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封神之万雷之祖闻仲 » 第六十九章 闻太师西征(求追读!求月票!)

第六十九章 闻太师西征(求追读!求月票!)

    “那倒不用,这份文只写此次北征的残酷与成效便可,其余的不必赘言。天下人自有慧眼,看完文的内容之后自然能分得清我与西岐,到底谁好谁奸。”

    杨任瞬间就明白了闻仲的用意:

    “那么这么一来,这份文看似不是谴责西岐,实则字字都在嘲讽西岐。太师这一招叫做非攻之攻,厉害,果然利害。”

    “只是,何不如等回了朝歌,再作此文,朝中有的是文笔胜过在下的大夫公卿?”

    “他们,都不如杨司马你看的真切。司马先写吧,之后我再让比干等大臣看看是否妥当,再将这份文以大王的名义,传告天下诸侯。”

    杨任虽然能写,但确实并不以书文著称。

    闻仲执意要他起草这份文,主要也是因为他随军的缘故。

    朝歌城中的众大臣没见过前方战场的凶险,没见过北境的惨状,更没见过大战的壮烈。

    所以,他们空有华丽的辞藻,却写不出真情实感。

    “行,既然太师吩咐,那杨任照办便是。”

    ……

    凯歌高昂,捷报飞奏。

    闻仲这一场大胜,迅速冲淡了因为西岐叛乱,连续阴沉了几个月的朝歌城。

    “命全城张灯结彩,迎接太师的得胜之师!”

    比干看到闻仲班师回朝的好消息之后,立刻就下了这道命令。

    西伯侯,不对,如今应该叫姬发小儿的反叛,再算上原北伯侯崇侯虎的反叛,宣告天下四大伯侯已经反了两位,成汤天下反贼过半,从而导致人心惶惶。

    尤其是西岐军中还有殷郊殷洪两位消失又出现的殿下,更是让大商的人心士气有所低落。

    比干也跟闻仲想到了一起,打算用这场大胜,来稍稍提振一下大商的人心军心。

    与此同时,闻仲要求杨任起草的“闻太师平北得胜文”已经送到了比干手中。

    这份文虽然辞藻不甚华丽,但强在内容真情实感。

    尤其是北境千里无人烟的惨状,和将士们浴血奋战的英勇,描绘得极为生动形象。

    “杨大夫的这份文写得极好,依我看就不必改了。我即日进宫面见大王,等这份雄文加盖大王印玺之后,势必要以最快的速度传看天下!”

    “务必让整个大商的诸侯,不,还有百姓,都知道大商在北境取得的不世奇功!”

    比干做事效率极快,等闻仲大军回到朝歌的时候,全城百姓都已经收到了消息,出城十里相迎王师。

    就连年幼的商王武庚也被比干等一众大臣带着,破天荒地出了城。

    “太师劳苦功高,为保我成汤社稷,真是辛苦了!”

    比干拉着闻仲的手,激动不已。

    此时的大商风雨飘摇,若不是有闻仲顶着,只怕这偌大的朝堂早就散了架子,满城的百姓也未必就还能享受这一份和平安宁。

    闻仲也跟着客套了一会儿,然后单刀直入地向比干问起了前线的战况:

    “西岐那边,战况如何?”

    “太师,稍后入府说话。”

    比干等迎接得胜之师的人群散去之后,单独将闻仲请入府中。

    “武成王受命镇守汜水关,总的来说,和西岐打得算是有来有回。”

    比干拿出积压的军报,交给闻仲。

    一开始,黄飞虎因为受了闻仲的提点,所以调用了不少五关之中拥有奇门法术的将士前往助阵。

    西岐不明敌情,先被张桂芳、风林杀了一阵,折损了从殷商这边叛逃过去的晁田晁雷;

    而后等哪吒发现张桂芳法术的漏洞后,就取了张桂芳的首级。

    之后张奎、高兰英夫妇发威,连斩西岐军中温良、马善、龙须虎、叛将方相方弼、魏贲、韩毒龙等数员大将,大杀四方。

    但随后韦护求来指地成钢之法,设计诛杀贤伉俪,张奎夫妻两人双双殒命。

    之后韩式兄弟的万刃车、高继能的蜈蜂袋等能人轮番上阵,西岐方一开始总是因为摸不清底细而吃亏,但随后又总能反杀。

    毕竟这些奇人异术胜在出其不意容易,一旦被摸清套路之后,终究是比不过阐教的神通法宝。

    大战只打了两三个月,双方已经是死伤多员战将,战况可谓是极其惨烈。

    殷商这边死伤的就有韩荣父子、余化龙父子、张奎夫妇、高继能、张桂芳、风林等大将,而西岐那边的温良、马善、晁田晁雷、方相方弼、龙须虎、魏贲、韩毒龙、薛恶虎等大将以及姬昌百子中的姬叔明、姬叔升等八子。

    其他还有从山野中走出来,投向两边阵营的邬文化等将士,也纷纷血洒沙场。

    “武成王那边算是顶住了西岐的第一波强势来袭的攻势,已经拖着西岐进入了相持阶段。”

    闻仲看着手中的战报,简略的文字之中满是血雨腥风。

    封神大战,总算是拉开了真正的大幕。

    “黄飞虎尽力了。看来我不能在朝歌停留太久,得立刻轮换受伤疲惫的将士,尽快出征。至于后勤与军资保障……”

    比干早就做好了准备:

    “太师放心,这些我早已准备好了,稍后就跟杨任交接。”

    “哎,比干老矣,不知有生之年,还能否等到天下承平,四海归心的那一天。”

    比干是殷寿的叔叔,是大商的老臣,已经为大商操劳了几十年;

    他本就是一凡夫俗子,又经历了殷寿荒唐的十年、闻仲废立君王、天下连番征战的乱局,可谓是饱经沧桑。

    纵使他长了一颗七窍玲珑心,到了这个年纪,也难免心累。

    闻仲看着两鬓斑白的比干,心里既可怜他一颗忠心操劳社稷,但现实又不得不让他来操劳朝堂之事。

    比干,等于是在熬干自己的心血,为大商这盏渐渐油尽灯枯的凋零烛火,勉强延续点点光芒。

    闻仲只得拍了拍他的肩膀:

    “咱们这两个老臣,就再多辛苦辛苦罢。”

    闻仲可以不用休息,因为他是仙人之体,是大教弟子。

    但他手底下的将士士兵却大多都是肉体凡胎。

    长时间的行军征战、经历生死,如果不及时轮换休息,调整身体和心理上的状态,早晚会把人逼疯,也影响军心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