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崇祯今天就不上吊了 » 第四十一章 政见之争

第四十一章 政见之争

    而这个世界,并没有崇祯皇帝的死讯传出。

    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四人在晚上都得知了皇帝成功逃出皇宫的消息。

    于是凌义渠、吴麟征、王佳彦、刘理顺四人分别在家整理包袱,打算第二天就逃出京城,寻找皇帝。

    刚好,高文采也是来找他们一起逃出京城,所以几人就一拍即合,商量着第二天一早装成百姓混出城去。

    “那你的手是怎么断的?”

    朱由检听到此处,插话问道。

    高文采苦笑道:“原本一切都还很顺利,可三月二十日那天早上,刚好是京城投降官员去拜见李贼的日子。”

    “吾等刚一出门,就遇到很多乱臣贼子,向着皇宫而去。”范景文突然插话,心中全是对那些投降之臣的怒意。

    朱由检说道:“那你们肯定就出不了城了,几乎所有官员往皇宫去,你们相向而行,必定十分扎眼。”

    “陛下明鉴!”

    高文采点头,继续说道:“吾等见上午不能离开,就计划下午再离开。原本也算是顺利,可就在城门之时,却突然遇到了嘉定伯。”

    “陛下,臣请削嘉定伯爵位!”范景文一脸严肃,躬身请求。

    朱由检听到此处,也是一脸恨意,咬牙切齿地说道:“定是周奎那贼子拆穿了你们的身份!等朕重建中央朝廷后,必定向天下百姓明发诏书,写清楚乱臣贼子的罪名。”

    高文采闻言,用力点了点头,面带佩服之意说道:“陛下果然明鉴万里。”

    朱由检又问:“按理来说,城门定有不少闯贼防守,你们又是如何出城的呢?”

    朱由检抬头看向这七位大臣,都不像是有勇力之人。

    而且就算七人都有万夫不当之勇,也不可能直接从城门杀出去啊!

    “陛下,被嘉定侯拆穿身份后,臣等以为必死无疑了,于是就豁出性命和闯贼打了起来。正在吾等被闯贼围攻之时,忽然从一旁冒出了数百人协助。”

    高文采说道此处,长久没有喝水,只感觉口干舌燥,于是就咽了咽口水。

    朱由检听到一半,只感觉心痒难耐,直接取下腰间的水壶,递给了高文采,然后转头看向范景文,说道:“范先生,你来说说后面的事。”

    范景文微微点头,接着说道:“当时的情况真的危急万分,要不是宣武伯卫时春、新乐侯刘文炳、驸马巩永固率人支援,吾等就真的出不了城了。”

    朱由检听到范景文提起这三人,立刻在脑海中搜索资料。

    宣武伯卫时春,历史上只记载着是卫显之后,家族发迹于英宗朝,在京城失守后,携全家投井而死。

    新乐侯刘文炳,是崇祯皇帝的表弟,在得知崇祯皇帝死讯后,同样带着全家投井自杀。

    驸马冯永固,是崇祯皇帝的姐夫,在历史上带着全家自焚而死。

    这三人都是忠臣,但因为都是勋贵,史书又是文人所写,也就在历史上不怎么知名,朱由检之前都没有想起这三人。

    “当时我们三百多人,在突然暴起之下,杀了闯贼一个措手不及,顺利逃出了北京城。可是闯贼并没有放过我等,不到一刻钟就有轻骑追击而来。”

    范景文继续说道:“闯贼一路追击之下,我军伤亡不断,高千户的手也被敌将斩断了,最终就只剩下了不到二十个人。”

    朱由检完全能够想象这一路上的艰辛。

    自己单人独骑,赶到玉田县都花了一夜时间。

    这些人在不断躲避敌军追击的情况下,能够顺利逃到此处,可想而知经历了怎样的磨难。

    “那你们又是如何知道朕在玉田县呢?”朱由检又问道。

    范景文回答道:“吾等原本是想要去天津,可是道路却被闯贼大将刘宗敏所堵。只好原路返回,正打算逃往南方,却又俘虏了闯贼的斥候,得到了陛下屯兵于玉田县的消息,所以就立刻赶来了。”

    朱由检听到此处,暗自庆幸。

    还好今天早上打定了主意,要回玉田县。

    不然这些人撞在了李自成头上,估计就要全军覆灭了。

    “诸位都是忠臣良将,等重建中央之时,朕绝对不会辜负诸位!”朱由检郑重说道。

    范景文答道:“臣不求高官厚禄,只求陛下能广开言路,亲贤臣,远小人,重整大明江山。”

    “范先生的意思,朕明白了!”

    朱由检一副虚心纳谏的模样。

    贤臣肯定是要亲的,毕竟这些人对大明朝廷的忠心,是经过了历史考验。

    至于小人,也有用得着的地方。

    只是不能像崇祯皇帝一样,用卑鄙小人来托付大事。

    “诸位一路辛苦了,朕已经命人备好酒宴,大家吃过之后,需要立刻休息,李自成最迟今晚就会杀过来。”

    朱由检一边带着众人往城内县衙而去,一边给他们介绍当前局势。

    “陛下,闯贼势大,咱们得立刻离开此地啊!”

    左都御史李邦华在听完之后,立刻劝谏道。

    东阁大学士范景文闻言,反驳道:“敌军要是敢在今晚来,臣认为可以一战。”

    这才刚到,两个政见不同的人就争锋相对了。

    在历史上,两人也是持有不同的政见。

    范景文一直是死守派,任何敢言迁都南逃之人,都会被喷得狗血淋头。

    李邦华则是南迁派。

    他认为大明北方已经彻底糜烂。

    不仅是士绅阶层对大明不忠,就连百姓都想换一个皇帝,所以认为死守京城没有意义。

    反而不如迁都南京,待理顺内政后,再挥师北伐。

    李邦华认为只要到了南京,再不济也能形成宋金之势,大明和闯贼以淮河为界。

    这样正好能摆脱辽东这个烂摊子,先让给李自成头疼。

    “两位爱卿不必相争,先休息好了再作打算!”

    朱由检只能先和稀泥。

    毕竟他自己都还没想好下一步该怎么做。

    兴许连李自成也没有想好,今晚不会赶到玉田县攻城吧?

    朱由检抬头望向天空,依旧是乌云密布,一副像是即将下雨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