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山外风起 » 第46章-起兵出征

第46章-起兵出征

    “哦?看来这仙法非同凡响了,哈哈,既然随军,那边来看看舆图吧。”

    桌上摆着舆图,道衍为他讲解着行军和斥候侦察路线。

    “我们准备何时出发?”

    马三保道:“圣上已经下令三月出征,还有七天便是三月了。”

    李修远看着门外飞雪:“本应是一路烟霞,莺飞草长的季节,怎么北平还下着如此大雪。”

    道衍沉默了一会儿道:“圣上起势时便常有如此天象,近来坊间传说是太孙失德,天人感应,老天降下惩罚。”

    道衍说罢,看着李修远的反应。

    这话李修远自然是不相信的,他心中有些惊诧,难道梦中李芸晴所说是真的,燕王果真起兵谋反还成功了?这时又有些后悔相处这么多天没有将详细情况问个清楚。

    他没有搭这个茬,而是道:“这雪中出征知怕不易。”

    马三保道:“修远这事倒是可以放心,燕王殿下已经全军备好了冬天的战甲,这么多年与鞑子打仗,也是有了些经验,雪中出征也是常有的事情,那漠北荒原也经常有风雪天气”

    与道衍和马三保交流沟通一番,李修远便回去准备出征事宜了,问及其他人,苏蕊妞妞还有两个小狐狸,他们都愿意同往出征。

    李修远也没有太过担心,一来此次出征有姚道衍这个八境修士随行,二来众人也都是修行之人,最弱的自己两个弟子也已经突破至三境化神境,路上虽辛苦些,对他们来说也不算什么。

    一转眼七天过去,这几日李修远每日都与姚道衍马三保一起商讨行军事宜,有时燕王也会亲来参与。

    到了出征的时间,燕王十数万大军整军待发,天上还飘着稀疏的雪花。

    燕王一声令下全军出发,李修远站在山头看着下方如长龙一般的队伍,思索着此次出兵事宜。

    苏蕊来到她身边道:“想什么呢修远?”

    李修远道:“陛下年岁已大,天下已经休养生息多年,以往出征都是燕王等人申报朝廷,此次确是陛下亲自下旨。”

    “你怎么看待此事?”

    李修远想了想道:“我为官多年,朝中事物有些了解,怕是之前陛下杀掉的武将太多,担心自己走后没有可领军之将,这应该实在考验燕王。”

    苏蕊道:“有些道理,自太子死后虽然陛下有所收敛,但是为了太孙能顺利登基,只要是对太孙有所威胁之人,他应该都杀了个干净,有此担心也是正常,只是陛下还是不够了解自己的各个儿子呀。”

    李修远看了看苏蕊,这苏蕊与他讨论起国家大事,有些像那李芸晴的腔调语气,不禁有些失神。

    “你笑什么?”

    苏蕊看着李修远在哪傻笑,怼了他一拳。

    “梦中我也见到了夫人与我如此谈话。”

    苏蕊白了李修远一眼:“梦中你若说是见到了山姑娘我倒是相信的。”

    大雪之中,行军不是很快,用了七天时间才到达大宁境内。

    大宁地缘广阔,多是荒漠。离宁王的封地宁国也不是很远,时常有蒙古旧部出没。

    大帐内。

    朱棣看着面前舆图:“还是老样子吧,派出百骑斥候侦查,这些个蒙古残部,一个个分开各处,真是旁人头疼。”

    姚道衍感叹道:“谁能想到这曾经纵横天下势不可挡的蒙古骑兵,如今已经变成了一群流寇般的样子。

    我们先出起兵侦查,只是确定位置后,是否还要等待宁王的人马。”

    朱棣道:“为了这些残部也不必等宁王了,这也不是什么大仗。”

    李修远有些担心道:“前些日子莫罗在这这次出没,勾结蒙古各部,这次恐怕有些变数。”

    朱棣沉吟了一下:“道衍先生怎么看?”

    姚道衍道:“陛下只是下令燕王出征,若是等待宁王备齐兵马,估计要等上月余,宁王毕竟没有接到陛下旨意,若是在此地停留月余,恐不好交代。

    不如我们先领部分人马出征,派人时刻通知宁王进展,相互照应,以备意外发生。”

    姚道衍有些不放心道:“这次殿下还是在后方调度吧。”

    朱棣道:“嗯,就按道衍先生说的去办,不过这军我肯定是要亲率的。”

    道衍摇了摇头,知劝不动朱棣,也没有多说什么。

    百名骑兵斥候从大宁出发,飞驰向大漠,李修远有些不放心,派李雨也去骑马查看。

    李雨骑马一路飞出,他自是比其他的斥候跑的快些。

    大雪之中留下一行马蹄脚印。

    李雨刚进入大漠便察觉不对,周围似乎有很多杂乱气息,让他有些心中不安。

    怕打草惊蛇,他行到一个土丘之下,将马放了,自己化为原身小心前进,走了数十里,终于发现了蒙古人聚集的部落。

    李雨想了想舆图方位,这一代应该是彻彻尔山附近,不过这部落看着也不大,不应该有让他感到不安的气息。

    李雨心中记下方位,继续前进,翻过了彻彻尔山,眼前的一幕让他愣在当场。

    数十万蒙古骑兵步兵,各个部落聚集在一起,都藏在这彻彻尔山之后,人群黑压压一大片一眼望不到头。

    这时一个燕王的斥候骑兵也到了山上,他只是刚刚一露头,便有数枝羽箭飞来将他射杀。

    小狐狸看着漫山遍野的人群,数十万蒙古骑兵最前方有一个喇嘛,他似有所觉的望向李雨所在的地方。

    李雨吓得浑身发抖,转身就跑,刚跑出两步便有两块巨石向他砸下。

    这小狐狸倒也是体力灵活,左突右撞的闪开巨石,眼看就要逃走,脚下泥土翻滚,将它活埋在了地下。

    那喇嘛骑马走了过来,正是前些日子时常在北平出没的莫罗。

    这段时间他倒也是辛苦,各处奔走联合蒙古诸部,聚集了数十万大军。

    准备一举击败燕王军队,而后从北平入关一路南下,到时乌斯藏的危机倒也可以解除了,自己徒儿的仇也得报了。

    他骑马走到刚才埋李雨的地方:“一只小狐狸妖,也敢来侦察。”

    身后一个随从奉承道:“莫罗教主果然是明察秋毫,一只小狐妖都可以发现,不知教主方才使用了什么法术,竟然将这小狐狸杀死。”

    莫罗道:“一只小妖,那还用刻意杀死,我只是施展法术将它活埋于地下。”

    过了半晌没有听到手下说话。

    莫罗眉头一皱:“怎么?”

    那随从小声说道:“似乎···狐狸是会打洞的。”

    莫罗听罢一惊,施法炸开方才的地面。

    空空如也。

    哪还有小狐狸的影子,只是留下了一条小小的洞穴。

    “快!派人封锁方圆百里,一定要杀死这只狐妖。”

    莫罗已经是大惊失色,若是让这小妖逃了,自己这计划也就全盘失败了。

    到时大明整编军队与之对抗,自己虽是号称百万,不过也就四五十万军马,可不是明军对手。

    于是数十万蒙古兵,在此屁事儿不干,漫山遍野的寻找起一只狐狸来。

    好在偶尔又有明军骑兵侦察,被他们遇到围而杀之,现在只盼那小狐狸来不及回去送信,等明军一到,便可突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