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诸天流浪纪 » 第六十三章 准备布局

第六十三章 准备布局

    接下来几天,王宇没打算见任何人,想安心与家人团聚几天,没羞没臊的那种。

    可他的保安旅最近规模膨胀愈演愈烈,部属越来越多,从王大富到刘大头,从市政府到各区县,都有人到家来拜访,各个社会团体纷纷来邀请。

    昆明那边,孟老爷子和龙文章运作的也很成功,西南联大也来邀请他去学校演讲。龙文章因为这个事儿赶紧回到梁城,还带着一个人让他烦不胜烦,名叫张静江。

    这样过了几天后,王宇干脆每天一大早就出门,带上一众娇妻跑到城外郊游、喝茶聊天,感受大自然的风光。

    就是旁边粘着一个随着龙文章而来的老头子,比较扫兴,向着赶紧打发了,办正事要紧。

    “孟将军,此次滇西一大片地盘有什么想法没有?”尬聊了半天,龙文章把话题最终还是落到这上面了。

    “这个,我有点想法,可还不成熟。”王宇斜着眼,答道:“先生当过ZJ省主席,还望先生指点一二。”

    “小子,你就别恶心我了,”张静江笑呵呵的给他倒上一杯茶:“来到梁城看到这边经济建设如火如荼,你还需要谁指点吗。”

    “唉,说实话,我是想动又不想动,想动,是因为现行体制有些不合理,我想做些改动;不想动是因为害怕半途而废,那反倒得不偿失。”

    听到此,王宇正色了一点,叹口气道。其实这些都是上官戒慈所为,做过生意买卖,人也是精明能干型,闲着闲着便让她成立公司,在自己一亩三分地上大搞特搞。

    “其实你只要开条路出来就行,就像你在梁城做的,别人是不是要照做,就让他们去选择吧。”张静江淡淡一笑,满不在乎的说。

    王宇目光闪烁,盯着面前的茶杯,良久才慢慢的说:“也许这是个办法,不过先生,最近我也了解了下市场,物价上涨很快,通货膨胀比较严重,金融方面会不会出问题?”

    张静江想了想说:“孔祥熙执行的是通货膨胀政策,加大货币投放量,不过目前看来,问题还不大,工业发展速度比较快,不过如果持续投入,市场总有饱和的时候,金融风险在一步一步积累,孟将军看来你以前的担忧,很可能会变成现实。”

    “财政委员会的委员们难道就坐视不管吗?”王宇皱眉问道,当初国民政府成立财政委员会就是为了防止这样的事出现。

    “那些委员自己就争论不休,一方面战争需要资金,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威胁持续增强;这两者是矛盾的,满足了这方面,就必然削弱另一方面。”张静江说到这里双肩微耸,露出一个滑稽的笑容。

    “我以为金融最好还是管制下,先生可以在财政委员会中提出议案,禁止私人存储外汇,停止黄金交易。”王宇说:“另外对物价进行管制,对粮食猪肉食用油面粉进行管制,限制购买,规定每个居民每个月的购买数量,对生活必需品实行国家统购统销。”

    张静江目瞪口呆的看着王宇,他的脑子一遍乱麻,他完全没想到王宇居然提出这样的办法。良久他才小心的问:“你能不能具体说说,你打算怎么作。”

    “我的想法是,根据每个人的年龄规定他每个月可以购买多少大米,面粉,菜油,糖果,棉布,酒,香烟,等等,所有这些,按照身份证和户口发放粮票,布票,民众凭票购粮,相对应,政斧成立粮食局,对粮食、布匹、食盐等生活物资实行统购统销。”王宇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孟将军,你这一条,恐怕反对的恐怕不比减租减息少,挡了多少人的财路。”张静江轻轻摇头。

    “先生以为不可行?”王宇问道。

    “不是不可行,至少你需要你动用武力进行强压了,”张静江双手推动轮椅,王宇连忙站起来,推着他走到客厅门口,张静江歪着脑袋思索着说:“你这个方法是强制压缩消费,以缓解物资的不足,是这样吧。”

    “先生说得没错,物价上涨已经不少了,再这样涨下去,势必导致民众的不满,而且有人借机囤积居奇,大发国难财,这中行为必须严厉打击。”王宇推到门边停顿了下,张静江示意继续,到庄园前院去,于是王宇又继续推到前院中。

    “白天就是要多晒晒太阳,你看这阳光,多舒服。”张静江眯着眼看看挂在天上的太阳。

    “先生,你这是何意?”王宇有点摸不着头脑,心说这老头又开始给自己打哑谜了,他索姓停住轮椅,坐到张静江的对面:“你得给说说清楚,行还是不行?”

    张静江微微摇头,苦笑着说:“孟将军,你这不是难为我吗,施政应如这早晨的阳光,和熙温暖,你呢,现在地方上军政统揽,却是反其道而行,却也是可以成功的。这条策略能不能行,我还真不知道,不够有一条,整个滇西的的户口必须完全统计了,还有四周的少数民族怎么办?这些都得想清楚再推行。”

    王宇点点头,然后又说:“到时候,还请先生在资金上予以支持,另外必要的时候也请先生联络工商界人士声援。”

    对张静江的要求也就这么多,中国自古以来从没管制过粮食布匹,这种管制经济对民国人士来说完全是件新鲜事,张静江能这样表示已经是很不错了。

    “那是自然,到时候该怎么做,你派人来知会一声。”张静江淡淡的说,这事王宇即便不说,他也要表示支持,他的观念就是经济建设为中心,而这位老友的孩子突然之间成为了击败日寇的民族英雄,于公于私都应该大力支持。

    说完这些后,张静江沉默一会缓缓说:“小孟啊,你有没有觉得该培植你自己的人了,仅靠你手下这群大头兵是不行的。”

    得,一看自己的作用巨大,孟将军也不喊了,直接小孟了。

    王宇目光一凝,民国人的眼睛很毒辣,一眼就看出他这些缺的人才太多。以前他其实不怎么在乎,现在确实可以接触接触这方面人才。

    “我想过,毕竟我根基不深,只会打仗,所以需要时间。”王宇说:“军队内,我的队伍肯定是完全掌控,也布局了几颗子,有其他的钉子也不怕,当然,他们的指挥水平确实比较差,不过谁也不是天生会打仗,杀鬼子杀多了也便经验丰富了。”

    “恐怕你那几颗子已经落在别人眼里了。”张静江淡淡的说。

    “这没什么,虽然落在眼里,但我提拔的人太多,好些是破格提拔,他一时半会还无法作出判断。”王宇对此没啥信心,他提拔的人中跟着的老人居多,也没指望他们能成为一代名将,不过手里面龙文章,还有仍在软禁洗脑的虞啸卿,可以考虑重点培养下。

    茶水渐渐变淡,阳光从斜面走到头顶,闲散的日子过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