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诸天流浪纪 » 第六十六章 计划经济

第六十六章 计划经济

    陈岱孙和饶毓泰互相交换个眼色,知道王宇是要将经济建设这等大事交托给上官戒慈,不由郑重起来。

    “你这丫头,就敞开来说吧,让我们也见识见识。”陈岱孙的心里还真没认为上官能拿出什么好办法,他自认是经济学高手,在国内,宋子文孔祥熙都不在他眼里,他还真瞧不上有什么人比他更懂经济学。

    饶毓泰重心毕竟是物理学,经济方面也就是比普通人懂得多点,陈岱孙的主张刚拿出,他就知道这根本行不通,军队将领根本不可能放弃军队,既然陈老都拿不出办法,他倒要看看上官能拿出什么办法。

    上官戒慈看看陈岱孙和饶毓泰,沉凝片刻说:“陈先生,饶先生,不知道你们对苏俄的经济有没有研究?”

    乍闻此言,陈岱孙正在点烟的手一哆嗦,那火就点不下去了,饶毓泰目瞪口呆,手中的茶差点掉地上,王宇却皱起眉头,苏俄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他还从来没有想过现在就研究这种经济形式。

    “上官丫头,你的意思是采用苏俄的计划经济,来解决目前的金融风险,是这样吗?”陈岱孙皱眉问道。

    上官点点头,陈岱孙想想感到还是没把握,而且十分奇怪:“可这计划经济与我国经济完全不同,况且以计划经济的方式怎么解决金融风险呢?”

    “商品价格归根结底是供求关系决定的,物价上涨的原因最根本的还是商品供应不足。”

    王宇脑子一道灵光闪过,说出这一句话,立马让陈岱孙刮目相看,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这个理论在几十年后中学生都知道,但这个时代只有少数经济学家清楚。蒋经国去苏俄留过学,他照样不清楚,四九年上海打老虎,最后失败,真正原因也是以政治手段解决商业问题,商业就是商业,必须遵守商业的规律,如果他有充足的商品,根本用不着打老虎。

    饶毓泰精神一振,收起小瞧王宇的心思,火柴燃尽,陈岱孙吃痛扔掉,连忙说到:“烦了,这可是***的东西,还是谨慎点吧。”

    “谨慎,有什么谨慎的,”王宇淡淡的说:“陈老,四川人有句老话,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只要能解决问题,管它是***还是外星人,那来用就行。”他停顿下有补充了句:“只要进行中国化,转化下即可。”

    “这计划经济怎么套上三民主义的皮呢?烦了,我倒想听听你的想法。”陈岱孙对其他不感兴趣,他更关心经济问题。

    “我是这样考虑的,”王宇把功夫做足了,开始抛出他的设想:“商品不足,那就细分商品,对生活必须品进行管制,实行专营,国家定价,比如粮食,布匹、食用油,肥皂等等,这些东西都由国家专营,禁止私人买卖;每个月由国家按照户口,给每位居民发粮票、布票、油票、肥皂票;规定每张票的购买数量。”

    “打个比方,我家四口人,成年人每月定量大米三十斤,面粉十斤,油十斤,未成年人,按岁数分不同阶段,定不同口粮,十岁儿童减半,十六岁孩子与成年人一样,等等,这些细则可以商定,如此就抑制了居民过渡消费的要求,将物价压下来,同时可以通过债卷等形式回收货币,减少市场流通货币。”

    “那收购粮食呢?”陈岱孙思索着提到一个关键问题,此刻他心中那点傲气已经彻底抛开:“我们与苏俄最大的不同在于,苏俄的土地是国家的,所以他们收购粮食可以国家定价,我们的粮食是私人的,国家定价过低,会严重损害农民利益,农民就不肯把粮食卖给国家。”

    “你说得对,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王宇挠挠后脑勺,有些苦恼的说:“牵一发而动全身,除了粮食外,还有实行的地区,仅靠我们滇西一地也不行,至少要在云贵川三地同时实行,才回产生效果。”

    “另外还有监督的问题,得提防王八蛋偷鸡摸狗。”王宇有些苦恼,一旦实行这项政策,就得提防孔祥熙这家伙,他们那帮人可是一帮闻着味道就来的苍蝇,到时候他们可真敢把物资倒卖到敌占区去。

    所有人都还在深深思索中,这其中陈岱孙想得最多最深。他是最先意识到事情的复杂姓,对所有生活必需品进行管制,购买、运输、销售,仅仅是这销售就是个很大问题,如果是国家出面销售,就要建立国营粮店,那么现在的私营粮店怎么办?依靠粮食的各种行业,比如酿酒,食品加工,这些行业就要面临大洗牌。

    此外各种票证的发放,就需要对社会成员进行全面登记,这也就限制了社会成员的流动,任何没有身份的人都无法在这个社会生存,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陈先生突然意识到:这孟烦了要进行的不仅仅是金融控制,而是社会调控,限制每个人的生活,这会引起大麻烦,城市那些来自下江的达官贵人和有影响力的社会贤达们会坚决反对,这会让他们失去很多投机机会;另外各省的那些地主将军们也会坚决反对,他们的土地的收入会大幅下降。

    陈岱孙琛感到这是比减租减息还大的麻烦,真要趟了这个雷区,很可能会被炸得粉身碎骨。他精通当今世界的各种经济理论,计划经济除外;现在庄继华要贸然实行计划经济,他本能的意识到这是个巨大的挑战,成功了自然不必说,可要是失败了呢,很可能会导致另一场经济灾难,因为经济一旦运行,就会按照自身规律运行下去,其轨迹很难被行政手段打破,行政手段若想打破,受到的报复将更加猛烈。

    一种经济秩序的建立需要较长时间,其运行中还会暴露一些问题,故而需要持续姓政策保证,没有中央政府的配合,那是不可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