼医帮忙瞧上一瞧,而这林施主却是当世第一门派天元门的高徒,重情重义,小僧也很是敬佩。”

    巴澜望向太叔仪说道:“原来是大名鼎鼎的鬼医,可惜我那要紧之人中的不是一般的毒,除了仙丹,其他莫能医治,所以还是不用麻烦鬼医先生了。”说完又看向林云,仔细打量了一番,却是看不出这个天元门弟子有什么过人之处,于是说道:“天元门的大名谁人不知,没想到现在天元门的弟子都这么出众了。”

    林云听她话语之中,隐隐有瞧不起的意味,心里有些不悦,于是回道:“巴头领谬赞了,在天元门中我不过是最不争气的弟子,道行修为与其他师兄不能相比,否则天元门怎么能在数千年前带领天下修道之人将妖兽赶出中州大地呢。”

    林云刚一说完,边上的太叔仪忍不住哈哈大笑,朝着林云直竖大拇指,而那边的巴澜则是脸色铁青,看样子气得不轻,最后还是竺道生调和,众人才作罢,只是巴澜再也不看林云一眼,而林云也懒得理会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