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黎明之前 » 序章Ⅰ

序章Ⅰ

    “东格林街105号,谢谢!”我按照笔记本上的地址,向出租车司机说道。

    “哪儿?”司机问道。

    “一个我要去的地方,一个我不想去的地方,一个我必须去的地方”我回答道。

    “哪儿?”司机稍有些不耐烦了。

    “东格林街105号”我又说了一遍。

    “真是一个奇怪的青年!”司机自言自语道。

    “我要去见一个人”,我说。

    “谁?”司机问道。

    “一个我将要见的人,一个我不想见的人,一个我必须见的人”

    “谁?”他又问道。

    “维斯顿大学教授格斯·托姆先生”我说。

    “真是一个奇怪的人”司机又感叹道。

    我坐上出租车,系上安全带。见司机在程序中点击“有客”键,一脚油门,向市中心奔去。

    春日的旧金山是凉爽的,摇下车窗,外面的凉风便要挤进来凑个热闹。虽然现在是烈日当空,却不觉得炎热。从市中心穿过,慢慢变得热闹起来。街上的行人与车辆也逐渐地变多了,两旁的人行道不再空旷无人,大街小巷充满一片繁荣昌盛之境。

    如此一个美好的春日,而我却并不感觉良好。因为想到今日要去之地,心中未免有些忐忑。我要去拜访的这位教授听说向来喜怒无常,一句话说错后果将不堪设想。何况我又是初来乍到,全然不懂那些交往的“潜规则”。可是我除此之外无路可走,只得硬着头皮来拜访教授。

    几日以前,老师告诉我们要为毕业文章做准备。几日之后,我在一本2024年的旧杂志上偶然发现了一篇关于某中学枪击案的报道,我对其十分感兴趣。这对于一个曾搜索枯肠,不知选什么下笔的我来说宛如久旱后的甘霖,我立刻对这场枪击案展开了长达数月的研究。

    再一次翻书查阅时,找到了该校的联系方式。出于我是学生,于是在该校工作人员的倾力帮助下,我又得到了大量的线索。今日也是经工作人员推荐,前去拜访该枪击案幸存者,大学教授格斯•托姆先生。

    一路,是漫长而焦急不安的。30分钟后,司机在一栋别墅门前停住了脚步,让我下车。我给司机付了钱,拉开车门,怀着不安的心情,向那栋缠满青藤的欧式别墅走去……

    走到门前,我定了定神,下定了决心。用略有颤抖的手按下了门铃,门铃发出的响声对我来说宛如炸弹引爆。随着门内传来一阵脚步声,我不禁心跳加速、十分紧张。

    不一会,那扇小门缓缓地打开了。在惊恐之余,我又添了分好奇——这位教授长得什么样?是满头白发,是血气方刚?或是威风凛凛,杀气腾腾?

    只见从门内走出一位中等个头、戴一副黑框眼镜的中年男子,他向门口巡视一圈,见只有我一个人,他不禁微微皱了皱眉。似乎是见我一个大学生登门拜访,略有些失望。

    他把我浑身上下打量一番,接着又轻轻地把门关上了。难道这位大名鼎鼎的教授竟是一个势利眼?难道我今日的行程就要一无所得?我花了半年的时间了解这场枪击案,到似乎要出头之日却遭受如此一个闭门羹?如果见不到教授,我这半年的心血即将付诸东流?想到此不禁气愤与焦虑十分。

    我正在门口踌躇不定之时,门又打开了。那位教授先生又走了出来,手中拿着一沓A4纸。

    “你叫什么?”他问道。

    “罗维·门多斯”我回答道。

    “罗维·门多斯?”他在一份长长的名单上找着我的名字。

    我只觉得晨日的初阳渐渐地变做正午之后的烈日,而这位教授先生仍旧在他那没有尽头的名单上仔仔细细地“查阅”。我不禁感到焦虑,未知与迷茫是可怕的——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翻完,翻完是否能在其中找到我的名字?若没有,他又当如何?

    近一个小时的煎熬终于来到了尽头。他将那一摞名单放下,对我说:“教授的访客名单内,没有一个叫罗维·门多斯的人,所以你来这里要找教授干吗?”

    “你不是教授格斯·托姆先生?”我惊讶极了,我从见他开始都以为他便是教授。

    “不”他说,“我是教授的管家”

    “管家?”我有些生气了。为了毕业文章,我牺牲了这个美好的周末,远离同学、停止嬉闹、错过聚会,站在郊外一栋别墅的门口,度过了一个煎熬的上午,仅为了等一个管家查名单?

    “你们教授呢?”情绪已经冲昏了我的头脑,我向这个管家喊道。“我走了这么远,慕名而来。你们可好,不说要隆重欢迎,更不必铺张;可你们却没有一丁点待客的礼节!”

    “先生!”管家似乎想解释些什么,但我却继续说道

    “即使我不是什么名流望族,但也不能如此无理,将客人关在门外吧?你们教授即使权高贵重,也不能仗势欺人!”

    他似乎也被吓到了,或许没想到眼前这个大学生如此易怒。他走进别墅(准确地说是跑),不一会,只听里面传来一声:“叫那个人进来!”

    此时我也意识到我的言行过于激动,严重违背了访客的规则。“但我也不是出于故意,并非执意要冒犯教授。”我心中想到。

    跟着管家,我穿过了一楼的会客厅,沿着一座窄小却又十分精致的楼梯登上二层。屋中地过道窄小而又精致,墙上多挂着些油画的艺术品,在略显昏暗的黄色日光灯的照耀下,如同一座博物馆或一条画廊。虽然除了极少数的几幅名画之外,我都从未见过,但仍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亲密感。

    二楼较一楼而言就变得宽敞许多了。进入二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敞的餐厅,但依然是古朴典雅的氛围,灯光也如同一楼一般,显得较为昏暗。餐厅的左边是一扇镶嵌琉璃彩绘的推拉门,些许阳光从门中透过,洒在屋内。

    穿过餐厅,管家走进了一个房间。不一会,房门打开,我径直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