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刘邦项羽 » 郡县制

郡县制

    秦始皇的车继续前行,顺便找一找传说中的“不死仙药”传说不死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秦始皇帝深知自己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如能能够寻找到不死仙药,就可以长生不老,但心中转念一想,传说毕竟只是传说,万一找不到,其实对我也没有太大损失,人力物力浪费地也比较少,天下尽在我手掌,何况这点人力物力财力。

    秦始皇心中暗想:“我做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是从来没有人能做到的业绩,我一定要登上最高的泰山,俯瞰世界,在最顶峰刻上石碑,让全世界人看到我的功绩!

    至于天下如何如管理,早在几年前就有定论。

    几年以前,秦始皇称自己为皇帝,但有一事,秦始皇也不知该怎么办?

    秦始皇宫殿,秦皇宫殿直立而高耸,插入云霄,仿似着宫殿的主人遮天蔽日,殿内,秦始皇正与群臣讨论巩固加强秦帝国

    丞相王绾认为:“我们应该学习周代,继承周代的分封制,分封天下,安定天下。自古认为,不论是三皇或是五帝,都采取分封制安定天下,为什么分封制能存活那么久,必定有它的生命力,难道我们要放弃有生命力的分封制,去追寻没有实践过的郡县制吗?难道我们要摒弃祖宗传给我们的分封制吗?去追寻想象的郡县制吗?万一失败了,谁能负这个责任?

    众人哑口无言,面面相窥,但也深知,分封制对于自己的子弟是有非常大地好处,所以大家也都认同封分制。

    人群之中有为异声讲道:“大家可以想想,周为什么灭亡?就是因为周代后期的诸侯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争夺,相互斗争,为了利益可以不听周王的君令,一个大的家族,族长死了,指望家中后代团结一致那是不现实的,结果必定是失败的”

    这位讲话的就是闻名天下的人物,法家学派集大成者:李斯!

    王绾看着是李斯,立刻辩驳道:“按照李斯所讲,大家族的族长死亡了,他的家族必定四分五裂,那万一郡县制的族长死亡了,这个制度不也是走向灭亡吗?陛下,臣以为,分封天下可以加强皇上您对天下的统治,您的号令一出,谁敢不从,谁敢不服,这样您的势力就会不断扩大,统治效果就会不断加强,这样成功的分封制,为什么咱们要不用”

    李斯也毫不客气道“分封制是前人的,是祖宗传的这没错,现在确实是失败了,如果分封制有用陛下为什么能够一统四海?现在看到陛下一统四海,周人的子弟,周人的功臣现在在哪里?分封制的缺点明确地暴露出来,即使是骨肉至亲,在利益面前也会刀兵相见”

    仆射淳于越立刻驳斥道:“商王,周王的天下为什么能延续上千年?就是因为他分封子弟,分封功臣,与天下共利,诸王子弟必定感恩戴德,替陛下镇守四方”

    李斯毫不犹豫地回复:“分封子弟?子弟若各自独立向现在一样,你怎么管理?郡县制的好处不是用亲近之人管理,而是用贤人管治天下,贤人必定胜过亲近之人,这样即使千百年后,贤人仍在,帝国就可安定永远”

    王绾:“郡县制从来没有实施过,肯定不行,依靠贤人,贤人造反,怎么办?贤人造反我们又该如何防范?大风一起,尘土飞扬,万马奔腾,势不可挡,陛下千万不要只看到利而未看到弊。”

    “哼,难道分封制王侯就不造反了吗?不造反战国七雄怎么产的?还不是因为造反不听周王军令,郡县制下设有乡,乡下有亭,十里一亭,只要有异心,均可及时发现至于王绾大人想象的那些事情是绝对不会出现”李斯一针一句的回击道

    王绾:“李斯你....”

    秦始皇看见局势,当即打断:“朕仔细听到诸位激烈的讨论,我倍感欣慰,因为大家都是为国家事为天下事,而没有任何私心,这说明大家确实在认真严肃的讨论工作,郡县制度是有郡县制的好,分封制有分封制的秒,那我们该如何取舍?我想请诸位想一个基本事实?我们是不是在分封制下取得的天下?事情证明分封制是有它大的不足、大地缺陷的,这个缺陷也证实分封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刚刚咱们有些人说什么祖宗之规不可违,有没有道理?有道理,但如果祖宗是错误的,我们要不要违背?是一定要的,为什么?因为祖宗死了,我们还要继续前进。有的人讲郡县制下怕贤人造反,你怕什么,咱们秦帝国雄兵百万,虎狼之师征服天下,文臣武将数不胜数,沃野千里储粮丰富,你还怕什么,当我们克服“怕”字冷静想一想,实行郡县制,一位县长,一位亭长,想要推翻咱们,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这就是天方夜谭”

    秦始皇坚定地站在众人面前,挥动巨大的手掌,仿似要扫除一切障碍,众人望向如此坚定的秦始皇帝气魄如此强大的始皇帝,没有人敢说话,喧闹的大殿顿时静了下来,气氛安静道极点,众人望向秦始皇,等待他的决定。

    秦始皇帝看向安静的众人道:“我命令,全天下实行郡县制”

    群臣听闻命令皆跪:“诺”

    沛县县城,县长李县令与萧何曹参在一起商量着,李县令道:“尽天下已定,秦始皇帝废除分封制,改为郡县制。今日令二位前来,是想商量一件事,乡一职级安排好了,但是亭长一职位还没有安排?请教二位,谁来做亭长合适?尤其是离咱们最近的泗水亭长”

    萧何道:“其他亭长好安排,这泗水亭靠近县城,名流豪杰关系复杂,万一处理不好,都是麻烦,非得要找一个可靠的人”

    曹参:“萧大人,您心中肯定有打算,您看谁能胜任这泗水亭长”

    李县令接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曹参你素来办事灵活,有勇有谋,给我当个泗水亭亭长把”

    萧何听闻李县令的话:“县令大人,万万不可,曹参做狱掾管理犯人可以,单做亭长不合适,管理犯人不听话抽鞭子打棍子,管理老百姓不听话可不能抽鞭子打棍子,泗水亭长必须结交众多朋友,宽厚待人,容忍各方,这样百姓才会服气”

    李县令眉头紧皱:“那谁能胜任泗水亭长呢?”

    萧何笑着回答:“我知一人能够胜任,此人侠肝义胆,颇具游侠风范,年轻时为见贤人曾经徒步三十里地苦苦追寻,更难得可贵,此人宽厚大度,相信做泗水亭长,能包容百姓造福一方”

    曹参也笑道:“萧大人推荐的人我也认识,颇具游侠风范,侠肝义胆,爱打抱不平的人只有一人”

    李县令疑惑的问道:“你俩说的是谁啊?”

    “刘季”二人同声回答道

    “刘季,我怎么没有听说过此人,”县令一脸疑惑

    曹参哈哈大笑:“刘季此人,出生布衣,性格敢于出头,行侠仗义,不拘小节,并且心胸宽广,咱们县里很多名流之士与之交往,不结交刘季那算什么人物算什么名流”

    李县令听闻大惊内心有些不悦:不结交刘季就算不上人物,那不结交我“李有才”算什么,我堂堂县令竟比不上没有官职的人?虽然李县令心中嫉妒,但是有城府表面还是笑呵呵道:“既然二位都认为泗水亭长职位此人能够担当,反正官也不大,那就试试,我倒要这个小小的泗水亭亭长能掀起什么风浪,

    泗水亭亭长就交给他:刘季”

    刘季当上了泗水亭长,小小的泗水亭亭长究竟能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掀起多大多高多广的海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