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崇祯今天就不上吊了 » 第一百零四章 鞑子来了

第一百零四章 鞑子来了

    “有一万人吗?”

    朱由检矗立于城头,目光犹如深渊,凝视着北方。

    一万骑兵奔驰所造成的声势必定撼天动地,而远处却没有见到任何异常。

    很明显,多铎已经知道了武清县有官军在,不敢贸然率兵前来。

    报……

    斥候骑着快马飞驰而来,在看到城墙上皇帝的身影后,立刻翻身下马。

    “陛下,西北方二十里之外,有一万鞑子正在扎营。”

    朱由检朗声回答道:“朕已经知道了,快下去休息吧!”

    瞧着天色,都已经快黑了。

    此时,只要鞑子主将不是傻子,必然不会带着疲惫的骑兵趁夜偷城。

    朱由检不慌不忙地吩咐道:“王大伴,你去通知各军主将前来参见军议。”

    “奴婢遵旨!”王承恩立刻转身离去。

    罗虎瞧着皇帝这会空闲了,于是就把刚刚张鼎所求讲了出来。

    “他真的就不怕死吗?”朱由检诧异道。

    罗虎回答道:“末将和他在孩儿营中一起长大,对他还是有几分了解,他确实不是怕死之人。”

    对于张鼎此人,史书上记载不多,只说是最终结果是战死了。

    朱由检对于此人的印象却不太好,总觉得他是一个志大才疏的人。

    当初在京城,如果张鼎不那么大意,自己可能就没有逃出来的机会了。

    不过,在现在的乱世之中,不怕死的武将倒是极少。

    如果能投降过来,倒是可以再给他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

    想到此处,朱由检下令道:“朕就如他所愿,那些俘虏的普通闯贼士兵就不必处死了,全部先押送回天津。”

    “至于张鼎,就由你亲自关押劝降。”

    “如果你能劝降此人,就是大功一件,朕重重有赏!”

    “不过,就算是他要投降于朕,也必须先给他说清楚,以后在大明军中,必须严格遵守军规军纪,不能跟闯贼一样,到处烧杀抢掠。”

    听着皇帝的郑重提醒,罗虎立刻回答道:“陛下放心,张鼎只是抢掠,并不像刘宗敏那样残忍好杀,喜欢奸淫妇女。”

    “那就好!”朱由检微微点头。

    一刻钟之后,四位将军联袂而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四人同时跪下,山呼万岁。

    朱由检笑道:“平身吧!朕不是早就说了吗?在军中不必如此多礼!”

    四人这才站起身来,由高文采出言问道:“末将等正在营中准备回天津的物,不知陛下有何要事,急召我们前来?”

    朱由检手指着西北方,说道:“鞑子豫亲王多铎亲帅一万大军,正在二十里外扎营。是战是走,诸位将军可有主意?”

    “当然是战!”罗虎抢先说道。

    此次出征,他一直想要表现,可却始终没有得到机会。

    因此,在最开始听到有鞑子袭来之后,就一直想要战上一场。

    看看这支能击败闯王的军队,是否真的像流传那样,满万不可敌。

    “末将以为,此时却不能战,反而应该趁着鞑子扎营休息的时间,连夜撤回天津,”军议关乎大军胜败,高文采想法不同,丝毫没有给罗虎面子,直接反驳道。

    罗虎出言道:“此时鞑子连日行军,必然疲惫不堪,现在不趁他病要他命,还要等到何时?难道要等到鞑子彻底肃清北方,集齐兵力再交战吗?”

    高文采摇头道:“我之前在锦衣卫任职,深知鞑子的习性。这些人生长于辽东苦寒之地,从小忍受饥饿,打猎为生,比咱们汉人更有忍耐力。以往的多次战争,已经证明了千万不要小看鞑子的耐力。”

    李若琏这时也出言道:“罗将军,先不讲这支鞑子是否还有战斗力,万一还有其他鞑子紧跟在后面怎么办?我军出击,如若战事不顺,被多铎拖住了,则大军危矣啊!”

    “是啊,敌情不明,不能贸然出击!”卫时春也赞同高文采和李若琏的看法。

    朱由检把头转向还没有发表意见的冯永固,问道:“冯爱卿,你怎么看?”

    “末将以为,当连夜撤军。”冯永固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行……”

    朱由检话还没说完,就被罗虎打断道:“陛下,末将可以只带本部三千人马去袭营。”

    “这……”朱由检犹豫了。

    罗虎求战心切,想试试称量一下鞑子的实力,他又何尝没有这样的想法。

    只是麾下的将领大部分都在反对,不好一意孤行。

    “容朕思量一番!”

    朱由检抬头望向远处,认真考虑着此战是否有必要打。

    如果胜利了,不仅鞑子会损失一员大将,更会被其打破满万不可敌的神话。

    可如果失败了,参与袭营的人绝对是十死无生。

    失去了养马场,按照目前这种情况,再想练就三千重骑,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众人望着沉思的皇帝,都不敢打扰,全都眼观鼻耳听心,等待着最终的命令。

    ……

    武清县城北二十里。

    此时,鞑子士兵正在扎营。

    而领军的多铎却和孔有德、耿仲明两个明军降将,带着一百多亲兵乘着夜色悄然出发了。

    他们这一行人的目的地,正是武清县。

    “本王还是觉得没有必要在此地扎营。”多铎不满地对身旁两人说道。

    要不是多尔衮严令他们三人商量着做事,说什么多铎都不可能停止行军,就地扎营。

    孔有德耐着性子劝道:“豫亲王殿下,咱们扎营不是怕了明军,而是担心其还有那种威力强大的炸药啊!”

    耿仲明也跟着劝道:“我大清都是勇士,就算是死也必须死在战阵厮杀上,而不能死在那种炸药上。”

    这两个汉奸是老乡,几乎是穿同一条裤子,说起话来也差不多,表面上都是在说炸药的事情,其实都深知大军已经疲惫不堪,正面作战肯定打不过两万人马的大明官军。

    不过这话不能说给自大鲁莽的多铎听,否则会起反效果。

    孔有德和耿仲明互相望了一眼,目光中的轻视之意一闪而过。

    多铎知道自己辩不过两人,只能怒道:“哼!本王才不怕什么炸药呢!真以为本王是闯贼那样的傻子,把兵聚在一起让给官军全部炸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