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燕兴衰史 » 第十六章,争斗

第十六章,争斗

    杨文轩叹了口气“不管咋说,赵大人对下官有知遇之恩,我是应该感谢赵大人的。”

    然后杨文轩抬头望着龙俊,满怀希望的试着说到“要不大人您网开一面,放我回清山县?”

    龙俊点点头。

    “大人同意了?”杨文轩一时间以为自己看错了。

    “当然同意了。”龙俊皎洁一笑,接着说“等我卸任这许州刺史,就放你回清山县做你的逍遥县令,怎么样?”

    杨文轩看着龙俊那年轻的脸,试着问到“大人,您,高寿?”

    “二十有四!”龙俊歪头答道。

    杨文轩低下了头说到“唉,祝大人长命百岁……”

    龙俊发现这个杨文轩很有意思,属于那种不需要客气的人,便咳了一声。歪坐在椅子上,戏谑的说到“你这是在咒我么?”

    “下官不敢。”杨文轩垂首说到。

    正这时,殷正带着一名中年男子走了进来,这名男子中等身量,穿着很普通的衣服,但是给人一种很干练的感觉。脸却比较普通,属于那种扔到大街上转眼就找不到的人。他就是项南飞,听风阁的一等谍报。西疆情报部门的负责人。

    项南飞来到了堂下,躬身行礼说到“属下参见刺史大人。大人唤属下何事?”

    龙俊也不避讳杨文轩,直接说到“现在有件差事需要你去办。”说完站起身,走到项南飞的身旁,把手里的公文递给他。

    项南飞接过公文,打开看了起来。

    龙俊在一旁说到“这上面的几处地点,记下来,重点去查巡逻队在案发前,是否绕过了这些地方,为什么绕过,谁让绕过的。”

    项南飞一目十行的看完,记下了这些地点,抬头把文书还给龙俊,试着说到“大人是怀疑……巡逻队出了问题?”

    龙俊点点头说“对,所以这事只能你们听风阁去查,西疆的人,也许被西蛮渗透了。切记不要打草惊蛇!”

    项南飞点点头。然后歪头看向从自己进来就一直看自己的杨文轩。

    杨文轩见项南飞也看向自己,便疑惑的说到“我们……是不是见过?”

    项南飞笑着点点头“大人真是贵人多忘事,昨晚还见过的。现在就想不起来小人了。”

    杨文轩一拍脑门,“西大街转角酒肆的跑堂!!”

    项南飞笑笑,没说什么。

    龙俊在一旁说到,怎么,二位认识??

    杨文轩拱手说到“回大人,不认识,只是昨晚衙内好友请下官去吃酒,见了项大人一面而已。”

    龙俊点点头说到“现在你们也应该认识一下了。”说完指着项南飞对杨文轩说到“这位,项南飞,听风阁一等谍报,负责西疆的各种情报。对了,听风阁你知道么?”

    “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杨文轩说到。

    “恩?为何?”龙俊不解的问。

    “知道后,一定会平白多出好多的事情。”杨文轩坦诚的说。

    龙俊一笑说“不想知道也得知道。听风阁是太子殿下组建的情报机构,遍布我大燕各地,只有极少数人知道他们的存在!现在,你也是这极少数人中的一员了。”

    杨文轩苦着脸点点头。

    龙俊又指着杨文轩,刚要对项南飞说话,项南飞嘿嘿一笑抢先答道“这个属下知道。杨文轩,州府参议,赵镇大人的左膀右臂。”

    龙俊笑了笑说到“不愧是情报部门的人,不过你说错了,现在杨大人已经是‘辅州’了。”

    项南飞转向杨文轩笑着说“恭喜杨大人了!”

    杨文轩挎着脸拱拱手算是回礼。

    龙俊在一旁说到“行了行了,别在这瞎客气了,以后你俩多接洽,这彻查城卫的事,就交给你们了,南飞,有什么进展就直接去找杨大人,杨大人,需要什么情报就联系南飞。切记,勿要打草惊蛇。”

    二人应下,杨文轩又拱手说到“大人,晚宴我就不参加了,还有好多政务要处理,并且要和项大人确定一些事。”

    龙俊点点头,答应下来。

    两人行了一礼,转身朝外走去。

    龙俊隐约听到,

    “项老弟,会钓鱼么?”

    “钓鱼??不会?”

    “切,无趣的很,走走走,我教你。”

    “不是有事要问我么?”

    “边钓边问。”

    ……

    龙俊摇头不已。一旁的殷正问到“俊哥,城卫出了什么问题?”

    龙俊便把杨文轩跟他的推测和殷正说了一遍。

    殷正想了想说道“那需要我现在去做什么??”

    “暂时不需要,你只需要去大营操练好人马,别到时候不中用!”龙俊说到。

    殷正大大咧咧的说“放心吧俊哥儿。我爹正在大营看着呢。不会出问题的,那我们现在去大营看看?”

    龙俊看看天色说到“今日就算了,晚上还要宴请一众官员。你也别回大营了,明日一早陪我一起去南大营。”

    等到傍晚,龙俊就在刺史府请来了厨子,置办了几桌酒席,并且叫来了赵镇,刘公公却推说车马劳顿,没有来。不过有了赵镇在中间左右逢源。那些官员也没那么拘谨了。一顿饭吃的还算不错。

    第二天一早,龙俊换了一身普通衣服,叫了殷正,也没带亲卫便朝大营而去。

    整个铁牢关一共有三座兵营,关外七八里处,有一座“前哨营”,与其说是一处营地,不如说是一座军事堡垒。一万人的整编常备营驻扎在此,三个月轮换一次,西疆的四个常备营,正好一年。砖石结构的城墙能抵御抛石车的攻击,瞭望塔,箭楼,粮仓武库等一切军事建筑一应俱全。并且每年都会从西大仓运来足够一万大军吃三个月的粮食。用赵镇的话来说“三个月的时间,铁牢关的人还不能赶走前哨营外的来犯之敌,那这仗还打个什么劲。”从某种方面来说,这前哨营,比铁牢关更坚固。

    其实最开始这里只是一座木质结构的营寨,能在敌军来犯时,提前发现,让铁牢关能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后来赵镇觉得这营寨太脆弱了,便组织了两万民夫,耗时三年,建成了这座堡垒。

    这里的驻军负责铁牢关外十五里范围的防务,并且战时能用做集结军队的据点,若有强敌来犯,还能和铁牢关成掎角之势,互相支援。

    还有一座“城卫营”就在铁牢关西城门内不远处,这里驻军只有五千人,负责整个铁牢关城的防务。这五千人是铁牢关自行招募的郡兵。不属于常备营。

    最后一座营在铁牢关南部很大的一片空地上,被称作“南大营”。余下的三个常备营人马就驻扎在此地。大部分时间都在训练,不同于那些郡兵,县兵,常备营人马是专职战兵,只负责作战的部队,而郡兵则需要在农忙时帮忙劳作,一些小规模剿匪,护送任务,也都是这些郡兵去完成。

    龙俊和殷正来的就是这座南大营。殷正带龙俊轻车熟路的去教军场寻殷天德,找到他时,殷天德和另一名将领正在教军场的点将台各自给自己的手下加油助威呢。

    台下两伙人正在对抗,都穿着燕国的制式战甲,头上绑着不同颜色的布带区分敌我,手中拿的却是白蜡杆和木刀木盾。龙俊从几个熟悉的脸庞上,看出来扎着红色布带的是北疆来的将士,西疆的将士扎的则是黑色。场面乱哄哄的,打的却很激烈。

    台上的二人并没有发现龙俊的到来,还在脸红脖子粗的吼着。

    这时,一名西疆的将领,发现了他们,昨天迎接刘公公的时候,大营中的将领并没有去。所以他并不认识龙俊,不过他见过殷正,能让殷正充当护卫,猜也能猜出来。这名将领快步跑了过来行礼说到“末将黄硕,参见大将军!”

    龙俊看了看他问到“黄将军认识我?”

    “不认识,但是能让殷小将军当护卫,除了大将军,还能有谁呢?”黄硕笑着回答道。

    龙俊点点头。指着教军场问到“这是怎么回事?”

    黄硕回答到“是这样的,殷将军奉命挑选兵卒,充当大将军您的护卫。不过人数有点多,前前后后,选了大概七八百人。徐广业将军便有些不喜。两人发生了些口角,我和陆方杰将军苦劝,后来便约定沙盘推演,看孰强孰弱,结果徐广业输了,脸上有点挂不住了,现在正在比拼战阵。一会二人可能还要下场比拼武艺。”

    龙俊听完笑了笑,并没有说什么。其实这场比试并没有什么意义,北疆刚刚攻下郎元国没多长时间,兵卒悍勇,且士气正胜。而西疆已经多年没有战事了,虽然边境有小规模的摩擦,可很少有机会实战。再者说,北疆来的人,都是龙阔海精挑细选出来,送给自己儿子的“嫁妆”。个个都是精锐。而西疆上场的兵卒战斗力本就参差不齐。所以胜败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或者说,西疆从一开始就不应该赌气答应这场比试。

    龙俊见西疆将士隐约有了败势,就转到了点将台前,站在台下向台上的殷天德喊到“天德叔!先停下来,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