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崇祯今天就不上吊了 » 第十九章 定计

第十九章 定计

    “陛下,如此赏罚不公,何以服人啊!”吴三桂一脸不服,非要刨根问底,“到底是何人提督京营?陛下为何要如此维护?难道是嘉定侯?”

    嘉定侯就是周奎,也就是朱由检的便宜老丈人。

    按照常理,京营的统兵大将,应当是皇帝最为信任的人,吴三桂猜测是周奎,也不无道理。

    “京营提督并不是嘉定侯,而是你父亲吴襄!”

    朱由检一脸似笑非笑的表情,嘴角还闪过一丝嘲讽。

    看你吴三桂怎么接招?

    不是嚷嚷着要朕诛了京营提督九族吗?

    你自己要是真的想诛自己的九族,那朕也可以成人之美。

    “吴爱卿,怎么不说话了?还诛不诛京营提督的九族啊?”

    朱由检看着愣神的吴三桂,一脸笑意。

    “咳咳……陛下说笑了!”

    吴三桂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

    “算了,过去的事情就不要提了!”

    既然暂时杀不了吴三桂,朱由检自然会给他一个台阶。

    朱由检摆了摆手,问道:“山海关的存粮还能坚持多久?”

    听了吴三桂的分析,朱由检又有了一个新想法,那就是暂时不去南京了,而是留在北方,看看他要玩什么花样。

    据历史记载,李自成在三月十九日攻破京城后,仅仅只用了四十二天就灰溜溜的逃走了。

    刚进入京城的时候,李自成还表现出宽和仁厚、收拢人心的姿态,其并没有侮辱崇祯皇帝的尸体,反而还下令礼葬。

    并且李自成还约束军纪,对抢掠财物妇人者杀无赦。

    可还没有半个月时间,李自成就露出了本性,没有登基就住进了紫禁城,派人四处搜集金银珠宝,整天沉溺于妇人胯下。

    首领都这样了,下面的将领当然有样学样,也迅速的腐化堕落。

    从三月二十七日开始,大顺军在京城里开展了大规模的追赃活动,想要补足军饷。

    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

    京城内的官员,只要不拿出规定数额的钱财,那立刻就会遭到酷刑折磨,刘宗敏因此制作了几千具夹棍,对官员严刑拷打。

    等到了四月十三日,李自成又亲率十万大军,出兵讨伐吴三桂,甚至一度占领山海关。

    结果就在吴三桂即将顶不住的时候,清军在多尔衮的率领下,突然从侧翼杀出。

    最终没有防备的李自成,仅仅只带了三万残兵败将回到北京。

    “山海关内储备的粮食估计只能坚持一个月!”

    王永吉想了好一会,才算清楚山海关内的存粮。

    “怎么才一个月?”

    朱由检眉头紧皱。

    按道理,这种雄关险隘,至少也得准备半年以上的粮草才对。

    不然敌军围城,岂不是很容易就被攻破?

    难道说山海关内的粮草都被贪污了?

    大明朝的吏治竟然如此败坏!

    要不是自己穿越成崇祯皇帝,真的不想补这个窟窿啊!

    该死的贪官!

    朱由检现在满脑子都是杀人的想法。

    “陛下,这不能怪臣啊!”

    王永吉感受到朱由检目光中的杀意,急忙解释道:“如果没有宁远撤回来的百姓,山海关内的粮草肯定能坚持一年以上,可是宁远撤回了五十万的百姓啊,整整多了十倍的人口。”

    “朕明白了!”

    朱由检点了点头,这才明白自己错怪了王永吉。

    一个月的时间也足够了!

    如果不出现意外,李自成应该是四月十三日率兵离开京城,攻打山海关。

    他走了之后,京城必定非常空虚,留下来守城的士兵,肯定是一些歪瓜裂枣。

    自己要是能带兵,趁着李自成离开后,京城防务空虚,多半能顺利夺回。

    至于吴三桂到底打的什么主意,朱由检这会也懒得去深思。

    反正能夺回京城更好,夺不回也只是浪费一点时间,没什么损失。

    “也许此计真的能成!”

    朱由检反复想了想,更加认为有操作空间。

    “陛下,你有什么计策?”

    王永吉看着神游天外的朱由检,轻声询问道。

    “朕认为可以攻打京城!”朱由检当然不可能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什么?”

    王永吉十分诧异。

    他原以为皇帝已经放弃了,偷袭京城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陛下,既然你同意了,那就赶紧下令吧!”吴三桂催促道。

    朱由检摇了摇头,一脸高深莫测地说道:“吴爱卿,不用心急,夺回京城的时间还没有到。”

    “那什么时候时机才到?”吴三桂追问道。

    “四月中旬!”

    “为何是四月中旬?”

    “因为四月中旬李自成就能基本稳住京城,之后肯定会带兵来攻打山海关,到时候京城的防备肯定空虚,也就有机会夺回了,”

    此计需要吴三桂的配合,朱由检必须要解释清楚。

    “陛下,如果李自成下月中旬不出兵怎么办?”王永吉问道。

    “某事在人,成事在天!天下间没有必胜的仗,朕不相信李自成会放着山海关不管!”

    朱由检面容坚定,斩钉截铁地说道。

    “不行!”吴三桂却唱起了反调,“等到四月,闯贼早就在京城站稳脚跟了,咱们必须要立刻出发进攻,才能打李自成一个措手不及。”

    这么好的计策,居然都要反对。

    朱由检渐渐明白了吴三桂的意思。

    “吴爱卿,偷袭京城,不用你上,朕自己带兵就行了,你只管守好山海关,防止鞑子南下!”

    “啊……陛下要亲自带兵?只是陛下的兵从哪里来?末将要守山海关,谁来配合陛下去偷袭京城呢?如果没有敢战精兵,怕是夺不回京城。”

    吴三桂认真谋划,看起来丝毫没有二心。

    “吴爱卿,朕打算向你借兵一万人!”朱由检终于图穷匕见了。

    “不行!”

    吴三桂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乱世之中,手中的兵力就是保命的王牌,怎么可能借予他人,就算是皇帝也不行。

    或许是觉得自己的拒绝太过生硬了,吴三桂耐心劝道:“陛下,正如你所说,京城现在有二十万人,就算李自成带了一半人来攻打山海关,那也还有十万人留守啊!”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分之,少则能逃之。一万对十万,又是攻城,怎么可能打赢?”

    说完,吴三桂直接跪在了地上,“陛下,三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