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玄道录 » 第64章:道盐

第64章:道盐

    万岁崖,已经有了一千人,这一千人来自各地,都是罗九方买来的,用船运输过来。

    建好自己的房屋,反正这个时代没有森林保护法,对修士而言树木随便砍。

    有乾坤戒帮助运输,木材,砖瓦不缺,加上道门手段,几百座房屋一个月就拔地而起,然后他们就开始了盐场的建设。

    李娇,蒋玉,婵媛,羽墨织风大师,罗九方,带上一千人动手,按照规划,忙碌了两个月方才建设好盐场。

    反复试验,浪费无数木炭,石灰后今日终于出盐了。

    看着万岁崖下,数百亩的精盐池中白花花,细细的干净食盐,无论修士还是劳工都举得不可思议,不就是不断的跳海水在最高处,然后经过过滤道,过滤,风吹日晒几日后,加入草木灰,石灰不断搅拌,然后有过滤,晒几天后,加入清水,把青色的水通过过滤道放到最后的盐田中,慢慢等待海水晒干,就出食盐了,雪白细腻,看这产量,每亩起码十担,百亩那就是千担,这就是五千两银子啊!我的天。这还是实验,花费不过千两,以后有了经验,耗费更低,产量更高,而这里的盐田还没有完全开放,一旦完全开放,那该有多少盐。

    左木取来尝了尝,味道很纯真,就是上好的食盐。

    众人依次尝了尝,每一个都极为兴奋,在这里努力了几个月,终于有了结果。

    蒋玉高声道:“收盐了。”

    盐工们拿着铲子,就开始收盐,收好的盐全部放到麻袋里面,一麻袋就是一担,120斤。百亩盐田收了千余担,这还是实验性质的,只使用了十分之一的盐田中不到三分之一的产能。

    那么这处盐田每年的产量起码就是百万担起步。

    当梦想成真,当计划变成现实,几个月的辛苦有了结果,众人极为兴奋,可是兴奋过后,渐渐的不淡定了。

    罗九方低声道:“好多盐,完全可以埋没一切啊!”

    这话看起来无头无脑,实际上却是说出了,目前的尴尬和危险。

    盐太多,吃不下。

    即便以每人每年十斤盐计算,按照每年百万担计算,这里的盐就足够一亿两千万人口食用,道门天下不过五亿多人口,那么这里就可以解决五分之一的人口吃盐所需。

    其中利益实在太大,每年至少千万两白银,一旦消息泄露,这么几个人就在风口浪尖,而且这么大规模的食盐买卖不可不能保密。

    蒋玉深吸一口气道:“给师伯师父发符,我们无法决定。”

    大家都点头,几道飞符发出,剩下的就是等待了。

    等待其间左木下了万岁崖,回到龙王道院,经过一个月的连续战斗,连接望海镇和保宁县的两丈宽官道已经修筑完成。陈监院和孔县尊召集了全县士绅和保宁县大小官吏,保宁院监院一起举行了竣工典礼。

    左木要去施展斋醮科仪。

    这一次去五十里,左木也不不行,找了一辆拉石料的马车,乘车而行。

    驽马拉着四轮马车行走穿过青衣巷转进入官道。

    官道依山而建,傍水而行,穿过河流十余条,架设了新的桥梁。

    两丈宽的官道路基压的严实,用碎石和黏土铺设路面,用大石碾子压紧,黏土黏合性极好,加上碎石不惧风雨。

    三千人辛苦了一个多月方才建成的新官道,马车行走其上极为平稳,加上减震装置,感觉不到太多的颠簸。

    也不知道这个世界有没有石油,要是有石油,提炼出沥青,那铺设的路面,就有一些现代生活的气息了。

    五十里的道路,一个时辰就到达了地方。

    这里靠近保宁县,两县链接处,明显可以看出道路的不同,一边是土路,坑坑洼洼,一边是碎石路,平整干净。

    三千修路民工已经列好了队形,和一个月之前乱糟糟的场景相比,一个月后他们有了基本纪律,面貌焕然一新,一个个都显得干净整洁,气质又有不同,穿着统一的麻布衣服,吸引了无数大姑娘小媳妇的目光。

    孔县尊,陈监院,陪着一众官吏说话,碎石道路尽头,拉起一根红绸带,这就是剪彩了。

    左木来到的时候,斋醮准备已经完毕。

    看着时辰刚好,微微打了一个道辑便登台做法,施展镇宅安路仪式,搞出一堆火符放了烟花,在大家惊讶的目光中,请出土地虚影,待众人叩拜结束,才打醮送走土地虚影。

    这才和孔县尊,陈监院,表扬了参与这一次修建的火工和道士,高度赞扬了这一次筑路的民工。

    然后宣布放假十日,十日后开始修筑链接九村十八寨的官道。

    整个道路花费了一万两银子,其中包括支付了耕地买卖金两千两,合计每里路二百两银子。

    自从修路开始左木每日的功德力就源源不断,大大加速了自己先天道德经的修炼。

    所以路还要修下去。

    藕花福地,裴大炼师和黄大炼师,得到了弟子的飞符,即便在说计划的时候大家心中有数,可是现在计划变成现实,两人就不淡定了。

    稍微一商量,即可起身,乘坐飞行法器赶往万岁崖。

    等左木从道路工程回来,两人已经看完了盐场,蒋玉和羽墨已经说完了整个盐场的建设,道盐的生产过程,预计产量。

    每年百万担的实际产量也让两人差点道心不稳,念了几遍清心决,方才稳定心神。

    不是数字少,而是数字实在太大,其中涉及的问题是在太多,根本无法保密,这样多的食言冲入市场,对目前的盐市简直是毁灭性的打击。

    那么受到冲击的门派如何会善罢甘休。

    “说说吧!有何办法?”裴大炼师问道。

    众人不语。

    裴大炼师的目光又盯在左木的脸上。

    左木道:“师伯,师祖,我的意见是,这样大的利益,我们吃不下,要是每年十万担的产量我们还可以小心的,悄悄发买,现在却不行,不是不能减少产量,而是我们建设盐场生产道盐的初衷。”

    “哦!初衷。”

    “嗯!初衷,就是我们当时的想法,一方面是赚银子,助力门派发展,二是天下苦盐久也,在凡间有的地方食盐每斤三十文,偏远地区每斤居然五十文,大家以悲天悯人的宏远建设了盐场,效果是极好的,但是这个盐场,只要顺利运转,全力开始生产每年近五百万担的产量,还是极好的精盐,哪怕每担的收益只有二两,每年都是一千万,按照大唐国一亿二千万人口计算,这个盐场基本可以满足一半人口的食盐需要,这个利益实在太大,我们吃不下,也不能让天下信众继续受缺盐之苦。”

    “齐木,你到底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黄如月问道。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食盐从生产到让信众享用,分为三个流程。生产,运输,销售。”

    众人点头。

    左木继续道:“我们可以拉盟友,我们管生产,然后把运输,销售让出去,以每斤售价二十文计算,生产成本不过一文,朝廷赋税三文,这个赋税已经订立了数百年,是不会变的,那么运输出去我们每斤给两文成本,销售每斤两文利润,这样每斤还有十二文的利润,然后又来分三方每家三文,剩下的三文我们用来做功德,比如救助贫苦,修筑道路,每年我们有150万两的收益。还有150万两的功德福利金。对自己对天下都有交代。”

    “呵呵!大气,此事我看可行。”裴大炼师说道。

    这位大炼师原名裴钱。又叫裴如钱。

    黄如月也点头,每年75万两的收入,完全足够门派使用了,实际上可以要得更多,可是自己人知道自家事,门人少,实力弱。

    左木道继续道:“师伯,师祖,师叔,羽墨。道盐销售是瞒不住人的,我们要保住这个利益,需要占住大意,得到道门的认可。”

    “你是说真师堂吧!”

    左木点头。

    “我们可以把道盐技术献给真师堂,然后和真师堂坐堂真师的,门派合作,道门天下有人口五亿三千万,这样的东西对整个道门有多少好处,大义之下,我们才有长久的收益,而且还没有人敢打主意,哪怕后辈弟子不肖,整个道门馆阁也会主动保证我们的利益,哪怕是一百年,一千年。”

    裴钱道:“我竟无言以对,你认为哪些宗门适合和我们合作经营大唐国的盐业。”

    “纯阳阁,灵剑门。”

    左木早有计划。

    “那就飞符风真人和赵真人吧!”裴钱和黄如月对视一眼后还说道。

    纯阳阁和灵剑门都是独自占据一个福地的大门派,底蕴深厚,势力强大。

    纯阳阁有纯阳大真人,灵剑门有福剑大真人,两位合道高修。还有赵真人这位坐堂真师,风真人是水月洞天器物阁长老。

    两家一家占据了福源大福地,一家占据了纯阳大福地。

    风真人由黄如月联系,赵真人由左木联系。

    飞符发出:“大靠山,有大好事。需要你帮助啊!”

    “哦!说来听听?”

    “飞符无法说清楚,是对信力,对门派,对道门天下都有好处的事,需要面谈,还需要真人实地考察。”

    “我忙得很,打架吗?”

    “现在不用打架。”

    “那找我做什么?不打架有什么趣味?”

    “真人,你还想不想要信力了,不是所有的信力都是需要打架的,快来,我们还通知了风真人,他要过来了。”

    “那我就来,要是事情太小,看我不收拾你。”

    法符发完。

    左木道:“准备接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