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向父皇坦白重生者身份 » 第二十一章 明君!明君啊!

第二十一章 明君!明君啊!

    风停了,雨停了,孙太后又觉得自己行了!

    当天,消息就在京城内传播开来。

    仅仅次日,京城农夫商贩全都知晓。

    身为皇太后,哪怕一再吃瘪,依旧可以控制整个京城的舆论。

    毫无疑问,她这一手就是想从根本上抹杀掉朱祁钰的威望。

    杀人诛心,不可谓不毒!

    按照预想,要不多久整个天下都会唾弃新皇!

    然而很可惜,京城的百姓知道是知道,但也仅仅如此,都表示情绪稳定。

    哪怕孙太后派人在暗中挑拨,也无济于事。

    “我不认你的理,我只知道是新皇从通州运来了粮,是他给咱家发足军饷!”

    “放了紫荆关就放了,太上皇都在土木堡害死我爹,陛下现在放一个关又怎么样?”

    “我亲眼看见新皇在城外素衣施粥,如此爱民之君,他不会判断错的!”

    城中的看守官吏,十团营士卒以及百姓们对此事空前一致,几乎都是向着郕王。

    在争论到激烈的时候,有名叫成敬的壮士抱着孩童恰好路过。

    “我家殿下……呸!郕王才不是这样的人!”

    “对!你们都不知道我家哥哥他有多努力!”

    成敬闻言十分愤怒,孩童举着拨浪鼓助威,率众把好几个煽风点火的不轨之徒给打到残废!

    【叮!恭喜宿主完成选择——打残闹事者,获得大大泡泡卷一份!】

    “好耶~”

    如果不是被卢忠带着锦衣卫维持治安,那些人很可能就逃了!

    “壮士,干得漂亮!”

    围观百姓欢呼不已!

    他们不了解内三关的战略意义,只知道是郕王给了他们粮食,给了他们军饷,给了他们活下去的一切。

    如今郕王不过弃了一个紫荆关,而且还让军队保护百姓提前撤退,不放弃任何一人。

    有什么错?

    就算有错,也比害死五十多万人的朱祁镇强多了!

    真相从来都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那不过当权者的自欺欺人,百姓心中自古有公道。

    这也是朱见济劝说冤种老爹放弃紫荆关的理由——根本就没有任何后果!

    “等等!那你先前为什么说的那么严重?”

    “扑(泡泡破裂声)!当然骗你的呦~”

    “噗!朕他丫的!”

    当晚新皇莫名暴怒,又把成敬揪出来打了一顿。

    成敬:“???”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

    京城百姓能理解郕王,唯有孙太后等人无法理解,甚至为此大发雷霆!

    “愚民!都是一群无可救药的愚民!”

    “内三关保护了他们数十年,他们竟然一点也不知道感谢!”

    “这种废物,还不如让瓦剌人南下将他们全杀了!”

    慈宁宫内,孙太后气得直哆嗦。

    曹吉祥等人在旁虽不敢支声,但心中一阵叹息。

    明明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然而结果却是这般的糟糕。

    难怪郕王会做出如此决定,根本就不怕被万夫所指——原来万夫都是他的人!

    太离谱了!

    所以……

    他们现在跳槽还来得及吗?

    “小妹,其实现在还有一个方法。”

    就在曹吉祥等人心思浮动的时候,孙继宗出现了。

    和其它人不一样,他脸上没有任何焦躁,反而无比从容:“那就是用实际行动去证明紫荆关的确可以守住,这样一来新皇的昏庸之名就彻底坐实了!”

    “任凭那些愚民如何自欺欺人,也无济于事,那时立太孙为太子必定能事半功倍!”

    孙太后一脸期待:“兄长,该如何去证明?”

    “自然是让都指挥韩青继续坚守,新皇的旨意只说在十月前放弃紫荆关,让副都指挥孙祥率军护民归来,可没说韩青要怎么做!”

    孙继宗越说越从容,颇有点狗头军师的模样,继续道:

    “而且护送一关百姓归京是何等重大之事,肯定要有人断后。”

    “小妹只需发一封秘信,让韩青拖延时间,待到十月初十向天下人证明紫荆关可守,然后再从南关撤军,那么郕王的威望自然一落千丈!”

    “当初蒙元耗时数十载方才攻下居庸关,同为内三关,紫荆关必定固若金汤!”

    “妙啊!”

    孙继宗刚一说完,孙太后就忍不住赞叹出声。

    虽然从未上过战场,但身为皇后自然博览群书,清楚攻克一座雄关是多么艰难。

    “当初蒙元灭金,那成吉思汗可是气拔山河,如今那瓦剌也先,不过是挑梁小丑!”

    “从现在呆到十月初十,最多不过十五日。”

    “让韩青坚持十五日,岂不是轻轻松松!”

    “兄长计策果然妙哉,等他日皇上归来,哀家必替你求赏。”

    “多谢小妹!”孙继宗颇为自得。

    兄妹二人对视一笑,像极了卧龙凤雏,似乎已经能看朱祁钰被天下人唾弃的画面。

    只是他和孙太后都忽略了,当初成吉思汗之所以能围攻居庸关。

    就是因为紫荆关被先攻破,导致大军可以安心南下。

    内三关和内三关,还真他丫的不一样!

    ……

    九月二十四,紫荆关。

    和京城的风起云涌不同,这里只有风暴前的安宁。

    清冷的月色中,书生打扮的副都指挥孙祥正在认真写着给妻子和幼子孙绅的诀别信。

    “哎~”

    一声长叹,书信写完,还未送入信封就被送入油灯。

    嘭!

    火焰高涨,书信被吞没,映照出孙祥忧愁的面孔。

    他并不是紫荆关原本的指挥使,而是明正统十年进士,现任兵科给事中。

    明朝土木堡之变后,瓦剌大举南下,才奉于谦的命令来加强紫荆关守备。

    原本的他是抱着建功立业的觉悟来到这里,但现实却给他狠狠一巴掌!

    渗透腐败的军官,轻敌自傲的韩青,四处漏风的城防。

    所有的一切都仿佛利箭,击碎了他的信心。

    此战没有任何胜算!

    ‘堂堂大明内三关,怎么就沦落到这幅田地?’

    孙祥无言空对泪。

    “大人,时辰到了。”

    门外传来叫更声,他哆嗦站了起来,收起纸墨,重新穿上铠甲。

    他想走,但明白大明不会让他走。

    没有命令,哪怕此战必输,他也必须义务反复的扑上去!

    “虽千万人吾往矣,虽必死吾亦往矣!”

    “绅儿,你别伤心~”

    “为父哪怕变成厉鬼也会永远保护你。”

    他无愧于心,只有愧于幼子孙绅和城中百姓。

    愧疚于无法陪幼子长大,愧疚于要让万千百姓跟着自己陪葬。

    这时,副将急匆匆跑来。

    “孙指挥,陛下传来旨意!”

    “新皇旨意?”

    孙祥双手一颤,接过查看。

    让自己死守的命令,终于要来了吗?

    内心无比绝望,可下一刻看清内容后,他就愣住。

    怎么可能!

    抱着震惊再看一遍后,他的视线终于彻底模糊!

    “明君!明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