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修行从搬山开始 » 锲子二 医术

锲子二 医术

    “你还有什么地方不舒服吗”,机器人护士看张辰还是没说话又问到:“需要吃点什么吗,我去给你拿”

    “帮我拿一份粥吧”,张辰轻声说道,虽然他现在掉着点滴,是一些葡萄糖和维生素,可以补充身体需要的能量,但是肚子还有有一些饿的。

    喝完一碗清粥后张辰感觉自己有了一些体力了,让机器人护士帮他把病床摇了起来,好让自己可以坐起来,张辰抬起了左手看了看的手上黑色手环,这是目前比较流行的高科技功能性手环,可以通讯、看视频、录像、拍照,还可以对穿戴者进行健康检查,每次昏迷都是手环主动拨打医院的电话。当然最主要的功能是可以,连接使用者的脑神经系统,使用者只要用意念便可以打开手环。

    张辰用手环开启了虚拟投屏,一道光幕出现在张辰面前,光幕上面显示一个小房间,房间里面站着一个卡通男孩,仔细一看和张辰有几分相似。这便是手环里面的虚拟世界。张辰用意念控制卡通男孩出了门,然后向虚拟世界中的大学跑去。现在大学上课基本都是在虚拟世界进行的,而且还有重播机制,张辰跑到教学楼,用自己的学号查看自己专业大学教授最近的课。

    这是一堂心脏移植的手术课,虚拟世界可以完全模拟出一个病人,给大学教授做手术实验,张辰也同样可以模拟出一个病人,跟着教授的步骤做。从麻醉,到开刀,心脏移植,在缝线完成,张辰跟着做完手术外面时间也过了两个多小时。

    其实现在科技大多手术都是机器人来操作,但是医生还是得学会怎么做,以防机器人出现故障,或者突发情况医生能顶上。

    看完了教授的录播课程,张辰关闭了手环投影。学习了这么久西医,马上都要毕业了,也在虚拟世界做了无数次手术了,都没找到关于自己身体问题的,这让张辰有些无可奈何,甚至有时候想,要不找教授给自己做手术,将自己解剖,看看身体里面到底出了什么毛病。

    张辰无奈叹了口气,漫漫长夜,却无法入睡,主要也是因为才从昏迷中醒来。

    张辰走到医院的阳台上,这里摆放着几张桌子和凳子,给住院的病人平时休息晒太阳用的,主要很多病人需要多晒太阳。现在夜已经很深了,阳台就张辰一个。

    张辰在阳台上找了凳子,坐在栏杆边,双手的手臂放在栏杆上,下巴放在手臂。安静的看着城市的夜景。虽已夜深,但此时城市依旧灯火通明,路灯将马路宛如白昼。人行道路上行人三三两两,有的在路上彼此追逐嬉笑打闹,有的手牵手相伴而行,享受这他们最美好的时光,让人好不羡慕。

    抬头望着夜空,此时星光璀璨,月亮也是接近圆满,散发出银色的光辉和城市里五颜六色的霓虹灯不一样,它的光辉显示神圣和纯粹,月光和霓虹灯在空中相遇,让此时没有归家的行人,可以轻松穿过没有路灯的小路。时不时一阵秋风清清吹过,张辰完全沉醉在这样的景色之中,心里不免也放松了许多。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赏月时,月亮就是这般吗?这月亮在天上万古不变,这是神奇,而人类的寿命百岁都是奇迹,而看看自己才人家寿命的五分一。”张辰有点不甘心的感叹道

    暮然想起了以前读过的中医名著,其中有一本《黄帝内经》中说过:

    “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张辰感叹:“连上古之人都能活百岁,如今医疗科技如此发达,百病能治其九十九,平均寿命也不过到七十左右。然而自己连二十都是一道坎,今时今日和上古时期相比到底相差了哪。如果我生活在上古时期,会不会有神医能治好我的病?听闻上古时期有人能活到八百多岁?”

    张辰想起了在老家见过一本古书,这本古书藏在两本很厚的医书中间,所以不知道名字,这本书和《神农百草经》不同,百草经里面记载的草药,张辰在现世还能找到,但是这边无名古书里面记载的草药张辰从没见过,甚至连网上都搜不到。古书里有记载有一种青草,身泛幽光,悬于石崖,食之可还魂!在雪山生有一株白莲,大于盘盂,闻香便可益寿,莲子不苦反甜。

    古代真的有起死回生的草?有延年益寿的白莲?这些在近代史从没听说过,而这本古书张辰找遍了资料,也没查到关于这本书上记载的任何草药,听爷爷说是整理老祖宗遗物翻出来的,一直放在爷爷的书房,张辰也是偶然在爷爷的书房翻出来,因为上面记载的草药根本无法找到,所以爷爷一直没当这本书有什么价值。

    感觉自己时日不多了,虽然张辰有点不甘心,还没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学了这么久的医,到现在一个真实的人都没救过,也没做出对社会有意义的贡献。

    而且常常听奶奶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自己长这么大,从没交过一个女朋友,就这样死了的话,奶奶会不会骂我不孝。

    这十年每天都在担惊受怕,害怕会不会有一天睡着就再也醒不来了,现在感觉这一天越来越近,张辰反而释怀了一些。

    在医院过了两天,因为今天就是中秋节了,这天一大早张辰办理了出院手续。出院后,张辰立马赶去车站,准备回老家看一下爷爷奶奶,这是他在这个心里唯一的牵绊了。

    张辰的老家离市区并不近,在一个小山村,但是现在交通便利,上午从市中心的医院出院坐磁悬浮列车回县城,三百公里的距离只要二十分钟,反而从县城到农村十公里的距离坐公交车需要半个小时才能到家。

    听说一百年前这个县城还是个贫困县,村子就更加贫穷了,不过经过国家对贫困地区的不断关注,和大量的政策扶持,目前哪怕只是这样的小县城,到处都是高楼大厦,本地的年轻人基本上也不需要往大城市找工作。

    坐在公交车上,张辰戴着耳机听着一百多年前一个叫周董的人写得歌,张辰不太喜欢现在得流行音乐,反而对一百多年前得音乐情有独钟,感觉老歌就和酒一样,需要时间得沉淀,它们才越有味道。

    张辰静静的看着车窗外面城市的高楼在慢慢后退。现在科技太发达了,在城市里面很少有人开车出门,大多数马路都修成了自动化轨道,就像是把地铁修在了马路上,没有固定站点,也不像地铁有长长的车厢,也不需要等地铁来,而是想一个一个单独的座位,每个人都能使用智能手环预约座位,在上面选择目的地在轨道上的座位就能自动行动,开往你选择的目的地。

    中午时分张辰已经到了村口,提着大包小包,有一盒月饼和一些营养品,中秋吃月饼这是习俗,意寓团圆,还买一些爷爷喜欢吃的菜,不是没买奶奶喜欢吃的,而是这么多年张辰感觉爷爷喜欢吃的,奶奶都喜欢吃,所以不知道奶奶最喜欢吃的是哪些,其实两个人老人家相濡以沫这么多年,爱好早就差不多了。

    现在正是秋收的季节,乡下马路两边都是金黄色的水稻,现在的水稻比人还高,而且粒粒泡满能有小拇指那么大,这都是现代农业科学发展的智慧结晶,听说现在全球的粮食贮备充裕,就算连续十年颗粒无收都能保证物价不涨,安然度过。

    张辰提这大包小包往家的方向走去,此时的张辰的爷爷正在家门口乘凉,爷爷今年八十了,在这个时代已经算高龄了,身体还算健康,但是眼睛不太好使了,有点老花眼,张辰走到他的面前才能看清。爷爷偏瘦,身高和张辰差不多,只是上了年纪,便有点佝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