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山外风起 » 第13章-一见如故

第13章-一见如故

    莫罗一众走后,斗法也没有继续下去,众人皆知这孔公鉴修为精深,再加上他适才击退莫罗,为众人找回了场子,纷纷上前与其见礼。天师张宇初也是上前表示欢迎。

    “孔兄好久不见,修为有精进了许多。”

    孔公鉴见到了李修远也是十分高兴,连道李兄,又像众人说明自己是去拜访南方孔氏族人,欲有南北和一之意,这才来晚了一些。李修远又于他介绍了陈理于彦昭和苏蕊,孔公鉴也是一一见礼。

    苏蕊自同李修远离开洞天后,便很少回去了,一直陪在李修远身边。她修为尚浅,因为她在外界需要不断消耗法力,有时法力消耗的多了,感到到疲惫,李修远便会亲自送她回洞天陪着她,待她法力恢复想出去便再一起出去。

    真武大会过后,众人都散了回去,期间休一天,而后便是论道大会,这论道大会其实说白了便是抬杠大会,给出一个观点,另一个人反驳,谁哑口无言便是输了,这反驳论点等都是要引经据典,与修行有关。自是不能像那泼妇骂街一般。

    待众人回到房中,李修远又带着苏蕊前来拜访孔公鉴,三人交谈正欢,孔凌站在他们旁边收拾着什么。

    却忽的听到一声尖叫,只见孔凌坐倒在地上,身子颤抖,身下已是被鲜血染红,面色苍白看着孔公鉴。“公子,我是不是要死了?”带着哭声问到。

    孔公鉴只道是那莫罗暗中算计,气的发抖,忙问“感觉是哪里受伤。”又赶紧运转神识查看。

    李修远也是心中一惊,暗道这莫罗莫不是还不死心暗中下手,急忙也是运转神识查看,神识刚一触碰孔凌身子,似是想到了什么,便立刻收回,面色尴尬。

    孔凌带着哭腔,“我不知道,只是这几日肚子疼了些,也没甚在意,公子我是不是要死了。”说完泪水已是流了下来,看起来可怜兮兮,我见犹怜。

    孔公鉴神识查看了下,也是面色尴尬,片刻后他神色又恢复了平常,坐在椅子上,抬头看着房顶,楞楞发呆,过了片刻慢慢道,“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苏蕊本就心有疑惑,听得此话,便已经是心中了然。

    这木兰辞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所作,何人所作已不可考,隋唐时已是人尽皆知。那个时代经历了民族大融合,民风彪悍洒脱,包罗万象。又出现了北魏孝文帝的养母冯太后,太宗皇帝之妻的长孙皇后,风尘三侠,那时的官员可以说是个个怕老婆,去个春香院都要瞻前顾后,绞尽脑汁。到开元前更是出现了武则天、上官婉儿、韦后、太平公主等等奇女子。那时女子地位也相对较高,在洞天中自也是记有这诗的。她以女子之身成洞天主事,也是这洞天还保有隋唐遗风。

    她起身过去扶起倒地的孔凌,搀着出了厅房往卧室走去。“孔兄莫非一直不知那孔凌是个女子?”李修远奇道。

    孔公鉴这才回过神来,“七八年前我救她时,只道她是个男子,府里下人这都这么认为。这么些年过来,我俩虽出游时常常同榻而眠,衣衫却不会脱掉。这两年发觉孔凌越发水灵迷人,我还只道是我的问题,和她相处久了,我又从未接触女子,对她有了感情,隋唐时男风也算是风雅之好,我也没甚在意,想着日后他娶妻生子出了孔家,这段情谊也算是断了。哪里晓得他竟是女子。莫说是我,府中众人也是没有发现。”叹气连连,这叹气中又有着惊喜。

    李修远也是啧啧称奇,还能这么玩儿?

    苏蕊将孔凌扶入卧房中,边脱她衣衫边给她解释,孔凌进房后听苏蕊解释,羞得满脸通红。待洗漱干净换了女子衣衫,死活不肯出去,安慰了好一会儿才又出来进入厅房。

    孔公鉴看着女子衣衫的孔凌,脸上呵呵傻笑,也不知他在想着什么,孔凌被看得满脸通红,神态扭捏。

    她本也以为自己是男子,只道自己身体与别的男子不同,有些自卑,便从未当着旁人脱过衣衫。这几年她年纪大了,听府中人说,也要准备给他找个婆姨,而后便离开孔家了。她于孔公鉴相处的时间久了,很是依赖孔公鉴,心中也是时常郁郁。此时才知自己为女子,心中也是又羞又喜,

    “你即是女子,日后嫁人用孔家姓氏多有不妥,听你说过本家姓胡,便复还本姓吧。”见孔凌眼泪汪汪,知她心意。又道,“你我朝夕相处,感情日深,回去我便向父亲说明,求他让你嫁与我孔家。你若是有所顾虑,此事也可作罢,日后你看上哪家小子,我给你做主,他不敢不依。”

    孔凌面色转喜,害羞至极,声音怯怯道“都依公子的,日后我便叫胡凌了吧。”

    次日,众人聚与万法坛,坐而论道,那莫罗本欲在场上论个高下,谁知论题一出他就蒙了,论题为“子为”,这“子为”为何?想了半晌才有所记忆,应是出自“子欲为事,先为人圣,德才兼备,以德为首,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刚想上去论一论,才发现诸人已是争的面红耳赤,听他们之乎者也,他竟是插不上话,只得愣愣的看着发呆。

    又过一会儿,议论的人渐渐少了。

    此刻场中还有二人在辩论,孔公鉴乃圣人嫡传,自是博学多才,围绕才德与修行之说,滔滔不绝,思维清晰。那燕王府世子虽未习过功法,对经意与修行之道居然也颇为了解,与孔公鉴论道丝毫不落下风。

    他二人越说越激烈,可渐渐的众人发现,他二人论道竟是隐隐有大道万法归一之向,已不再是反驳对方,成了真正的坐而相论,彼此观点互补。

    这二人就在这万法坛聊了起来,交谈甚欢,旁诺无人。众人都有些没反应过来。这俩人,,,似乎,,,在聊天?

    孔公鉴也是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与朱高炽这么聊得来,两人就仿佛本为一人一般,兴趣爱好,天南地北,古往今来,每个话题都说中自己最想说的方面,思想一致,理论统一。朱高炽也是兴奋异常,他的两个弟弟都是自小习武而极少读书,与自己话题甚少,此番交谈真若是“恨相见晚倾盖如故深情厚谊生死不渝万古长青。”

    “不如,你我二人在此结拜为兄弟,但求荣辱与共,生死相依。”

    “好哇,孔兄真是说到我心坎儿里了。”朱高炽兴奋到。

    这俩个身份极高之人,竟然都不在意这结拜治理,对着远方便拜,而后论了论年纪,朱高炽比孔公鉴大三岁。

    二人携手站起,才发现,天色已晚,众人也已散尽,对视一眼,都哈哈大笑出声。

    原来众人看这二人聊的火热,已经是没有了其他人插嘴的余地,这二人完全沉溺其中不理其他,主办此事的天师府也是有点尴尬,想上去劝劝,但一方面孔公鉴为与自己齐名的圣公府世子,修为又极高,还解决了莫罗这麻烦之人。另一方面这朱高炽乃是燕王长子,燕王势力遍及天下。故而没有去打扰他们,众人便悄悄的散了。

    至于莫罗,早趁众人不注意悄悄溜了。“中土人,就是虚伪。”他暗自呢喃。

    “公子,该回去歇息了。”一个怯生生的声音道。正是胡凌,她在此地等得久了,见二人起身大笑后,又欲坐下接着聊,过去小声提醒道。

    孔公鉴看了她一眼,又对朱高炽到,“大哥,这位乃是我未过门的妻子,胡凌胡氏,她自7岁时便伴我左右,我与府中之人一直道她是男子,一起相处七年,对她感情日深,每每郁结此事,直到昨日才知她竟是女子。大哥你说是不是心想事成,我还道是谁带来的福气,原来是大哥啊,哎呀,此番可是要感谢大哥。”

    “哎?贤弟可是说笑了,我哪有这番本事,此番前来,我也只是伴着那姚先生来此,只为见识见识,没想到遇到了贤弟这般温文尔雅之人。”

    “大哥!”“贤弟!”

    “凌儿你今晚莫要与我同睡了,我要与大哥连床夜话,畅谈至天明时分。”孔公鉴顺口道,以前也都是胡凌与他同房而睡,若是床不够了便一人睡床头,一人睡床尾。

    “公子莫要说笑了,我是女子,以后不可与公子同房而眠了。”

    孔公鉴这才反应过来,于朱高炽对望一眼,又是哈哈大笑起来。

    二人回房洗漱后,又躺在床上闲聊起来,不知不觉间,已经是天色大亮,二人也不甚在意,起床吃了些早点,才相携回房休息。

    李修远房中,他搂着苏蕊,二人坐在踏上。

    “有件事情,我还是要与夫人说的。”李修远道。

    “嗯,李郎你说便是。”

    “我十七岁时,曾与一女子相恋,而后世事无常,那女子远嫁蜀中,此事已成心魔,若不去蜀中一见,恐此生无法突破。我也只是去看望一番,接去心中魔障,你便放心,我是不会去做其他狗屁倒灶的事情的。”李修远斟酌着说。

    苏蕊心脉一疼,忙压下心中情绪,怕李郎看出异常,“我信得过李郎,陈年旧忆而已,李郎想去,我自是相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