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穿越之我只修炼不种田 » 第四十七章 县学、同窗

第四十七章 县学、同窗

    比开蒙班在高一级的就是秀才班要想进入这一级学习,首先要考上秀才。和开蒙班一样的是,家属人员可以免费就读,富商家的孩子也可以出高价学费就读(本朝不限制商人子弟科举)。和开蒙班不同的是,这一级科举考试中的前十名秀才可以免费就读,不过代价就是要到开蒙班做临时的夫子。

    备榜班是准备登科上榜的准备班,这一级十分特殊,不仅只有一个班,而且只有院长一人是这个班的夫子。这个班作为县学最高级的班,其中的学生都是秀才班的夫子,比如萧仁信当然,因为县城里本来就没几个举人,有的也不准备再考科举了,所以这个班基本上就是形同虚设。

    开蒙班和秀才班,都分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等级,每个等级又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班。要说这县学还挺高级,是小班教学。开蒙班每班有15个名额,秀才班每个班有十个名额。当然,县城里人数少,一般情况下,这些班都是招不满的,尤其是秀才班。按照不同班的等级划分,他们所学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所学的科目,譬如子班往往不止学科举的科目,还会学学习琴棋书画等内容。当然,要想进入更好的班级,也是需要通过分班考试的甲班自然是最好的班,但班与班之间只有教学进度的差别,教书的夫子基本上都是那几位。当然,每个学生的进度也不一样,根据班级的等级不同,现学的夫子回先给这个班的学生进行一柱香到半个时辰的不定时统一教学,然后按照他们的,学习进度依次点名到前面来进行一对一教学。

    萧喜云这两天可是心力交瘁、疲惫不堪!第一天回县学,他甚至连要上什么课都不知道,只能,胡乱收拾了笔墨纸砚在书箱里就要草草的去上学,还是松子,在百忙之中,想起来提醒萧喜云看课表,萧喜云,才好不容易翻出了书箱中那不起眼的课表。

    开蒙班的课程安排是这样的:每天上午,学生们要统一学习两节节四书五经课。下午的时间就比较灵活了。专攻科举的班会继续学习四书五经,当然那些刚刚开始上学的上午是不会学习四书五经,只是学学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这种启蒙书籍。但是像萧喜云这种素质教育班,就会在下午的时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萧喜云的课表每半个月是一个周期,上十二天学放三天假,这十二天的下午依次会学习琴、棋、书、画、射、御、礼仪、地志、史学、时政课各一节以及两节算筹课。

    在县学,除了每天的上课,每天早晚各有两柱香的时间用来复习之前学过的知识。

    不得不说的是,在县学,那些亲眷子弟能够免费上的只有有关科举的课程,像萧喜云所学的什么琴棋书画,那都是要额外缴费的。

    萧喜云这边正回忆着县学的种种,不禁有些失神,正走神呢,忽听见萧裴氏叫自己,于是连忙应声。

    “云儿,小小年纪怎么老是发呆,在想什么呢?”萧裴氏笑道。

    “哈,贵公子天资聪慧,如此出神想必是在想着读书的事!”王里和善的轻笑一声,商业互吹道。

    “哪有,这个年纪的孩子,哪能像贤侄你一样,专心科举啊?行了云儿,正好你也吃完了,你快去把房间收拾出来,来新买的院子这边住,把房间让给你王里哥。”萧裴氏笑笑,也跟着商业互吹道。

    “嗯嗯,孩儿知道了。”萧喜云连忙应答,指挥着蔡传芳、青枣还有松子等人,在萧裴氏和萧喜安、萧喜乐的帮助下换好了房间,和萧裴氏暂时住在了同一间小院里。

    换好房间之后,萧喜云站在自己的新房间里,拿出笔墨纸砚,倒上水磨好墨,开始做今天的作业。

    今天的作业一如既往的有写大字和默写的练习,除此之外,还要做一首小诗,就连今天的算筹课也有遗留下来的作业,还好大字和默写萧喜云已经在县学写完了,小诗萧喜云也,已经想好要怎么写了,这可是他绞尽脑汁想了一天才想出来的诗,萧喜云,提起笔斟酌片刻,便不再犹豫,在纸上写道:“春归群芳谢夏来艳阳长遗世水中仙红颜碧里藏”看着纸上这自己辛苦想了一天的成果,萧喜云掐着下巴,使劲盯着这诗看,没办法,现在科考效仿唐朝时期的制度,竟然还要考写诗,于是学堂的夫子就给学生们留了写诗的作业,因为同学们才刚开始学写诗不久,所以这作业诗的题目还算简单,只是让大家以荷花为题写一首小诗,五言、七言律诗或是绝句都可以,萧喜云比较爱偷懒,能少写一个字就绝不会多写一个字,于是就浅写了一首五言绝句以免再费许多脑筋。

    诗写完了,剩下就到了萧喜云最快乐的时间——写算筹作业的时间。没办法萧喜云前世怎么也是一个理工科的高材生,而算筹课上的题,大多是一些小学生都会做的,类似于奥数的题,这作业做的简直是降维打击式的飞起,想当初来这上的第一节算筹课,萧喜云就把夫子好好惊艳了一番,许多题讲课的夫子也要沉思片刻才能做出来,萧喜云却只在纸上随便涂鸦几个简单而又奇怪的符号就能做出来,夫子和同窗们自然不知道,这就是方程。萧喜云在算筹方面,唯一需要学习的就是当今科考每一级的考试上唯二两道数学题的书写格式,如果不考虑格式,县学的夫子恨不得直接让萧喜云上去讲课,自己在下面听课。

    不到半柱香的时间,算筹作业就萧喜云被火速搞定。萧喜云正准备拿出书来补习自己没有学过的那些启蒙书籍,就听见松子在喊他。

    顺着连夜新砸出来的门,走到原来住着的那两间院子里,萧喜云就听到一个咋咋呼呼的声音,在门口叫他。

    “小云子啊!小云子啊!我大老远赶过来,你也不给我开门!”一个小胖墩在门口叫道。

    “白富笃?!”看着眼前这个穿着花花绿绿的绫罗绸缎的白白胖胖还吸流着鼻涕的小胖子,萧喜云陷入了沉思……

    这小胖墩不是别人,正是萧喜云的同桌——白富笃。谁知道萧喜云当时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脑子里在想什么?白富笃,白复读?你确定这个名字认真取了吗?取这名字是不是不太适合读书?还好萧喜云没掉链子,关键时刻十分高冷的拿出一张同学录,放在了白富笃面前。白富笃听说萧喜云要记同学录十分兴奋,不但把自己的写了,还提几位夫子也写了身份资料并且还嚷嚷着自己也要写一部同学录。

    散学时,白富笃还兴奋的抓着萧喜云的手,要邀请他去自己家的糕点铺品尝新出的糕点。

    萧喜云愣了愣,白富笃没大没小的就拍了他后脑勺一下子说:“你忘了?临安县第一的白玉记糕点铺就是我家的呀!怎么,回家呆几个月连你好兄弟都忘了!”

    萧喜云担心暴露,于是推说自己只是震惊于他家的糕点铺又出新品了,随即便答应了,一来二去的,萧喜云和白富笃关系也熟了,白富笃常常不请自来的跑到萧喜云这里,又送糕点,又送茶,顺便来请教萧喜云算筹课的题目。

    这不,白富笃一如既往的从我后头的小厮的箩筐里扛出了一大包点心歪歪扭扭的放到旁边的石桌上,又提过小厮手上的食盒,开心的说道:“小云子啊,你看我给你带了什么好东西?这可是我娘亲和我姐亲手给我做的白玉荷香糕,这可是我们店里的特色,我都没舍得吃,只吃了三块,剩下的都带给你了!小云子啊,你说我对你多好啊!”说着,白富笃打开食盒,一股奶香味自食盒里悠扬的飘了出来,尽管刚吃完饭,萧喜云的眼泪还是不自觉的从嘴角流了出来。

    白富笃正摇摇晃晃的要转身去身后的小厮手里在拿东西,几个小厮连忙小心翼翼的把白富笃制止了,随后几个小厮放下箩筐把筐里的东西一一拿了出来摆在石桌上。

    只见那一小罐茶叶被放在桌子中间显得十分雅致。

    此时,门外的喧闹已经惊动了屋里的人。萧裴氏、萧仁信等人纷纷出来查看情况。见萧裴氏不解,萧喜云连忙介绍到:“这是我同窗,叫白富笃,咱们县有名的白玉记糕点铺就是他家开的。”

    见萧裴氏点头表示明白,萧喜云又转过头,介绍到:“这是我娘,之前你可能没见过。”

    “哦,婶婶好!萧夫子好!几位师兄好!”白富笃连忙对着众人挨个问好作揖。

    “夫子、婶婶,这是我给你们带的白玉和香港,你们快来尝尝,这可是我们家店铺的特色!”白富笃抱着装糕点的食盒献宝似的说道。

    还会看食盒里面装的是什么糕点,一共淡淡的清香就窜进了萧裴氏等人的鼻孔里,清甜的味道叫人不禁有些失神。

    终于在看那糕点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又一间房门吱呀一声打开了,原来是王里,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