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1642 » 第九十二章:入西安

第九十二章:入西安

    对于这些话,王根子不断的点头。

    他认为王观海说的很有道理,事实上他也一直都是这么想的。

    他不是无情无义的人,毕竟当了这么多年的明兵,要是有的选,他也不介意继续为大明效力。

    可说句不好听的,现在的大明对于他还有几分忠义可言?

    秦王,更重要的是秦王。

    西安城内谁人不知秦王府阔绰,单是拿出府中百分之一的钱粮,也就够守城的一众川兵用度了。

    可结果是秦王也不愿意拿这个钱。

    王根子很气愤,他不想为这些个家伙抛头颅洒热血。

    望着王观海热切的目光,王根子当即点头。

    “多谢先生教我!”

    “我应该怎么做,先生能否与江将军联系。”

    “我更想知道献城之后,我该如何……”

    王根子眼巴巴。

    王观海一本正经:“西安只是一个开始,后面还有很多很多地方,江将军还等着其他人开门献城。”

    “哪怕是为了做给天下人看,江将军也绝不会亏待您的,不是吗?”

    “我想你日后想继续带兵,可以在将军麾下继续做事,想留在城内做个富家翁,将军也一定会满足的。”

    听到这番话,王根子满意点头。

    他心里的一切不安结束。

    王观海从军营中离开,很快把消息传递出去。

    当天夜里,西安东门轰然打开,待在城外的江越部涌入城中,以最快的速度镇压城内反抗武力。

    守城的兵马本就没有作战意志,见江越部已入城中,当即大片投降。

    王根子作为倒戈先锋,迅速平息情况。

    当天夜里,西安城内情况便被平息,秦王朱存枢、陕西巡抚冯师孔被活捉,按察使黄烔在乱兵中被杀。

    次日。闯军主力进城。

    对于江越能够在一天时间里拿下西安,李自成十分开心,他先是嘉奖江越,再找到城内的唐王朱存枢,接受了他的投降。

    同时,对麾下士卒下达命令,严守军纪,不得擅杀一个,违者重处。

    李自成召集一众人,在秦王府中商议军事。

    李过在开会前来找江越,与他一同进入秦王府。

    在这里,江越知道了很多人。

    谢应龙、高一功、党守素、李双喜、袁宗第、刘宗敏……

    其中谢应龙、刘宗敏对江越比较冷淡,李过表示可能是田见秀那边的原因。

    高一功对江越很好奇,也是第一个主动坐在江越身边的将领。

    李双喜、袁宗第两人和江越简单的打招呼,算是刚刚认识的同僚。

    党守素是所有人里面第一个和江越讲话的,他说起在叶县的时候,表示自己当初差点死在江越手上。

    江越第一次知道那次自己的对手原来是党守素,两个人莫名就有了话题。

    党守素并不觉得输在江越手上丢人,一本正经的说起自己的失败。

    这里的故事让周围人侧目看来。

    关于江越与党守素在叶县的战事,闯军中一众人自然早就知道。

    只不过在又一次听到江越的能力后,还是有人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哪怕是刘宗敏这样的闯军大将,脸色也是缓和许多下来。

    一众人到位,李自成出现。

    他坐在上位,让人给所有人上茶,笑道:“我们能坐在这唐王府里,都是江兄弟的功劳。”

    众人朝着江越敬茶。

    说完这段,李自成继续道:“西安不是结束,明廷还有陕北、宁夏、甘肃、西宁、山西,我们还没结束。”

    “必须扫清明廷在西北的各个据点,否则我们做不了下一步事情,解决不掉后顾之忧。”

    李自成之所以与孙传庭大战,而不是选择去南京、江浙或者直上京师,就是因为西北未定,他没一个稳固的大后方可以进行自己的雄途霸业。

    如今秦军虽然被扫清,但西北还是明地,他的占领计划还要继续。

    具体部署很快出炉。

    李自成亲率中李过所部后营和刘芳亮部左营组成的大军,向北追击高杰,夺取陕北。

    前营南下汉中,追击高汝利部打通南下四川的孔道。

    刘宗敏、贺锦、袁宗第等西向追击白广恩部官军,攻取宁夏、甘肃、西宁等地。

    这直接囊括了整个西北。

    李自成的野心暴露无遗,他想要用这样的方式直接吞下整个大明西北,再直接走向那个他期待已久的地方。

    这个计划自然不会有人质疑,一众将士领命。

    然后,会议没有结束。

    李自成对江越询问道:“我早领略过你西安营军中火器的利害,江越,你能不能跟大家伙讲讲你认识里的火器。”

    这样的要求让江越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还是那句话,在江越的印象里,闯军对于火器并不是很在乎。

    他们的成长路线和关外的清军不同,辽东方面与清军的交战中频繁使用火器作为主攻,故此清军也熟练的使用火器进行对抗。

    而在关内战场上,流寇一开始纯属是在被撵着跑,不管官军是用火器还是冷兵器,都是跑。

    关内对于流贼战力并不很重视。

    两者的成长路线不同。

    然而在刚刚发生不久的汝州之战中,闯军已经可以调集大量火炮对明军进行攻击,并且凭借火炮脱身。

    如果不是那道火炮方阵,江越不认为闯军前往襄城的路会这么顺利。

    历史好像已经发生些许变化。

    江越不可能在这里保持沉默,故此他开始说起自己所谓的理解。

    即从火器的优点、缺陷出发,把在战场上可以发挥的作用进行描述。

    江越没犹豫,他直接讲出自生火器的存在。

    这是藏不住的东西。

    江越部下士卒使用的火器和其他人完全不同,这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东西。

    与其藏着掖着让其他人对江越有意见,不如坦荡一些。

    李自成听着,不时点头,他道:“这种自生火器可否全面组装。”

    江越把孙传庭的忧虑说了出来。

    一方面,是成本。

    这是比较好说的,闯军和官兵最大的不同就是,在钱粮上没有这么多的焦虑与忧愁。

    然后就是时间。

    如今的陕西是没有足够的工匠的,想要武装整个闯军,是一次极为浩大的工程。

    最后,是兵种之间的配合。

    一众原因讲出,李自成不住点头。

    他是听的进去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