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崇祯今天就不上吊了 » 第二十一章 再回玉田县

第二十一章 再回玉田县

    朱由检无奈地点头说道:“那就五千人吧!时间紧迫,朕和王总督立刻就走。”

    吴三桂闻言,大松了一口气,说道:“那末将就让人去通知山海关总兵高第,他带人跟陛下走吧!”

    山海关总兵高第?

    此人是陕西榆林人,去年才迁任到山海关,不属于吴三桂的嫡系。

    从鞑子造反开始,辽东将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早就是铁板一块。

    吴三桂想要撵走高第,也很正常。

    不过,此人也是一个三姓家奴啊!

    “让王总督派人去通知吧!”

    三姓家奴就三姓家奴吧,现在无人可用,也只能咬牙先用着。

    朱由检摇了摇头,想着离开之后再做打算。

    “那就让王总督派人去通知吧!”

    吴三桂心里明白,皇帝不可能让自己的人先离开,也就没有再争。

    ……

    夜晚。

    玉田县北城门外。

    大队骑兵疾行而来。

    清脆的马蹄声和铁甲碰撞之下发出的哗啦声,清脆悦耳。

    朱由检坐立于马上,感受着迎面而来的徐徐清风,心情非常愉快。

    按照离开时的约定,吴三桂需要在山海关坚守到五月一日。

    朱由检则需要在四月中旬攻下京城,然后带兵支援。

    不知道吴三桂能不能撑到五月初一?

    也许鞑子打来的之时,他就会投降吧!

    算了!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暂时也管不了那么多。

    车到山前必有路!

    朱由检摇了摇头,放弃了猜测吴三桂究竟会如何做。

    “陛下,前方就是玉田县了,末将和县令杨曦理是旧交,就由末将去打头阵吧!”

    高第策马上前,挥鞭指着远处的城门说道。

    “陛下,玉田县令杨曦理此人非常奸猾,不能相信!”黎玉田看着高第的背影,小声劝道。

    朱由检闻言,嘴角闪过一丝讥讽。

    要说奸猾,杨曦理恐怕还比不过你吧!

    历史上,身为辽东巡抚兼右都御史的黎玉田,是先背着吴三桂投降李自成,等到多尔衮打进京城后,又投降了清军。

    哼!

    都是一群三姓家奴,居然还敢互相攻讦!

    真以为朕不清楚你们的底细吗?

    朱由检心中暗恨,但现在不是动手之时,也就只能先忍个几天。

    此时,高第还不知道已经被皇帝记在小本本上了。

    心情十分愉快的他,兴冲冲地打马来到城门外喊道:“城上的人听着,大明皇帝在此,还不速速开门迎接?”

    高第朗声大喊,一副狗仗人势的模样。

    “大明皇帝?”

    “皇上不是应该在京城吗?”

    “对啊,我听说皇上都被闯贼抓住了啊!”

    城头上的士兵闻言,纷纷议论起来,都不相信大明皇帝会从北方而来。

    “还不快开城门?当心本将进城之后拧下你们的脑袋!”

    高第见玉田县城门守军久久不开门,大怒道。

    此刻,城门上乱作一团,士兵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下面的人,你说是大明皇帝在此,可有凭证?”

    城门守将在慌乱一会后,终于想起了要先确定来人的身份,同时还派人去通知县令。

    “陛下,可有凭证?”

    高第回头看向朱由检。

    “哼!你看朕身上像是带了凭证的吗?”

    朱由检一副看白痴的表情。

    真的是头蠢猪!

    也不知道历史上的崇祯皇帝为何会让他当山海关总兵!

    “陛下恕罪,是末将太蠢了!”

    高第一阵讪笑,转头就把怒气发泄在了守军身上,“你们这群蠢货,就算不认识陛下,难道还不认识本将吗?本将赴任山海关总兵之时,你们县令可是请吃了……酒的。”

    守军闻言,高举起火把,仔细端详着高第。

    片刻之后,城门守将终于认出人了。

    “原来是高将军啊,小人失礼了!”

    不知道高第身份的士兵闻言,向着身旁的袍泽问道,“是哪个高将军?”

    “你没听说过吗?去年有一个姓高的将军,被县令大人请去喝花酒,结果还没进去就泄了!”

    “啊!原来窑子里那些姑娘一直在说的银样镴枪头总兵是他啊,早说嘛!”

    “嘘!你不要命了吗?”

    ……

    玉田县城墙不高,上面守军之间的对话,城墙下方的人听得清清楚楚。

    在场的所有人都用奇特的目光看向高第,就连朱由检也不例外。

    “陛下,他们是冤枉末将啊!”

    高第委屈地喊了起来。

    “呵呵!谣言止于智者!”朱由检说道。

    “陛下,他们久久不开城门,准是想要投降闯贼,我们杀进去吧!”

    高第紧盯着城门,咬牙切齿地说道。

    朱由检摇了摇头,心中暗叹道:此人真的是个废物,玉田县纵然是个小城,但城墙也还是有近两丈高,自己麾下都是骑兵,又没有攻城器械,大晚上的,难道用手爬上城墙吗?

    唉!

    算了,等到了天津再收拾此人吧!

    距离李自成出兵攻占山海关的时间还早,朱由检打算先去天津一趟,找到王承恩等人后,再出发去山东。

    这样正好可以换掉身后的两个三姓家奴。

    守将在确认了高第的身份后,还是不敢打开城门。

    朱由检也不着急,干脆就下马,随处找了一块平整的地面,坐了下去。

    半刻钟后。

    衣衫不整的杨曦理终于赶了过来。

    “高总兵,好久不见!”

    高第恼怒道:“杨县令,你好大的官威,居然敢把陛下拦在城外!”

    “陛下在哪儿?”杨曦理举起火把,看向城外。

    “朕在这里!”朱由检站了起来,走到杨曦理的视线之内。

    “居然是你?”

    杨曦理傻眼了。

    他万万没想到,中午和自己把酒言欢的信使,居然是大明皇帝。

    想到自己今天那些胆大妄为的话,冷汗瞬间就爬满了杨曦理的额头。

    “还不快开城门?难道你想造反不成?”

    朱由检没好气地说道。

    “微臣……立刻开门!”杨曦理有种大祸临头的感觉。

    吱呀……

    随着老旧城门的缓缓开启,杨曦理连滚带爬地跑了出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才跑到朱由检十米之外,就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城门上的士兵见此,明白了下面的英俊壮年真的是大明皇帝,立刻也跟着喊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