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三个世界的我们 » 第四章:相思泪

第四章:相思泪

    这天早上一起来剑羽就发现外面下了很大的雪,纷纷扬扬的。

    通常天下大雪的时候都不会很冷,剑羽爸爸叫了一辆平时拉货的出租车,准备从去姨奶家。

    汽车在那可算是稀罕物,虽然剑羽觉得车费要比家里便宜的很。但是对于当地人来说,仍然是个不小的数字。他们宁肯步行几十里,也坚决不会花这种,非生活所必需的开支。

    一望无际的银装素裹,洁白,梦幻。

    成片的苍翠点缀其上,更增添了几分婀娜,绵延的曲线,像极了少女的身体,妩媚而性感。

    《挪威的森林》中的“敢死队”可以和图片上的大桥“双修通灵”,剑羽想他当时可能是没有见过这样的北国。

    风雪“泼墨”出的村落,牧官“提调”下的牛羊,一切的一切,仿佛都在倾诉着他们内心对大自然的赞美。

    虽然“叙述者”可能是无心的,但是剑羽这个外来的听众,却格外在意。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便开始喜欢上了下雪,尤其是纷纷扬扬大雪,落英缤纷,仿佛童话世界一般。

    这很可能跟他出生的时候,那三天三夜的暴风雪有着极大的关系。或许也是他的灵魂深处,潜藏着他并不知道的对“地耀星君”的感激。

    他甚至贪恋这梦永远都不要醒,一旦冰雪开始消融,他便会暗自神伤,感叹这世界无情,总是要有意的去毁灭一些本就美好的东西。

    但是等到万物复苏,空气中夹杂着青草和春泥味道的时候,就又忘了那纷纷扬扬的大雪了。

    四季各有其美,真的永远都是冰天雪地,估计那时候就该十分渴望春天的来临了。

    人总是这样,觉得好了就患得患失,审美疲劳了,就又开始渴望新鲜和刺激。

    也许只有四季这样不断变换交替,才不会让人感觉到腻烦吧。

    满天的大雪所带来的愉悦,让他突然想起这样的一段: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仰面观太虚,疑似玉龙斗。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

    剑羽最喜欢这后一句,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

    他始终觉得梅花才是真正的花中帝王,冷艳高傲,香满人间,铮铮铁骨,独霸苍穹。不过美中不足今方信,望穿了秋水,却终不见梅。

    早有村子里出来抱柴火的人,看见了远处来的汽车,便急忙跑着去姨奶家报信。因为能坐着汽车去那里的人,在那个时候也只有剑羽的爸爸。

    姨奶家是村头第一家,没有遮挡视线的东西,他远远的眼见,从房子里陆续的出来很多人。

    等他们到门口的时候,这些人的身上已经落了很多的积雪。所有人都簇拥着姨奶,姨奶满脸写满了慈祥,喜悦,和更多的期盼。

    自从剑羽奶奶去世了以后,姨奶就拿他爸爸当儿子一样关心和惦记。虽然得知他们过的挺好,但也总盼着他们能多去看看。

    后来见他们总也不来,就念叨这要自己去看看他们。

    但因为隔着算得上非常遥远的距离,她自己又上了年纪,身体也不是很好,去一趟着实费劲,所以终究也没能成为现实。

    迎接队伍里面绝大多数的人他都认识,因为压根就没见过的原因,只是对他表姑一家人不太熟悉。

    毕竟他们去剑羽家的时候还没有他,在刘小西出生二年以后剑羽才在同一张床上出生。

    纯朴,雪村,等等元素在这一瞬间,形成了一幅整体绝美的画卷。

    但在整体绝美的巨大画卷中,单个元素的作用是会被大幅度削弱的。

    然而这丝毫不影响一股莫名强大力量对剑羽的冲击,先是精神上的,而后才是视觉。

    他一眼就看见了淹没在人群中的刘小西,虽然看起来她十分陌生,但却有股非常强烈的感觉不断的在告诉剑羽,他好像等了她太久,太久了。

    总觉得在哪里见过她,但又想不起来。她就好像是剑羽的生命一样,不可分割。

    就在这一刻,她也楞在了人群之中,剑羽心中好像有千言万语,但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眼泪根本止不住,比太平洋里的海水还要多,如同断了线的珠子,毫无规律的肆意放纵着。

    在一旁的众人见状,满脸惊愕,姨奶赶紧上来哄他,并看向他爸爸,他爸嘴上对姨奶说着没事,但实际剑羽爸爸也觉得莫名其妙。

    在思索片刻之后,他爸爸忙问身旁的二表姐,说剑羽不总来乡下,加上又是过年,“怪事”比平时要多。

    是不是他一下车,“冲”到了什么东西?来的路上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变成这样了?

    剑羽的二表姑照用他爸爸安慰姨奶的办法,嘴上紧着说没事,但实际上她也没了主意。

    她想了一想说道:可能是小孩有点耍性子,一会就能好。先观察看看,实在不行一会再找个大神给看看也来得及,咱还是先进屋再说,外面雪挺大的。

    待大家进屋坐下以后,剑羽的状态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众人不停的拿来各种瓜果梨桃,可他却连看都不看,只是在那里不停的哭,哭的惊天动地。

    上年纪的老年人一般遇到这种事,总会和一些封建迷信的事联系在一起。

    按照这里的民间风俗,在过年的时候,需要专门找一个重要的位置,供上一张红纸。

    上面写着“胡黄白柳灰”大仙之位,红纸前供奉上香碗和白酒。

    等出了正月,才能撤掉。

    这是他们心中的“信仰”,他们坚信,这些所谓的“大仙”会保佑着他们,一年风调雨顺,家宅安康。

    剑羽的姨夫爷是当地为数不多,识文断字的人。

    他平时经常喜欢在人前翻翻老旧的书籍,这些所谓的老旧书籍,大多数是不同版本的黄历。再加上他有本据说是家传的残本,上面用简体字书写着“万事早知道”几个大字,成书的年代,和作者一概不知。他倒是经常在喝多的时候跟人家吹嘘,说这是明朝第一谋士刘伯温传下来的。久而久之,他就成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能人”。

    因此别人家有什么大事小情的,都会请他去帮着张罗。

    眼见着这样的场面,姨夫爷马上倒了一碗白酒,几步走到“仙位”前,嘴里振振有词的念叨了一番。

    然后将白酒洒在地上,再拜上三拜。回头对大家说:大家不用慌,等等看,管用不。

    奇怪的是还没等他话说完,倒在地上的酒,“刺啦”一声,变成一道白烟升起,便没了动静。

    姨夫爷马上说道:显灵了,显灵了,估计一会就能好。

    像这样酒变成白烟,升空而起的场面,在场好多几十岁年纪的人,也都是平生第一次见到。

    先是被惊呆,然后就开始七嘴八舌的议论。

    有说头年谁家的谁,在山上看见一只狐狸的,也有说是不是,跟谁家的谁去世了有关系?总之说什么的都有,但无论他们怎么说,剑羽的状态一点也没见好。

    就在大家都关注剑羽的时候,剑羽大表姑突然嚷道:你跟着凑什么热闹?本来你小弟这样你大舅就够着急的了,好好的起什么哄,你跟着哭什么?

    听见大姑的声音,众人的目光也被她吸引了过去。一看坐在角落里的刘小西,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开始哭个不止,像有一万分的委屈似的。

    虽然没有剑羽的声音大,但似乎并不比他好到哪去。

    大姑嚷了几声,也不见她回应,推她几下她也不动。

    姨奶彻底承受不住了,赶紧对二表姑说道:快去你韩婶家走一趟,让他俩都来,大过年的给双份!

    二姑鞋都顾不上穿好,连跑带颠的,朝村子里一路小跑的去请人了。

    大概半个小时左右,一对老夫妻跟着二姑迈着阔步,十分镇定的走了进来。

    这正是他们口中的“高人”。

    爸爸因为自幼在这边长大,姨奶家自然是总去的,所以对他们都很熟悉。

    一看他们进来,赶紧上前打招呼。毕竟正值过年,照理应该合家团聚的时候。外面又是天寒地冻的,把人折腾来,总要客套上几句。

    韩大婶一看就是久与人打交道,说话客套体面。主动上前拉着爸爸的手说:大侄子你放一百个心,只要孩子得的是“虚病”,就没有我老韩婆子整不了的。

    要是小神不管用,就算太上老君,齐天大圣我都能给你搬来。你也知道,我是七仙女下凡,谁不得我给我爹玉皇大帝点面子。

    但是丑话咱也得先讲说在前面了,要是“实病”呢,那是孩子的命数。

    这也不归人家天庭管啊,那都属于人间的小破事,就是我爹亲临,他老人家也抹不开张嘴是不?

    你地位在高,也不能中央领导管村长的事,那你以后让人家村长还怎么开展工作了是不?所以如果要是这样,你就赶紧送医院,咱也别给耽误了,对不?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县官不如现管啊!

    剑羽爸爸此时已经完全没有耐心听她在那吹牛胡扯了,心里想着要带他赶紧去医院。

    但是人毕竟是姨奶请来的,也不好直接撅了人家的面子,这不相当于是砸人家饭碗吗?传出去不好听。

    再说:剑羽这不疼不痒的,除了精神病院,也没有治哭病的地方啊,还是先等她折腾完再说,不管好坏,就赶紧带他去当地县里的医院看看。

    之所以爸爸会做这样的决定,和一件三十多年发生的事有着极大的关系。

    那时的剑羽爸爸和他现在的年纪差不多。

    姨奶家的豆种被雨水给泡了,全部发了霉,不能再播种了。但是播种是要将就时令的,一旦错过了,就算你种了合适的豆种,它也不会生长了。

    所以姨奶急需一些好的豆种播种,剑羽的奶奶就让他爸赶紧给姨奶家送一些过去。

    因为当天有些其它的事给耽误了,所以等他到姨奶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下来。爸爸心想天黑了也不要紧,正好在姨奶家住一晚,姨奶肯定会给爸爸弄好吃的东西。

    爸爸骑着二八型号的旧式自行车,刚来到村口的时候,就发现有个老太太在村头的山根下烧东西。

    爸爸仔细一看,认识这个老太太,于是爸爸便很有礼貌的和她打了几次招呼,但就是不见老太太回应。平日里她和爸爸很熟悉,又是个很爱讲话的人,今天怎么像听不见似的,完全没有反应。

    爸爸心里正觉得奇怪,无意中看到她烧的东西就更显得奇怪了。

    那些都是日常用的衣服和被褥,而且还没到旧得不能再用的地步。

    那个时候经济本来就落后,即便是旧的东西,也会东改西改的重新利用,肯定没有这么轻易就烧了的道理。

    满是疑问的爸爸只好继续朝村子里走,因为这些疑问的缘故,不自觉的朝她家的方向看了两眼。

    不看不要紧,眼望着灯火通明的院子,到处都是“白事”迹象。

    爸爸彻底慌了神,赶紧加快车速跑向姨奶家。

    见了姨奶爸爸便对姨奶说了这事,姨奶十分肯定的说道:这根本不可能,那老太太都没三天了,明天一早就要“出殡”了,你怎么可能看见她。

    再说了,她是正常有病故去的,家里儿女生活也都还算顺心,没什么可放不下的,怎么会就变成“鬼”了呢!

    爸爸也解释不了,但是他很确定,那分明就是一个人,还有清晰的火光。

    想到这无论如何他是不敢连夜回家了,只好在姨奶家留宿。姨奶果真没有让爸爸失望,晚上特意给爸爸炖了一只大公鸡。

    一有这美味,爸爸便不在乎刚才发生的事了,连着吃了三顿鸡肉,第二天一早便早早回家。

    在路过昨天他看见那个“老太太”的地方,爸爸还是不死心的远远的就开始打量那地上是否有什么燃烧过的痕迹。

    残留的布料不出意外的还在原地,而且边缘发黑,明显有燃烧过的痕迹。

    爸爸赶紧加快速度,飞了一样的离开那里,而且虽然是大白天,他总感觉后面有什么东西在跟着自己。

    到家以后,爸爸便和剑羽奶奶说起了这事,奶奶一听,虽然半信半疑,但是也觉得脊背发凉。

    幸好那个时候,他们家住的地方有个邻居,在方圆百里十分有威望,是出了名的“常仙”。

    于是奶奶赶紧带着爸爸来到这个邻居家,并把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她。

    这个“常仙”一听,随口说道:活人见鬼,不死也脱层皮。这事非同小可,你先按我说的办法试试,如果没事最好,如果有事,我再想别的办法。

    剑羽奶奶按他说的,买了些纸钱,在特定的位置烧了,这就叫所谓的“送神”

    心中十分忐忑的奶奶,虽然按照“常仙”的“指点”把“法事”给做了,但是就在当天晚上爸爸便开始发烧,而且体温非常高。

    奶奶无奈只好求助村里的赤脚医生,赤脚医生也从来没见过这么高的温度,建议先能用抗生素配合退烧药治疗。

    另外的一个号称世代中医的传人也闻讯赶到,把完脉之后说是“邪侵肺卫之证”给爸爸开了一个方子,让奶奶去他家里,照方抓药。温水煎服,一日两次。

    虽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爸爸的病情就是不见好转。

    持续的高烧,让他食欲也变得越来越差,吃的越来越少。

    到了后来,只能喝点水,来维持生命。

    奶奶又咨询了三路“大神”,西医说只怕是得了什么怪病,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中医说要是还能吃饭就好办,现在什么东西也吃不了,他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只有这“常仙”对奶奶说,她问过大仙了,说准保爸爸没事,等爸爸身上彻底蜕了一层皮,病自然就好了。

    本来就茫然的奶奶,听了三路“大神”的指点,心中更没有了主意。

    不过好在这“常仙”给出的是相对积极的结果,多少算是绝望中的唯一希望。

    事情说来也巧,自从那“常仙”说完这话开始,爸爸的手便开始率先破皮,位置不断的扩大,后来整个身上完全没有一个被遗漏的地方。

    直到舌头上再次长出了新肉,爸爸的精神头要比之前好了许多。

    温度也逐渐的下降,饮食也照先前好了许多。

    前前后后,大概经历小半年的时间,爸爸竟然奇迹般的痊愈了。

    病成那个样子,能自己痊愈,奶奶和爸爸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的。

    但是这三位“大神”又都各执一词,很难确定,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救命恩人。

    直到当地的卫生组织带着“专家组”挨村的宣传,当地正在流行“猩红热”的疫情,根据专家门的描述,奶奶猜测,爸爸很可能患上的是猩红热。

    而他所见到的“老太太”也可能是染病之后出现的幻觉。

    那位中医大夫也被“专家组”邀请,加入了医疗队。

    这样一来,这事似乎也有了个答案,那就是真正治好爸爸的实际上中医大夫的功劳。

    但是作为爸爸来讲,亲眼所见的事实,和那位“常仙”的精准预测,一直都是他所解释不了的。

    所以爸爸一直以来,对待这种事情的态度就是半信半疑,根本无法做出一个准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