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山外风起 » 第50章-朵颜三卫

第50章-朵颜三卫

    哈剌兀等了莫罗一夜也不见莫罗回来,无奈之下,下令全军进攻。

    这城墙前的地方也不算大,只能容下一两万军队同时进攻,也算是明军的一个好消息。

    可随着人数涌来越来越多,道衍的法阵已经困不住如此多的人,他嘴角已经溢出鲜血,那阵中景象他也是身临其境,同时感受数万人的悲欢离合。

    ···

    攻城战进入了白热化,燕王马三保等都在城墙上拼死厮杀。大战已经持续了四天,城墙下皆是尸首,已经堆到了和城墙一样高。

    天气寒冷没有腐臭的气息,但血腥气却是弥漫了整个城池,原来的一千七百人,如今只剩下了两百人。

    道衍已经七窍流血还在苦苦支撑。

    这两百人已经一天一夜没有休息,击退了蒙古人的又一轮进攻。

    朱棣看着仅剩的两百人。

    他知道。

    他们已经抵挡不住下一轮进攻了。

    朱棣将已经卷刃的刀丢下了城墙。

    而后他将身上战甲扯了下来。

    寒冷的天气已经将战甲与他身体冻在了一起,战甲扯下连着皮肉。

    扯下战甲后,朱棣松了口气。

    满是鲜血与伤痕的脸上露出笑容。

    他看着身边的将士道:“今日以后,我们再无贵贱尊卑之分,兄弟们,能与你们共赴黄泉,也算是我朱棣的平生之幸事。”

    将士们看着朱棣,都没有说话,而后一个个将战甲从身上扯下。

    他们也不想死了还穿着这沉重的东西。

    朱棣唤来一个随身侍从道:“我自幼不喜欢读书,有首词倒是记得,你悄悄溜出去,绕开蒙古军阵,将我和军士们所为启禀朝廷,说我们没有辱没了大明威严。”

    那侍从眼中含泪道:“殿下您说,我听着。”

    朱棣清了清嗓子道:“这词我改了改,你记好了

    烽火照北平,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朱棣年幼时朱元璋尝尝训斥他不学无术,只知晓的舞刀弄枪,

    ‘牙璋辞凤阙’辞别皇宫,手执兵符而去。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也合了此时的漫天飞雪中的战斗。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倒也是回复了当年的事情。

    朱棣还是有些不放心。

    “你将要禀奏的事情说一遍”

    那侍从道:“燕王殿下领万骑遇蒙古百万骑兵,死战不降,七进七出,最后仅余数人,皆是身负重伤,燕王殿下口中高唱‘烽火照北平,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冲入敌阵,没了踪影。”

    朱棣沉吟了一下,嗯,这侍从也算聪明,便吩咐他去了。

    蒙古人进攻的号角再次响起。

    城中央的道衍浑身颤抖,终于眼前一黑,昏死过去。

    大阵破了。

    两万蒙古军越来越近,此时没有了大阵阻挡,即便是之前的明军全部复活,他们也抵抗不住了。

    朱棣与一众将士现在城墙之上,慨然的看着越来越近的蒙古军阵。

    忽的。

    蒙古军后方尘土飞扬,一阵哗乱。

    数百支百人快骑小队,如利剑般,刺如了蒙古人的后方大部队,把他们撕扯的七零八落。

    已经到了城墙之下的蒙古人不得不转身抵抗忽如其来的骑兵进攻。

    这新来的骑兵行动极为迅速,穿过没有防卫的蒙古人后方军阵。

    而后掉头,继续冲杀。

    经过了四五次冲锋,蒙古大后方已乱。

    而后这些人分出了万余骑兵拦在了蒙古人与兀良哈秃城之间。

    朱棣定睛看去,赶来救援为首的正是自己的弟弟宁王朱权和儿子朱高煦,马三保也在他二人身边,还有一个小童子也骑在马上,是李修远的徒弟李雨。

    朱权在城墙下喊道:“四哥莫慌,看我把他们杀个片甲不留。”

    朱权从怀中掏出一直羽箭,点然后向天空射出,而后羽箭在空中炸开。

    后方蒙古人只觉地面震动,回头看去,却是数万战车和十数万骑兵,战车后还有数十万弓弩手步兵紧随其后。从地平线中伴着漫天飞雪而来。

    一声号响,满天的箭雨吧天空都遮住了半边。

    蒙古人见到了如此精锐的明军,哪还有斗志,想跑可是已经被包围。

    朱棣身旁的一个随侍护卫方才脱了战甲,此刻有些冷,打着寒颤走到朱棣身边:“殿下,方才那冲入蒙古军阵中的,莫非就是传说中的朵颜三卫?”

    朱棣看着下方朱权和自己儿子朱高煦意气风发,比自己年轻时还要勇武,点了点头道:“以万余人便扰的蒙古数十万大军人仰马翻,也只有朱权的朵颜三卫了。”

    两轮剑雨过后,朱权和朱高煦又带着朵颜三卫冲入蒙古军镇。

    朱权也是神武异常,竟如无双战神一般,哪里人多往哪去,有时一刀挥出前方数十个蒙古鞑子被刀锋砍刀四肢乱飞,七零八落。

    朱棣看着这一幕暗道,这十七弟从小便力大无穷,即便是自己父亲也常常夸奖,这才就番五年,便把这朵颜三卫和兵甲调教成如此,看来也非一般人。

    不过看着朱高煦也是左右冲杀,与这朱权有过之无不及,也是老怀欣慰。

    忽地朱棣觉得有些冷,才发现自己为了彰显义气,把战甲扯了开来,左右看去,城墙上诸人皆是在瑟瑟发抖,哪还有方才的就义神态。

    朱棣咳了几声,弯腰捡起自己扯下的铠甲:“你们快把衣服穿上吧,这天寒地冻的,啊,对了,快去看看道衍先生如何了,他可莫要出了什么事。”

    说着朱棣又想到了什么,高喊道:“快把我派去给我们报丧的那人追回来,这要是传出去脸就丢大了。”

    道衍醒来,看到朱棣,了解了事情经过,微微一笑,自己这一身修为是保住了,虽不能再进一层,不过以八境修为,也可以做很多事情了。

    看到了李修远徒弟李雨,询问之下才知晓。

    他那日看到了蒙古大军,知是埋伏,归途又遇到蒙古人阻隔,耽误了许多时间,带回到大营,燕王已经出发。

    李雨心知不妙,有忙是赶往宁国请求支援。

    朱高煦一直在宁国同宁王一起。

    宁王兵甲也已经准备完毕,听他如此说,也不敢耽搁,和朱高煦一起起兵前往大漠。

    大军行进途中又遇到了求援的马三保,这才一路急行赶来。

    城外大战了一天一夜,宁王朱权和燕王朱棣二十万大军大破蒙古号称的百万铁骑,俘获三十万人,更是俘获了蒙古统军大将哈剌兀,大胜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