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穿到古代发家致富 » 第三十六章 盖新房

第三十六章 盖新房

    盖房的东西都是提前订好的,早两天就送过来了,只等吉时一到,就开始干起来!

    庄稼汉子大多数比较实在,偶尔一两个喜欢偷奸耍滑的,在众人眼皮下,也不好意思太过分。

    李青松李青柏兄弟俩在家里帮了四天,然后就回学堂去了。

    盖房子的人多,其实速度很快。兄弟俩离开前,新房的墙已经都砌好了,只不过为了等上梁的吉时,留了两日平地抹墙。

    五月十七,宜上梁。

    五月十八,当最后一片瓦盖上,李大山家的新房算是落成了!

    因为结束的早,李大山请来了村长做见证,将包含老木匠两个儿媳在内的三十三人的工钱做了结算。

    最后一天只忙了大半日,但李大山也按着一日的工钱算,总共八天。

    男的每人一共一百六十文,两个妇女一人八十文,再加上给村长包的一个三十文的红包,一共5150文。

    送走所有人后,李大山一家站在新家院子里,心中满是激动。

    从今往后,这就是他们自己的家,真正的家!

    晚饭后,李大山和李缘坐在堂屋算账。

    过了年后,家里花的钱可是真不少。

    买宅地五两,买土砖,瓦,大梁等,一共花了三十六两,这还不算后院要用的土砖,因为后院要用的土砖,李大山之前抽空自己弄了好了。

    建房期间,工钱五两又一百五十文,午饭不算大米蔬菜,猪肉鸡蛋八天一共四百文。

    此外,请老木匠新做了三张床,三个柜子,四张小书桌,这又是一两。

    这新房子到现在,已经花了四十七两又五百五十文,将近四十八两!

    不过想着那宽敞的庭院,敞亮的堂屋,干净的房间,李大山又觉得值!

    除了新房子,李青松兄弟俩上学也是个不小的开销。

    束脩一年一人二两,因为平时吃住在学堂,每月食宿五百文一人,一年下来,这兄弟俩上学堂,光束脩食宿就花了十四两(一年上学10个月)。

    这还不算过节,先生生辰等情况送礼,还有笔墨纸砚和书本,要知道,这才三个月,光买书和笔墨纸砚,就已经花了将近三十两银子了。

    当然,这三十两大多是入学时候买书本的花费。后期,基本上也就是纸的消耗大些。每个月控制在百文左右应该没啥问题。

    这么一算账,现在家里也就剩下不到七十两银子了。

    “唉~”一旁的李筱听完,不自觉的就叹了口气,“还是得赚钱呀!”她在心中默默感慨。

    新房子建好,得“晒房”,新家具打好后,也得好好晾晾,所以搬家一时半会儿也不急。

    倒是六月里有两个特别好的日子,一个是六月六,一个是六月二十九。

    想着搬新家也希望一家人齐齐整整的,李大山决定六月二十九搬家。

    定好了日子,接下来一个多月的时间,李大山一家子只要得了空,就在新家里忙活。

    前院的院墙用的是买来的土砖,垒了足足七尺高。

    后院因为是留的菜园子,虽然也围上了土墙,却是李大山自己晒的土砖,有点薄,有点丑,但是也还结实,垒了五尺半高,可废了不少砖。

    这也就导致了计划在后院建的茅厕,鸡棚鸭舍还有牛羊棚,还没弄上。

    这不,趁着搬家前一个多月,李大山开始忙碌起来了。

    鸡棚鸭舍还有牛羊棚子好解决,靠着后院院墙,两侧用土砖垒上,中间加了一堵墙,把鸡鸭和牛羊分开。

    牛羊之前,用了木柱子打了桩隔开。鸡鸭则是用矮篱笆隔开。

    棚顶自然不可能是瓦片,只是用了树皮和干稻草压平夹好,这在乡下已经算是“顶配”了。

    茅厕因为味儿大,最后定在了后院的最外侧,离得最远的地方。

    李大山费了好大劲儿,挖出了一个三尺深、四尺宽的大坑。

    然后还按照李筱的建议,坑上斜着搭了个茅草棚,坑沿垒高了半尺,为的是防止雨天雨水漫进去。

    而便坑口,还用竹子编了个“盖子”,盖了个严严实实。

    而解手的地方呢,是用土砖靠着院墙斜搭了个棚,也不知道他闺女怎么想的,茅厕里面,只是让挖了个小蹲坑,不深,往下一尺处一个小斜坡通到了外面的便坑。

    李大山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到把便池放在了外面的茅厕,也只当是闺女突发奇想,想着建起来也不是什么难事儿,也就依了她。

    此时的李大山还没有意识到,闺女这“新式茅厕”对人是多么的“友善”,而等他习惯后,他便再也不愿在别人家上茅厕了。

    五月二十五,新家具进新房。

    新家,孩子们每人都有一个新房间。

    堂屋两侧,东边的一间大些的,是李大山夫妻两的。西边一间稍微小一些的,是李筱的。

    两个房间的房门都开在的堂屋里面。

    东边外侧,和东厢房共着一堵墙的,是库房,这可比之前的库房大多了。

    东厢并列盖了两间,打算留给李青松、李青柏兄弟。

    再往外,就是柴垛棚了。

    李筱房间西侧,是和西厢房共墙的厨房。

    西厢同样盖了两间,一间是李青竹的,一间留着,备着日后用。

    西厢再往外走,也搭了个草棚,下面放了板车和梨耙等东西。

    本来李筱想让打个井的,但是请了懂风水的人看了,说是不宜打井,会破坏风水,扰了日后的福气。

    李筱其实不信风水,但是,她爹娘都是土生土长的古代人,对鬼神风水之说最是敬畏。便说什么也不打井了。

    不过好在新家离河边比原来近了些,挑水也不会太麻烦。

    大坡村在大历南境,这边春季雨水比较多。当时建房子,运气好,赶上了没雨的几天,之后就一直断断续续的一直下。

    后院的棚子茅厕啥的,都是李大山雨停了垒砖,下雨了用茅草盖上,一天一天断断续续弄好的。

    新家具放在房间里敞着,不下雨就开窗开门,下雨了就关好门窗。

    因为考虑到李青松李青柏以后沐休在家也要看书,所有的窗子都开的比较大,用的还是比较好的窗纸。

    这当然也是李筱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