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旭日东升之涅槃重生 » 第55章 考察组来到江家垸

第55章 考察组来到江家垸

    江朝北开的是三化厂的一辆丰田车,车上只坐了曹振新和陈雅静两个人。

    曹振新跟陈主任坐在后座上,两人在小声谈着什么,陈主任不时发出动听的笑声。在厂里就有人议论曹振新跟陈雅静有一腿,江朝北虽说不是太爱关心这些风月之事,但他也觉得职工们的议论不是空穴来风,两人关系亲密那是不假。由于到江家垸村要过荆江,下荆江河段蜿蜒曲折改道频繁,不适合建跨江大桥,过江要过轮渡。出发前已经联系了荆南镇政府,他们过江后就见到了镇里的张书记,刘镇长带着一干工作人员在江边渡口等候了。张书记上了高副局长的车,刘镇长上了江朝北开的车,车直接开到了锦江县委招待所,吃过午饭后安排房间休息。

    下午四点钟在招待所的会议室召开了一个座谈会,座谈会县里只派了一个分管招商引资的副县长前来参加,由张书记主持,考察组由曹书记介绍了化工三厂,暂将两条生产线整体搬迁到江家垸的设想,成立一个合资公司,公司分为两大块,化工三厂负责提供生产设备,技术人员,新产品开发,以及负责销售江家垸工厂生产的化工原料,江家垸负责提供土地,生产工人,以及保证生产正常运转的流动资金。这边的工厂自负盈亏,总公司按市场价格包收购工厂生产的化工原料。

    对曹书记的设想锦江这边没有异议,那位副县长表态说原则上同意曹书记的方案,最终的方案要等正式签署意向协议时再作商讨。这一点双方达成了共识。总之座谈会在轻松愉快,坦诚友好的氛围中结束。

    晚上由县政府设宴宴请了荆东考察组一行人,总共摆了两桌,县里的头头们悉数到场,足见其重视的程度,如果这个项目能够成功在锦江县落地,将是锦江县引进的最大的一个招商引资项目,江朝北跟陈主任叶蕾黎阳一桌,他也算半个东道主吧,这一桌代表地方作陪的只有荆南镇的刘镇长。

    在酒桌上喝酒是必不可少的,喝的是锦江特曲酒,江朝北晓得的姐夫黎阳不胜酒力,且对官场不是很在行,芳姐特地嘱咐他要保护好姐夫黎阳,所以江朝北故意坐到了他的旁边。江朝北休息的时候悄悄去了芳姐夫妇的房间,总算搞清楚了姐夫黎阳,这次跟着考察团来的原因了,江家垸的生产基地将在黎阳他们新组建的公司下运作,按姐夫的说法这就叫“借窝生蛋”,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借国有企业改制捞点油水。江朝北终于明白,为什么芳芳姐对化工三厂的改制如此上心了,原来早就在打自己的小算盘哪!

    俗话讲得好:“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你江朝北难道不也是在打自己的小算盘吗?难道你不也是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达到自己出人头地的目的吗?想到这里江朝北也就释然了。

    第二天考察团才真正开始考察,上午考察团到达荆南镇的时候,镇里还搞了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请了一帮小学生手捧鲜花夹道欢迎。在欢迎的学生中江朝北还看到了徐月华老师,学生中那个叫卢争艳的,见到考察的领导中的江朝北兴奋不已,大声喊道:“江老师好!”把江朝北吓一跳,他伸出手,笑着拍了一下跑到他车跟前的卢争艳的头说道:“卢争艳你长这么高了!”他还跟跑过来拉卢争艳的徐老师握了个手,就跟在镇政府的小车开进了镇政府院内。

    在镇里作了短暂的休息后,考察组一行马不停蹄地开到了这次考察的目的地——江家垸村,小车在村部门口停下后,村长江朝东带走一干村干部早在门口等着了,一阵寒暄后在江朝东的带领下,考察组认真考察了这个将来可能成为一个化工企业的重要基地,也许,这些考察组的成员们谁都不会想到,这里不久会成为荆东最大的化工企业生产基地。

    对于江朝芳而言,只是是为了圆父亲江上远的一个心愿,至于在这里建厂的发展前景她并不看好。当然,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确实是建化工厂的理想之地,江朝芳心里很清楚,建化工厂必须具备最基本的三大条件:人烟稀少,靠近河流,交通便利。江家垸原是荆江淤积而成的一块平地,北面依着荆江,东南面背靠着荆南山,西边是荆南镇政府所在地,让考察组最满意的是,江家垸村旁边还有一个天然的港口——就是采石矶码头,这也给了这个地理位置极其偏僻的小山村,带来了很好的运输便利,如果没有这个码头的话,江家垸是不适合建厂的,因为这里的交通极为不便。

    江朝芳在来到了江家垸村,来到了荆南地区,亲眼目睹了这里的贫穷落后面貌后,尽管有心理准备,还是感到了震惊,她现在才真正明白了,父亲为什么如此不遗余力地要在这里建厂了。江朝芳站在江堤上,听着狗吠鸡鸣,看着袅袅炊烟的村落就想,但愿这个工厂能让这个贫穷的山村脱贫致富。

    考察组只考察了一个上午,中午的时候就返回了锦江县城,复又住进了县政府招待所,用过中餐后大家抓紧时间休息,考察组成员除江朝北外个个紧张,因为下午的谈判肯定会是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