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天上听来的故事 » 第六十三章 地府无鬼却有情

第六十三章 地府无鬼却有情

    江离看着那几个不同人种的小孩,友好地挥了挥手。

    孩子们叽叽咕咕笑着往后躲。

    纳塔看了看江离,用火星语说:“你们好,孩子们!”

    几个小孩面面相觑,表示听不懂。

    江离看了看一个五官最像黄种人的小男孩,用中文说:“嗨,你们好,我是中国人,你们听得懂我的话吗?”

    小男孩愣了一下,旋即笑了:“姐姐好,我也是中国人!”

    “真的呀?”江离开心地大叫,情不自禁上前一步,蹲下来,张开手臂,“我叫江离,很高兴认识你,我们拥抱一下好吗?”

    小男孩看了看同伴,笑着走到江离跟前。

    江离抱了抱孩子,问:“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徐念祖。”

    “念祖你好,很高兴认识你!”江离握住念祖的小手说,“这个大哥哥叫纳塔,你也介绍一下你的小伙伴好吗?”

    “嗯,”念祖笑着点点头,用中文说:“这是卡贝拉,这是玛丽,这是李斯特,这是徐思佳,我妹妹。”

    “嗨,卡贝拉、玛丽、李斯特、思佳,我没记错吧?”

    “没有!”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

    这下轮到江离惊奇了:“你们都会说中文?”

    “嗯!”几个孩子笑着点点头。

    “可是你们看着并不都是中国人呀?”江离打破砂锅问到底了。

    念祖说:“在地心世界,我们的通用语言就是中文,我们每个人都会这两种语言,家乡话和中文。”

    “你们太厉害了!”江离由衷地表扬道,“念祖,我们是无意中来到你们的世界的,能不能带我们参观一下?最好找到你们的爸爸妈妈,我们需要他们的帮助!”

    “好的,你们跟我来吧!”

    念祖说完领着小伙伴们在前面带路,江离示意纳塔跟着一起走。

    走了不远,就是一条窄窄的街道,街道两边是风格迥异的房子。江离跟林美美游历过欧洲,所以对这些建筑都有所了解。江离发现这些建筑中有徽派的粉墙黛瓦马头墙,有哥特式的尖顶、拱门,有地中海式的闲适与浪漫,还有崇尚冲突之美的法式建筑等等,因此江离断定,他们来到了一个地下联合国世界,只是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会来到地下。

    念祖领着江离和纳塔在一所徽派大宅面前停了下来,江离看见门楣上挂着一块匾,上书“徐府”两个大字,很漂亮的隶书,笔锋遒劲,一看就不是常人的手笔。

    “爸爸,妈妈,来客人了!”思佳一进大门就大声嚷嚷。

    一对身形健硕的夫妇出现在门廊下,男的络腮胡,浓眉大眼,目光炯炯,一身月白色中式便装;女的挽了个发髻,眉清目秀,眼神凌厉,也是月白色中式便装。不同的只是两个人的盘扣不同,男的是一字扣,女的是琵琶扣。

    江离微笑颔首:“徐先生,徐太太,你们好,我叫江离,来自中国上海!”

    “上海?”徐先生看看徐太太,两个人都满脸狐疑。

    “上海是中国内地最繁华的三座大都市之一,”江离看出了两个人的心思,“我母亲是扬州的,扬州古代也叫江都、广陵。”

    徐氏夫妇这才露出笑意:“江都啊,我们知道,杨广就死在江都。”

    江离心里一激灵,心想,难道这些人隋朝就已经来到地心了?难道他们长生不老吗?

    这下轮到江离满腹狐疑了。

    徐氏夫妇将江离和纳塔迎进室内,夫妇俩在正中坐定,示意江离和纳塔坐在两边的客座上。

    “江小姐,不知地面上现在是什么年代了?”徐先生问道。

    江离正要回答,念祖和思佳一人捧着一杯茶出来了。

    “江小姐,纳先生,请用茶。”徐夫人客气地说。

    “地心还能种茶叶吗?”江离很惊奇。

    “当然不能,”徐先生笑着说,“茶叶需要阳光,地心没有阳光,所以种不出茶叶。不过我们中原人士习惯了喝茶,我家祖上就开始研究,将地心的一种跟茶树很相像的植物的叶子加以炮制,终于研制成了‘思乡’”!

    “这种茶叫‘思乡’”?江离瞪大了眼睛。

    徐氏夫妇颔首微笑。

    江离突然一阵感动,她不由得想起了晴天,想起了小天小离还有母亲,思乡的情绪忽然间在心底漫延,江离的眼睛有了湿湿的感觉。

    江离深深吸了一口气,再抿了一口茶,发现一股甘咧的味道漫过舌尖,暖暖地流进胃里。

    “江小姐,怎么样?”徐先生问道。

    江离笑着点点头:“有青草的香气,入口甘咧,回味略苦,又苦中有甜,挺好喝的!”

    “江小姐看来是真懂茶!”徐先生冲江离竖了竖大拇指。

    江离笑笑,又抿了一口茶,问道:“徐先生,徐太太,刚才你们问我现在上面是什么年代了,我这么跟二位说吧,上面用公元纪年,杨广死于公园元618年,现在是公园2026年,所以距离隋朝已经一千四百多年了!如果用我们华夏纪年,今年应该是4722年。”

    “这么久了呀!”徐先生若有所思。

    徐太太碰了碰徐先生的胳膊:“想什么呢?应该也差不多了呀,你看看家谱,虽然都是单传,也写满了六十页了。”

    “哦,”江离惊奇了,“徐先生,徐太太,你们还有家谱呀?”

    “唉,也不算什么家谱。”徐先生摇摇头,叹息道,“我们住在地心,不见日月,也不知道怎么纪年,况且地下一年四季温暖如春,我们对祖先所说的四季一点概念都没有,就只有每一代人成熟了,娶妻生子了,就在祖先留下的家谱里记上名字而已。”

    “那你们是怎么来到地下的呢?”纳塔忍不住问了,“刚才念祖说你们的通用语言是中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根据祖先的记载,我们徐家曾是淮北地区的大户人家,书香门第。杨广下令修建运河,我们徐家也是积极支持的,捐出了不少银两,因为我们徐家人外面有生意,知道漕运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可是当家老爷得罪了地方官,而地方官是宇文家的乡党,所以杨广的死讯一传出,地方官就拿我们徐家开刀,妄图霸占我们的家产。可怜我们徐家上下一百几十口人死的死,关的关,流放的流放……一个姓江的义仆跟徐家的小少爷换了衣服,冒名顶替,让小少爷得以流放,逃出生天。结果小少爷出了阳关,就被人救到了地下,也就是我们的先祖。”

    “什么人救了你先祖?”江离忍不住插嘴问道。

    徐先生说:“我们至今不知道恩人是哪里的,但是肯定不是地球上的人,他们长的跟我们不一样,他们都是绿色的皮肤,皮肤的纹路像蜥蜴,眼睛是红色的,体型比我们高大许多。他们会不定期来探望我们,从他们嘴里,我们才知道我们生存的地方叫地球,知道了欧洲曾经黑死病肆虐,我们还知道地球曾经发生过核战争,在我们有史之前,地球其实就有非常发达的人类史,只可惜,战争不断,最终局面不可控,发生了核战争,人类面临灭亡……”

    “我明白了,”江离若有所思,“地球上一些所谓的未解之谜,大家都以为是外星人留下的痕迹,其实,是史前的地球发达文明毁灭后的遗迹!徐先生,您这么一说,我就更加确信了。”

    纳塔看看江离:“难道你们地球人知道些什么?”

    江离点点头:“古印度的书籍有些记载,说居住在印度恒河上游的科拉瓦人、潘达瓦人、弗里希尼人和安哈卡人有两次激烈的战争。书中对第一次战争是这样描述的:英勇的阿特瓦坦,稳坐在维马纳,(也就是一种类似飞机的飞行器)内降落在水中,发射了‘阿格尼亚’,‘阿格尼亚’在敌方上空放射出密集的光焰之箭,就像一阵暴雨,包围了敌人,威力无穷。刹那间,一个浓厚的阴影迅速在潘达瓦上空形成,上空黑了下来,黑暗中所有的罗盘都失去作用,接着开始刮起猛烈的狂风,灰尘和砂砾呼啸而起,鸟儿发疯般哀嚎……那一刻天崩地裂,地动山摇,太阳在空中摇曳,空气变的灼热,动物灼毙变形,河水沸腾,鱼虾等全部烫死。火箭爆发时声如雷鸣,把敌兵烧得如焚焦的树干。’

    通过这些描述,对比二战时期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的情景,基本可以判断这次战争动用了核武器。

    第二次战争的描写就更加确定了远古时代的那场战争是核子战争!书中是这么描写的:‘古尔卡乘着快速的维马纳,向敌方三个城市发射了一枚飞弹。这个飞弹似乎集聚了整个宇宙的力量,其亮度犹如万个太阳。瞬间烟火翻滚,像柱子一样升入天空。尸体被烧得无法辨认,毛发和指甲都脱落了,陶瓷器皿爆裂,飞翔的鸟类被高温灼焦。为了逃脱死亡,战士们跳入河流清洗自己和武器。’

    现在我们都知道,只有核爆炸才能达到这样的温度!

    人们还在德肯原始森林里发现了焦地废墟,废墟里城墙被晶化,光滑似玻璃,建筑物内的石制家具表层也被玻璃化了。除了印度以外,古巴比伦、撒哈拉沙漠、蒙古的戈壁也都发现了史前核战的废墟。废墟中的玻璃石都与今天的核试验场的玻璃石一模一样。

    这些考古发现吻合了流传的史料记载,徐先生今天一番话更是佐证了史料记载的真实性!由此说明五千多年前人类也曾发展出高度文明,甚至熟悉利用核能,却由于战争,而让当时的人类罹难!”

    纳塔长长叹了口气:“江离,看来有生命的地方真的就免不了争斗,你们地球上所发生过的事情与我们火星当年的经历何其相似!”

    徐先生也叹了口气,说:“我们这些居住在地下的地球人都是在先祖面临危险,命悬一线的时候被蜥蜴人所救,然后转入地下生活的。我们虽然人种不同,但是因为祖先都有过苦难的经历,所以繁衍到现在,大家和谐共处,倍加珍惜这个救命恩人给予我们的地心世界。”

    “你们人多吗?”江离好奇地问。

    “不多,开始就是来自大隋的十几户中国人,一户苗疆的,一户蒙古的,一户西域的,一户南岭一代的,还有11户都是中原人士。蜥蜴人教我们的祖先地心生活的技能,慢慢的十几户人家互相通婚,后代就多了起来。但是因为我们这个地下城的区域有限,我们自己就限制生育,确保每家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后来蜥蜴人又救了一些欧洲人过来,他们都是黑死病的幸存者,来的都是些少男少女,就这样,我们地心世界就真的成了一个世界王国了,有黑人有白人有黄种人,我们和平共处,文化共通,又因为我们华夏文明最是古老和优秀,慢慢的,中文就成了通用语言。”

    “真好!”江离感叹道,“徐先生,你们地心世界有国王吗?你们又是靠什么生活呢?”

    “没有,”徐先生摇摇头,“我们目前一共才有一万多人,大家分十个区域居住,每个区域自治,区域内的住户轮流主管区域事务。地下没有天灾,人们互相谦让,彼此珍惜,也就避免了人祸,所以我们不需要王。我们有先进的技术,利用光学仪器给小麦和水稻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地下水灌溉,所以食物可以自给自足。”

    江离感叹:“彼此珍惜就不会有人祸!徐先生,您说的真好,要是地面的世界也这样就好了!”

    “难道上面的世界还有黑死病或者战争吗?”

    江离摇摇头:“黑死病是几百年前的事了,现在的人们注重养生,平均年龄80岁了。但是生存环境依然不容乐观,国与国之间的明争暗斗还是时刻将人类处于危险的边缘!”

    徐先生望望夫人,两个人都摇了摇头,暗自叹息。

    江离突然想起了什么,盯着纳塔说:“坏了,我爸和海教授他们不知去哪了!”

    “你们还有同伴吗?”徐夫人问。

    江离点点头:“我们一共六个人,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来到你们世界的,到了以后我们想找出口,就兵分三路了。”

    “别担心,”徐先生说,“念祖,思佳,你们去找一下江小姐的同伴。”

    两个小家伙领命后反而进了内室。

    江离不解:“徐先生,念祖他们这是要怎么找人?”

    “哦,是这样的,我们地心有自己的交流网络,念祖他们小孩子有小孩子的交际网,他们从小就被要求参与各种事务,学会关心这个世界,关心所有人。这么多年来,你们是第一批外来客,只要他们进入自己的交际网平台,找到你们的同伴就是一句问话的事情。”

    正说着,念祖和思佳出来了。

    念祖说:“爸爸,找到客人了,他们分别去了9号和11号区域,卡贝拉和李斯特马上就带他们到我们家来。”

    “太棒了!”江离笑着说,“徐先生,看来你们这个地下世界的科技果然相当先进。”

    徐先生颔首道:“科技一词还是欧洲人带过来的,确实蜥蜴人的科技很先进,但是祖宗留有家训,说是救命恩人叮嘱的,科技只能方便生活,不可用于争斗。由于地下自然条件的多重限制,我们的生活资料使用都是循环的,地热能源被用于发电,谷物的皮用来织布做衣服,房屋都是利用地下矿藏进行处理后塑形拼装。”

    江离惊奇地打量徐家的宅邸:“我明白了,徐先生,您说的塑形在我们的世界就叫3D打印,不过你们的技术太好了,您要不说,我真看不出这宅子是打印后再拼装的!你们太厉害了!”

    “应该说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太厉害了!”徐先生笑着说。

    清江,梦园。

    郑晴天看到了海扬波的留条。他拿出手机找出了江离的号码,想了想还是没有拨出去。

    郑晴天来到江离的房间,拿起床头柜上江离的照片端详了片刻,又默默地放下了。他知道,江离身边有几个外星朋友,所以对于江离再次消失,他倒是一点不担心,但是心里总是有些隐隐的疼!

    人类是很奇怪的感情动物,而爱情就像一根扎进心里的刺,因为时间和空间的原因,刺扎的越来越深,似乎都看不见了,因此相爱的两个人看起来就疏离了。但其实,这根刺还是扎在那里,就算偶尔思绪捋过,都会刺痛自己……

    郑晴天又想起前天在梦园外面,自己临走时,江离在车外微笑着朝他挥手,温婉,礼貌,却又那么疏离!郑晴天突然明白了,江离那份疏离其实跟他一样,都是装出来的,那时那景,心痛的不仅是他,还有江离!

    想到这,郑晴天又掏出了手机,给江离发了条信息:“江离,来梦园看你们,未遇,只见留条。何时归?归来告知。”

    发完短信,郑晴天又看了眼床头柜上江离的照片,笑了笑,在心里说:“丫头,你要好好的!”

    关上院门,郑晴天拿出钥匙将门锁上。这时,手机提示音响了,郑晴天拿出手机一看,是江离的回复:暂不归,谢谢关心,勿念。

    郑晴天默默叹了口气,上车离去。

    只是郑晴天不知道,就在他的车拐出故园大门时,那辆停在大门右边的一辆黑色越野车里,两个黑人特工正在商量要不要跟踪他。

    “尤里斯,我觉得我们不需要跟踪郑晴天,因为他对于江离的情况并不知情。”霍夫曼说。

    尤里斯气哼哼地捂着受伤的胳膊:“我不这么认为,这个郑晴天是江离的前夫,我们抓了他可以逼江离现身。”

    “不行,”霍夫曼摇摇头,“上面要求我们不能打草惊蛇,这个郑在清江和上海都是知名的企业家,我们如果莫名其妙抓了他,势必会惊动中国政府。再说,我们抓江离他们也是寻求合作,如果得罪了他们,我们就无法获取他们所掌握的外星科技。尤里斯,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是你的受伤只是意外,而且伤到你的是我们自己人的子弹。”

    “知道了伙计,”尤里斯盯着车里的监测屏,“你看,郑刚才发出的信号是在地球北极上空被接收的,他又收到了从北极上空发出来的信号,难道……”

    霍夫曼点点头:“我明白了你的意思,呼叫总部,看看能不能检测到信号发出的内容。”

    尤里斯输入问询内容,点击发送。

    不一会,两条短信的中英文版就发了过来。

    霍夫曼说:“伙计,你看,‘江离,来梦园看你们,未遇,只见留条。何时归?归来告知。’说明郑对江离的事情真不知情,幸亏刚才没让你轻举妄动。”

    尤里斯撇了撇嘴:“伙计,江离说了‘暂不归,谢谢关心,勿念。’对我们还不是一点线索都没有?还不如轻举妄动呢!”

    “我有个计划,”霍夫曼说,“让总部技术中心处理一下郑的电话号码,在不妨碍他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我们用他的号码给江离发短讯,在北极附近加密监控网络,最后确认江离等人所在的坐标,一举擒获。”

    “北极哎,伙计!”尤里斯挑了挑眉毛,“难道你觉得江离他们此刻在跟北极熊一起捕鱼?”

    “What?”霍夫曼不解。

    “我觉得信号监测有问题,江离他们又不是因纽特人,北冰洋不适合他们生存。我认为信号被外星人做了手脚,他们是故意在误导我们。”

    霍夫曼被尤里斯这么一说,也没有先前那么自信了。

    “霍夫曼,我们还是将我们的分析如实上报,看上级怎么指示吧。”

    “OK。”霍夫曼点点头。

    是夜,3个黑影潜入梦园,轻手轻脚打开大门,将梦园里的每个角落都安装了量子监控器。

    梦园前面的一栋园子里,两个外籍新租户正在屏幕上监控着梦园里的一举一动——他们正是尤里斯和霍夫曼。

    梦园里的三个人很快就完成了工作,冲着摄像头做出OK的手势,霍夫曼说:“完工就撤。”

    尤里斯端来两杯咖啡,递给霍夫曼一杯。

    “谢谢,伙计!”霍夫曼接过咖啡抿了一口,“不错嘛,国内带过来的?”

    尤里斯点点头:“对,巴西的咖啡豆。”

    霍夫曼揉了揉眼睛说:“刚才还想睡觉的,现在都不想睡了。不过,伙计,我还是不太赞同上面的指令,我认为守株待兔虽然可能会有结果,但是时间会很长。”

    尤里斯耸耸肩,揶揄道:“你说的有道理,要不明天你飞北极?哈哈哈……”

    霍夫曼佯作生气地冲尤里斯挥了挥拳头,用一副无奈的语气说:“我去休息会,你值班。”

    “好咧,我先问候一下江离,看她休息了没有。”尤里斯一边说,一边复制了已经编好的问候短信,粘贴到发送对话框里,点击发送。

    很快,信号追踪结果出来,信号还是在北极上空被接收。

    尤里斯鄙夷地笑笑,自言自语说:“外星人也不见得多聪明,都不知道变换个方位。”

    但是尤里斯万万想不到,北冰洋那个巨大的水洞是到地心世界的入口,此刻的江离正在徐家的客房里休息,经历了惊险的逃亡,江离身心俱疲,已经进入深度睡眠,根本没看到尤里斯冒充郑晴天发来的问候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