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崇祯今天就不上吊了 » 第九十章 军纪

第九十章 军纪

    晚风轻抚,朱由检站在高台之上,任凭发丝随风摆动。

    看着整整齐齐站列的两万人,朱由检心中的豪情不由自主的涌动而出,大喊道:“各百户清点人数!”

    “一、二……一百一十二!”

    “一、二……一百一十二!”

    “一、二……一百一十二!”

    ……

    整齐的报数声响起,每一道声音响起的同时,士兵的头颅都用力一摆,不一会整个校场内的百户官就清点完了人数,最终汇报到了高文采耳中。

    “禀告陛下,御林军新兵营应到两万人,实到两万人。”

    “很好!没有一个缺勤!”朱由检赞许后,立刻下令道:“唱军歌!”

    整齐的歌声顿时在校场内响起。

    大明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

    第二,不拿百姓一针线……

    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

    ……

    每次听到这里,罗虎都会神色动容。

    他一直以来,都在秉承着这个理念带兵。

    纵然闯贼一直行的是流寇之事,可他的撼山营却几乎都在照此做事。

    在初次听到朱由检唱起这首歌,罗虎心中就已经将其引为了知己。

    只是碍于李自成的知遇之恩,他才一直心思纠结,没有选择主动投降。

    在士兵唱完后,朱由检运足力气大喊道:“很好!朕希望你们把歌词都记在心中,不要行伤害百姓之事。须知你们所吃的每一顿饭,所穿的每一件衣服,都来自百姓的辛苦劳作。”

    “末将必然谨记于心!”高文采浑身打着绷带,却还是强撑着出现在了高台下。

    卫时春、冯永固也连忙保证道:“陛下放心,要是末将麾下出现胆敢违抗军纪之人,定斩不饶。”

    “陛下放心,吾等已经牢记于心了!”士兵也纷纷保证道。

    瞧着将士们都把军纪放在心中,朱由检非常满意的点头,继续大喊道:“朕刚来到校场之时,听见不少人在猜测,究竟是有什么大动作需要在晚上把大伙召集起来。”

    “现在,朕就明明白白地告诉你们。闯贼的人马几乎都在玉田县和鞑子鏖战,现在的京城极为空虚。”

    “朕决定趁此良机,反攻夺回京城。”

    夺回京城只是一个借口,最重要的还是想要把谷英引出来消灭掉。

    至于消灭谷英之后,是否继续向京城进军,则要看李自成和多尔衮的战况如何了。

    如果他们两败俱伤,夺回京城自然就没有了阻碍,朱由检肯定会毫不犹豫地率兵进攻京城。

    如果其中一方大胜,那就只能灰溜溜的退回来了。

    朱由检还没有昏头,认为凭借这些新募之兵就能和鞑子,或者闯贼主力碰一碰。

    校场内的士兵听到要出战了,欣喜者有之,彷徨者有之,更极少部分人面露出了害怕的神色。

    不过,这段时间以来,每天的训练已经让他们变得极为有纪律,所以没有交头接耳的情况发生。

    感受着校场内的肃杀之意,朱由检非常满意,低头对台下的人喊道:“高文采!”

    “末将在!”高文采走出队列,单膝跪地,昂首挺胸。

    虽然高文采只有一只手臂,但士气却十分高昂,朱由检对此深深满意,下令道:“朕封你为御林军第一指挥使!你稍后就从老兵中挑选两千人,再从新兵中挑选出三千二百人。”

    “末将遵旨!”高文采躬身退下。

    朱由检再次大喊道:“卫时春!”

    “末将在!”卫时春同样单膝跪地,抱拳高呼。

    朱由检下令道:“朕封你为御林军第二指挥使……”

    “封冯永固为御林军第三指挥使……”

    安排好了这三人后,新兵营中就只剩下了不到一万人,而老兵也少了四千人。

    “李若琏!”

    耳中突然响起的声音,让李若琏不由得一愣。

    他一直觉得自己是锦衣卫指挥使,和御林军毫无关系,完全没想到皇帝会喊到自己。

    因此,在愣了好一会后,才反应过来,回答道:“末将在,陛下有何吩咐?”

    “爱卿不用紧张!”朱由检笑着安慰道:“你等三位将军挑完之后,再从新兵中挑选一个指挥的人数,组建仪鸾司,作为朕的亲军。”

    “末将遵旨!”

    虽说被三位将军挑剩下的人,都是一些歪瓜裂枣了,但李若琏还是十分高兴,毕竟锦衣卫的实力大大增加了,加上之前招募的那些人,数量都快有一万了,已经是朝廷人数最多的部门了。

    皇帝把这么多人交到手中,不可谓不信重,李若琏暗自发誓,就算是拼死也要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

    “诸位爱卿,明天三更造饭,五更出发,快些下去准备吧!”朱由检抬头看着天色,都已经快黑了。

    “末将遵命!”

    高文采、卫时春、冯永固三人兴高采烈地带着亲兵穿梭于队列之中。

    他们早就知道等新兵训练结束,这些人都会分配在自己麾下。

    因此,他们每天都在暗中观察,早就知道了哪些百户、总旗有带兵之能。

    仅仅只用了一刻钟,校场内就只剩下了一万人左右。

    瞧着那些好兵都被带走了,李若琏满脸都是艳羡之色。

    此刻,朱由检已经走下了高台,来到了罗虎所在的位置,一脸愧疚地说道:“罗将军,半个月之期还没有到,朕却要带兵出征了。你看是将咱们的比试提前,还是延后比较好?”

    罗虎受到如此重视,心中愈加难安,脑海中仿佛有两个小人在吵架。

    白脸小人在说,主上对你恩重如山,你怎么能背叛呢?

    红脸小人却说道,大丈夫怎能被私情所困?你一直以来的抱负,不就是让天下百姓都安定富足吗?朱由检可比李自成贤明多了,该怎么选择,你自己不清楚吗?

    白脸小人又说,你如果投降了朱由检,那岂不是违背了春秋大义?要知道你一直以来都以汉寿亭侯为榜样啊!

    红脸小人反驳道,春秋大义?人家刘备是汉室正朔,自然占据大义名分,但是李自成就是一个反贼啊,哪来的什么春秋大义?

    ……

    脑海中不断响起的声音,让罗虎头痛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