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崇祯今天就不上吊了 » 第三十四章 天罗地网

第三十四章 天罗地网

    “叔父,侄儿请为先锋!”

    李过也在同一时间看到了城墙,立刻请命。

    李自成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攻城先登,太危险了!”

    他想着自己马上就要登基称帝了,又只有李过一个继承人,自然不会让其冒险。

    “闯王殿下,让我去吧!”魏藻德咬牙望着城墙。

    李自成点头赞赏道:“夺下玉田县,活捉朱由检,本王重重有赏!”

    得到允许后,魏藻德向后一挥手,数百家丁紧跟着出列。

    “兄弟们,跟着本官上,活捉朱由检者赏白银万两!”

    “老爷威武!”

    家丁们听闻巨额赏银,全都欢呼起来。

    “上!”

    随着一声令下,数百家丁骑着马,紧跟着魏藻德向城墙走去。

    城墙上怎么没有动静?

    难道朱由检又想重复正阳门那场战斗?

    魏藻德一脸警惕,手持着长刀,缓缓催马,靠近城门。

    “诸位兄弟当心,朱由检极有可能从城门冲出来!”

    魏藻德喊话的同时,还看向李自成率领的大军所在之处。

    看到大军只在一箭之外后,心中才稍微安稳了些。

    “撞门!”

    魏藻德来到城门边上,挥手示意家丁抬过来撞木。

    “一二,一二,一二。”

    整齐的口号声响起,家丁抬着撞木一步步接近城门。

    轰!

    随着一声巨响,城门应声而开。

    使出全力的家丁们,顿时摔得人仰马翻。

    居然没人防守?

    难道朱由检又逃了?

    城中的百姓哪里去了?

    难道跟着朱由检一起逃了?

    魏藻德看着城门后空荡荡的街道,一脸问号。

    “不要再看了,朱由检已经跑了!”

    李自成骑着马走进玉田县城,目光在城内的建筑物上搜寻。

    “追吧!朱由检带着百姓一起走,速度肯定快不了!”李过在一旁建议道。

    李自成点笑道:“没想到刚愎自用的朱由检居然转性了,还带着百姓一起逃,他真以为这样做,就能得到像刘皇叔一样的仁义之名吗?”

    东汉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征讨荆州,刘备只能南撤,渡过汉江往襄阳而去。

    因曹操曾屠徐州,曹军所过之处又多屠戮,襄阳百姓害怕曹操,十余万人拖家带口自愿跟随刘备逃难。

    李自成也认为,玉田县内的百姓害怕屠城,所以都逃走了。

    魏藻德说道:“百姓们果然愚昧无知,居然以为闯王殿下会跟曹操一样屠城!”

    “哼!”

    李过闻言冷笑一声,说道:“便是屠城又怎样?这等愚昧百姓,居然跟着亡国之君一起逃,本将绝不会放过。”

    李自成闻言,严肃地说道:“过儿,屠城之事不可再言,守江山可比打江山难多了。唐朝有个皇帝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咱们能不能坐稳江山,就看天下间的百姓支不支持。”

    还没登上皇位,李自成都在考虑坐稳天下的事情了,对接班人言传身教。

    李过拱手回答道:“侄儿明白!”

    李自成十分满意,微微点头,说道:“朱由检逃不了的,本王已经设下天罗地网,绝不可能让他逃到南京去。”

    早在朱由检逃离北京当日,李自成就命令刘宗敏率领一万大军追击。

    此时,这一万大军已经赶到了天津。

    朱由检从玉田县逃走,就只有两条路可走。

    其一,北上山海关,困守孤城。

    其二,是去天津走海路离开。

    其三,绕道走保定南下山东。

    不管是哪条路,李自成都有做准备。

    如果朱由检往山海关而去,李自成就堵在关外。

    等北京城的大顺军主力赶到,他就计划一举拿下山海关,活捉朱由检,再回京称帝。

    如果是去了天津,他就带兵在后面紧追,和刘宗敏一起包围住朱由检。

    “就算你生出翅膀,也绝不可能逃出本王的五指山!”

    李自成伸出手掌,缓缓握紧拳头,一脸自信。

    “追!”

    随着一声令下,大军再次开动,沿着空无一人的街道继续前进。

    玉田县只是一个能容纳几万人的小城,骑兵全速行军,不到半刻钟就穿城而过,来到北城门前。

    “勿伤我百姓一人!”

    李自成看着城门上的几个大字,暗笑道:“这昏君还真没有自知之明,还以为百姓是他的。以后百姓都是大顺的顺民了,本王怎会轻易加害?

    “怪不得城里没人,这怕是整个县城的百姓都在这里吧!”李过看着疯狂的百姓,一脸不可思议之色。

    魏藻德凝望着正在搬运粮食的百姓,思索片刻后说道:“闯王殿下,直接冲出去吧!不然朱由检就逃远了!”

    身为贰臣,魏藻德肯定不愿意旧主还活着。

    因此连百姓的生命都不放在眼中了。

    李自成闻言,脸上全是不屑之色,说道:“你这几十年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你可知道本王下令冲锋,前方的百姓在互相踩踏之下,会死多少人吗?”

    魏藻德被骂了一通,不敢再触怒李自成,只能悄悄扯动缰绳,往后退了两步,心中暗骂道:虚伪!以前你屠城的时候,可没想着百姓。

    “叔父!侄儿绕路去追吧?”李过知道李自成对百姓很好,不会同意从此门冲出去。

    李自成摇头说道:“本王亲自去追,你留在此地处理玉田县内的民事。”

    即将登基,李自成也打算看看自己视若亲子的侄儿,有没有处理民政的能力。

    李过却不明白其中深意,反而不屑道:“城内的民事,哪需要孩儿亲自处理?就交给魏藻德吧,他之前不是大明首辅吗?虽然当得不怎么样,但处理一县之地,应该能行吧?”

    魏藻德被李过小看,却不敢言语,只能装作没听见。

    李自成苦口婆心劝道:“你就试试吧!本王没有儿子,就你这么一个侄儿,要是本王哪天死了,就只能靠你自己坐稳天下了。本王不希望有一天,大顺朝也像大明一样,遍地都是造反的百姓。”

    “唉!”李过深深地叹了口气,知道自己叔父是个十分固执的人,也就不再多说,同意了在此地留守。

    李自成见此,十分满意,安排道:“你要记得好好安抚百姓,这些粮食,他们已经拿走的就不管,至于剩下的百姓,你带人驱赶走。记住,不要大肆杀人。要是剩下的粮食不够,你就让城内的富户捐助吧。”

    说是捐助,实际上就是抢。

    李过也明白其中之意,这么多年,大顺军南征北战,都是这么过来的。

    “侄儿明白!”

    李过用力点头。

    张继贤、张继德两兄弟闻言,脸上挂满了庆幸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