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我靠种田登仙梯 » 第一百三十二章 熟人

第一百三十二章 熟人

    村长一脸严肃地盯着面前怪异的两人,出言警告道:“我也不逼问你们为何要假扮难民了。只事先跟你们说好,我只允许你门在村子借宿三日,三日后必须离开。这期间不可对村子造成任何损害,否则……后果自负。”

    闫少亭从未受过这气,更何况对面跟他甩脸色的还是个从未修行过的凡人。

    他脸色当即一变,气氛沉闷压抑。

    眼见着他就要发怒,意阑珊连忙按住他搭在剑上的手,眼神暗含警告,示意他不要意气用事。

    闫少亭对于自家首席师姐还是敬重的,脸色瞬间缓和了两分,却仍是一脸不耐。

    村长心思明锐,早注意到了他们的动作,不满地哼声。

    若非村子民风淳朴,禀行仁德善心,连村子都不会让他们进。瞧瞧他们那一身华丽服饰,腰间佩宝剑,谈吐不凡,岂是逃难之人!编个谎话也不知道装模装样。

    意阑珊朝着村长歉意道:“抱歉,我小弟不懂事,我们会守规矩的,绝不在村子惹事。”

    “只是,可否麻烦村长给我们寻一个能借宿三日的地方?”

    “村子里可没有……”闲余屋舍。

    话没说完,屋外有人“笃笃”敲门。

    “谁呀!”

    “村长,是我,我来取背篓去地里帮火三婶掰苞谷。”

    火三婶正是村长老婆,村长腰上有陈年旧伤,劳作不得,张筝便多帮着火三婶做农活。

    村长僵冷的脸色如冰雪融化,荡起和蔼笑容,满脸褶子挤成一堆,一边起身去开门,一边应和:“哎哟,真是辛苦张丫头了,叔就来开门。”

    看着村长变脸比变天还快的模样,闫少亭轻声骂咧:“这老家伙也太区别对待了。”对他们就没个好脸。

    老旧木门向内拉开,嘎吱声刮耳,张筝笑呵呵地问好:“村长今儿气色还挺好。”

    村长摆手道:“别提了,今儿就是被气得气色红润了。”

    “快进来吧。”

    村长招呼了声,转身便往房里走去。

    张筝笑弯的眉眼在触及房内直直站着的两人时蓦然僵直。

    闫少亭没见过张筝,意阑珊却是熟悉的,四目相接,亦是眸光波动,神情大惊。

    “快进来喝杯豆浆,你婶子早上特意煮的,在厨房锅里,我去给你热热哈。”

    村长朝着她招手,临走去厨房前还回头补充道:“这两家伙就是你金二叔说的逃难的家伙,你莫理他们,我一会儿就回来。”

    张筝愣愣点头,反应过来连忙推了把背后探头探脑的火渺渺,催促她赶紧离开。

    转身关上门,张筝几步走到意阑珊两人面前,拱手招呼道:“意道友。”

    意阑珊掩饰的疑心这才彻底消融,压低声音笑道:“还真是张道友,能在这儿遇见也算有缘千里来相会了。”

    张筝回了个浅笑,“不知意道友可方便告知我,为何会在村外假扮难民呢?若有困难,我能帮的也当尽力而为。”

    “那就多谢张道友了。此处不方便说话,稍后再与道友详谈。”

    看着两人有说有笑,闫少亭在旁边一头雾水,“师姐,这位张道友你认识?为何会在这村子里?还与那老家伙关系那么好?”

    “张道友姓张名筝,是万玄门弟子。”

    意阑珊又转向张筝,向她介绍着闫少亭,“这是我一同门师弟,姓闫,名少亭。”

    张筝勾了勾嘴角,拱手道:“万玄门张筝见过闫道友,我也是机缘巧合来此,有幸能暂时留在村子。”

    “哎哟,豆浆来咯。”

    伴随着吆喝声,村长的脚步声从厨房愈行愈近。

    张筝忙低声道:“还麻烦两位道友莫要透露我的身份,张筝在此先谢过两位道友。”

    话音刚落,村长已端着一碗冒着热腾雾气的豆浆走进堂屋。

    “来来来,张丫头尝尝,你婶子豆浆煮得可浓醇,香得很。不烫哈,我没热太久,温度刚刚好。”

    豆浆只一碗,显然没有意阑珊两人的份,两人相视一眼,莫名透露出两分苦涩。

    张筝连忙上前,两手接过瓷碗捧着,尝了一口,抬头笑吟吟地称赞:“婶子熬这豆浆是真香,绵滑醇厚,有股豆子的纯香。”

    看着张筝咕噜噜几口便将豆浆全灌进了肚子,村长颇为受用,一脸骄傲地乐呵,“喜欢就好,你等会儿掰了苞谷回来就在家里吃饭,吃完给你打一壶回去跟先生两人明早热着喝,你婶子可煮了一大锅,放着咱也喝不完。”

    “谢谢村长,那张筝可就不客气了。”

    张筝这才状似好奇地问:“村长,他们就是金二叔说的逃难人?”

    村长瞥了眼一旁直杵着一身傲气的两人,冷言冷语道:“呵……看他们这衣裳像逃难的吗?就两个路人,在村子里借宿三天。”

    “借宿?”张筝琢磨了会儿,苦恼道:“村子里恐怕没空闲地儿收容他们,不若让他们夜里在私塾勉强睡会儿吧。”

    哪里是没空闲地,但凡想,谁家不能腾出间床来,只是村长很显然不愿意让他们住村民家。

    私塾后边是先生的住处,张筝便与先生住在一处,偶尔整理书卷抄弄到深夜凌晨,便直接在私塾盖上备着的被褥将就一晚。

    私塾有书案座椅,还有先生留在那儿临时用的被子床褥,倒是个好去处。

    夜里容他们睡,白日孩子们上学便让他们离开。

    毕竟正值暮商之月,料峭寒气渐起,叫他们在外受冻也着实不太人道。

    村长略一思索,答应道:“也好,那就这么办吧,白日你们可以在村子里走动,夜里就回私塾。”

    张筝给意阑珊递了个眼神,示意晚上再见,随即背起背篓跟村长招呼后便径直离开了。

    夜里,张筝将一大壶豆浆放到阴凉处,正是秋高气爽的凉季,也不担心豆浆放坏。

    先生正捧着本书专注地读着,见张筝回来便暂时放下书道:“回来了,村长应告诉你时候了吧。”

    回想起晚饭时村长的话,张筝回说:“村长已与我说过了,时间就定在三月后,冬至。”

    “阴极之至,阳气始至,日行南至,冬至是个好时候。”

    先生复又端起书细看,张筝悄声退出屋子,转身往私塾去。

    “张道友。”

    闫少亭兴致不高地招呼了声,恹恹地趴在一张书案上,闭目养神。

    张筝看向意阑珊,好奇问道:“闫道友这是怎么了?”

    意阑珊觑了他一眼,一双凤眸尽是无奈。

    “无事,不过是自尊心受损了罢了。今日你走后,我们在村子里随意晃荡,遇到几个小孩说他剑穗难看,他就与小孩吵起来了,吵不过想动手,又被我阻拦,被人小孩骂了一路,眼下正独自伤感呢。”

    张筝凝噎,“呃,这的确是孩子们不好,明日我叫先生好好教育他们。”不好看也不能当着人面骂丑啊,不当面戳人心窝子嘛。

    意阑珊换了个话题,询问起这个村子的情况,“这村子真不是幻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