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靖武神 » 第六章 伤心的张教谕

第六章 伤心的张教谕

    苏墨走出了自家的书店,准备去县学通知一下县学教谕,自己不在进学了。

    苏墨身上穿着白袍衣衫,脚穿着青云靴踏在青石铺成的街道上,看着天空中升起的初阳,呼吸着清晨新鲜的空气。

    感觉挺不错的。

    苏秀才,上县学去啊!街边的店铺的老板和苏墨打着招呼。

    嗯,早啊!苏墨回道。

    都是都是在一条街道上开商铺的,几乎都彼此认识对方。

    早,早啊!

    打过了招呼,寒暄了一阵,苏墨便大步流星的走了。

    由于是清晨,路上皆是,平民穿着粗布衣衫,或早起的小贩,或,一些丫鬟,仆役,采买府里需要的蔬菜,肉食。

    苏墨在穿的白色衣衫,脚踏青云靴,在一众人中显得异常显眼,更何况,苏墨本人相貌非凡,一双剑眉,丹凤眼,挺直的鼻梁,白皙的脸庞,五官英俊而又不犀利,柔和而不阴柔。

    除了有点年轻,面庞显的有点青涩,几乎挑不出任何毛病,简直是完美的男性代表。身穿盔甲就会显得,英姿勃勃,身穿官服就会显得正气凌然,身穿儒服就会显得玉树临风,风流倜傥。

    苏墨此时走在街道上,吸引了无数行人的视线,许多丫鬟都脸红偷偷瞄着,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的苏墨。

    而苏墨则是一扫而过的继续向前走着,欣赏着古代清晨的风情。

    突然苏墨眼中看到一处华丽楼阁,门前竟然还挂着两个红彤彤的灯笼。

    穿着绫罗绸缎的富商,华贵衣衫的公子哥,甚至还有这穿着儒生袍的书生,整理着衣衫走出来。

    最离谱的在一众外出的人中,还有着逆行者,苏墨只看到他的背影,没有看到面容。

    苏墨,看一眼华丽楼阁的匾牌,“春风楼”瞬间就明白了,原来是,清河县的,销金窟,也是销精窟。

    雅称是“青楼”,俗称是“妓院”

    春风楼,是清河县城最顶尖的青楼,不光是规模,质量。

    最骚的是春风楼的楼主,搞出什么轮班制度,春风楼,全天性开放。

    没错,全天性开放,就算,清晨,半夜,也能进。

    因此获得,清河县广大嫖客们的赞赏。

    最离谱的是,春风楼的这件事,竟然都传出了清河县城,不光是金鳞府闻名,都传遍大靖的九州,连京城中的青楼,都争相效仿。

    可以说,整个大靖,但凡提到青楼,都会想到,那个以一己之力,提高了整个青楼界服务水平,清河县中的春风楼。

    连,清河县城,都附带着出了一次名,不过,这名声,身为一个清河人的苏墨,并不觉得是多么好听的名声。

    真是有辱斯文,简直道德沦丧,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苏墨,暗自唾弃,表示有机会,一定要进去,深刻的批判一下。

    苏墨赶紧,加快了脚步,离开了这里,停在这里一刻,苏墨都会觉得,有辱斯文。

    一段时间过后,苏墨走到清河县学门口。

    清河县学,地处,比较偏僻,幽静,很适合学子们安心进学,不像春风楼,处在闹市中。

    并且清河县学,周围种植着大量的竹子,显得很诗情画意,不同春风楼的妖艳低俗。

    清河县学,才是,孕育着万千学子,一县之脊柱。

    可惜,我以后,就要远离这个诗情画意,书香笔墨,的地方了,真是令人不舍啊!

    不过人生就是这样,总要舍弃一些事物,不论他怎么美好。

    苏墨心中感慨着踏进县学中,没有进入学堂,而是直接找到县学教谕,张教谕的房间,敲了敲门。

    房间内,张柏仁,坐在竹子编的椅子上,正津津有味的看着一卷书籍。

    咚咚咚

    突然门房被有规律的敲响。

    张柏仁,便把书籍放在了桌面上,喊了一声,进。

    苏墨听到之后推门而入。

    当即,看到,一个精神抖擞,穿着儒服的五旬老者,坐在桌子后。

    老者,面容随和,眼睛有神,花白的胡须格外飘逸,头发也被木簪子束缚的甚是整齐。

    苏墨当即拱手施礼说道:见过教谕。

    张柏仁看到是苏墨时,则笑道:免礼。

    随即站起来说道:怎么找我有什么事吗!

    苏墨便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什么,退学。

    张柏仁脸上的笑意便瞬间消失。

    随即说道:长卿,为什么啊!是不是碰见什么难处了,可以和我说说吗!

    苏墨,字长卿,所以,张教谕这么叫。

    教谕,学生没有什么困难,只是想专心习武而已,所以,以后可能就不会来县学了。

    什么,习武。

    张伯仁面露惊讶。

    长卿,你为何会有此想法,汝,初次,便连过县试,府试,院试,年仅十八,便中了秀才,未来可是前途无量,明年,我青州,便要举行三年一度的乡试了。

    以吾观你的才学,必定榜上有名,便是后年的春闱会试,汝不说能中状元,中个二甲进士也是绰绰有余。

    虽说武者地位超群,但治理天下,也需要文官啊!

    文官也不差呀!

    更何况学武不止耗费金钱,更依赖天赋,多少武者困于下三镜,不得寸进。

    苏墨听见张教谕的淳淳劝导,有些无奈,本以为会很顺利呢!

    怎么和他解释呢!

    能说,根据前世的地摊文学,300王朝的定律,以及开国先帝,大靖武神的陨落,推测,大靖王朝要完蛋了,乱世将启。

    估计说出去,就怕被当成疯子。

    被骂:狂妄竖子,胡言乱语。

    惨点,还会被扭送官府,治个,妖言惑众之罪。

    毕竟,现在大靖还算是国泰民安,乱象没有那么明显,至少清河县,依旧,祥和安定。

    苏墨只好说道:在下求道之心已坚,还请教谕成全。

    当真。

    当真。

    不改。

    不改。

    张柏仁,长叹一口气,仰天看去。

    哎,老夫,就这么倒霉么!

    好不容易出了个好苗子,本以为能等他高中进士,甚至是探花,榜眼,状元。

    老夫这样可以凭借,教化之功,顺便打点一下,能调任一方,坐个百里侯。

    没想到,这个苏墨,苏长卿,突然要学武了。

    这不是煮熟的鸭子飞了吗!

    上天何薄于我。

    张伯仁觉得自己还要抢救一下,要不然不甘心,随即说道:长卿,坐官后,也可以练武的,不考虑一下。

    苏墨看着还在继续挽留的张教谕有点疑惑,虽然,我是帅了一点,有才了一点。

    但为什么对面这么不舍,有点怪。

    随即说道:教谕,我求道之心,已定,断无可改。

    张柏仁听到这句话,如遭重击,瞬间坐在了椅子上。

    上天何薄于我,何薄于我。

    老夫,究竟是哪里做错了。

    苏墨看着反应太大的张柏仁更是疑惑。

    哎,走吧!

    我不同意又如何!

    苏墨被这老头的话弄得有些懵逼,怎么跟怨妇似的。

    不过,既然已经得到了想要的答复,苏墨便施礼后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