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崇祯今天就不上吊了 » 第二十七章 平定

第二十七章 平定

    “走什么?难道你要让朕放弃城内的两千袍泽吗?”

    此刻,城内的大明官军已成溃败之势。

    四处都有敌人攻击,大明士兵们防不胜防。

    虽然百姓扔下的砖头瓦片和锅碗瓢盆杀伤力很低,但耐不住数量实在太多。

    士兵们一个不留神,就会被砸中头盔。

    “高将军,咱们快走吧!”

    杨曦理现在非常凄惨。

    他没有像其他士兵一样着甲。

    就算是有衙役的保护,他头上也被砸出了几个大包。

    高第点了点头,说道:“必须要先离开城内,周围到处都是反贼,防不胜防啊!”

    皇帝会不会已经逃了?

    说话的同时,高第还一脸担忧的向着城外望去。

    在崇祯年间,友军有难,不动如山可是非常流行。

    所有的关键战役,都是因为友军支援不及时而失败。

    崇祯四年,大凌河之战,明军坚守近三个月,城中将士宁死不降,祖大寿却按兵不动。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卢象升被清军围困在巨鹿贾庄,高起潜拥兵不救,天雄军因此覆灭。

    崇祯十五年,松锦之战,明清双方各投入十多万人,皇太极都以为自己要战败了,可大同总兵王朴趁夜逃跑,导致大明九边精锐丧失殆尽,吴三桂仅仅带着三万残兵败将退回宁远,最终导致大明再也无法对清军发动进攻。

    ……

    想到一桩桩战事,高第就心急如焚。

    要是皇帝真的逃走了,他这两千人马就成了孤军,必定会被围死在这玉田县。

    “快走!”

    高第大吼一声,调转马头,就向着城门跑去,完全不管在陷入重围的杨曦理。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两人就只是一起喝花酒的关系,高第自然不会想到要带着杨曦理一起逃。

    看着身边的友军飞快离开,而数之不尽的反贼却在不断靠近,杨曦理绝望了。

    唉!

    自己举人出身,花了全部身家,才换了一个县令职位,没想到今天就要死在此地了。

    杨曦理看着不断靠近的百姓,一生的经历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

    童年时,父亲的严厉教导。

    少年时,老师的谆谆教诲。

    青年时,科举屡试不第。

    壮年时,担任玉田县令时的意气风发。

    时也!

    命也!

    原本没打算为了大明陪葬,可结果却……

    罢了!

    当不了大官,能在青史上留个忠臣的名声也还行!

    吾这一生,最好一口卤猪头肉,可惜临时之时都没能没吃上一口……

    杨曦理最后再回头看了一眼县衙,那里是梦想开花结果的地方。

    随着人头落地,杨曦理那满是肥肉的脸上,尽是不甘之色。

    ……

    城墙上,朱由检看着不断撤出的明军士兵,面色铁青。

    这段时间,也弄清楚了城内到底发生了什么。

    太小看这些士绅了!

    没想到他们居然真敢狗急跳墙。

    朱由检咬着牙,转头向王永吉吼道:“传令,大军即刻入城,胆敢攻击大明天军者杀无赦!胆敢滞留在街上之人,杀无赦!”

    “杀!”

    “杀!”

    “杀!”

    士兵们接到命令,发出震天怒吼。

    关宁铁骑都是土生土长的辽人,袍泽之间都是熟识。

    此刻,他们在得知自己的战友正在被反贼追杀,都恨不得立刻冲进城内。

    轰……

    随着王永吉一声令下,如墙而列的关宁铁骑立刻沿着街道向城内冲去。

    砰砰砰!

    关宁铁骑手持着三眼铳,见到乱民就扣动扳机,街道上顿时烟雾大作。

    城中作乱的百姓,哪见过这种阵势?

    “朝廷大军杀过来了,快跑啊!”

    “滚开,不要挡着老子的路!”

    “快走啊,咱们别骗了。”

    “狗日的孙乾,居然说皇上没有几个兵,咱们城中的百姓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死。”

    ……

    受到蛊惑的百姓们,争先恐后的逃了起来。

    那些跑得慢的人,被大明官军追上后,直接就成了刀下亡魂,都来不及求饶。

    片刻之后,玉田县的主街道,就只剩下了一地碎尸。

    大明官军则在小队长的带领下,沿着支路清理造反的乱民,同时解救袍泽。

    王永吉见到城内局势得到控制,立刻就拍起了马屁,“区区乌合之众,竟敢谋反。陛下有如此强军,剿灭李贼肯定轻而易举!”

    朱由检摇了摇头,叹道:“城中作乱的都是一群被蛊惑的百姓罢了,这些人不仅没有铠甲,就连趁手的兵器也没有,怎么可能挡住阵列整齐的关宁铁骑?如果不是高第带进城的人马分散了,就只凭之前的两千人,也能打散这些乱民。”

    “还是陛下用兵有方,在短时间内作出了决定,没有让乱民形成气候。”王永吉一脸诌媚之色。

    “废话不要多说!”

    朱由检看了眼已经渐渐安静下来的县城,继续说道:“你立刻带人去城中巡逻,看是否有士兵违反军纪,如果有抢掠奸污妇女者,杀无赦!”

    身为大明官军,自然不能像李自成的乱民部队一样,又是抢劫,又是屠城。

    王永吉是进士出身,自然也是要脸皮的人,对于这个安排,完全没有异议。

    两个时辰后。

    玉田县被彻底平定,城中那些领头作乱之人,要么死于乱军之中,要么就被高第抓了回来,而受到蛊惑的老百姓,也全都躲回了家中。

    朱由检也在此时得知了杨曦理的死讯。

    “陛下,当时反贼势大,末将来不及救援,导致了杨县令战死。”

    高第跪在地上请罪,杨曦理的头颅和身体放在旁边,造反的始作俑者孙乾也被绑在身后。

    朱由检看着那满是淡然之色的面容,很难和印象中那个十分奸猾,又不要脸的杨曦理重合,叹道:“算了,把杨县令厚葬吧!”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朱由检暗叹后,又转头又对王永吉说道:“等到了天津,你和其他大臣商量一下,看给杨县令追封一个什么官职爵位合适。”

    “臣遵命!”王永吉躬身领命。

    朱由检安排好杨曦理的身后事,就踱步来到孙乾身前,讥讽道:“你穿这一身官服,朕还以为你是大明忠臣呢?”

    “哼!昏君!”孙乾或许是知道自己必死了,十分嘴硬。

    咔嚓!

    “大胆!”

    高第听见皇帝被骂,立刻拔出佩刀,恐吓着孙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