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梦回之大唐 » 5.我的故乡、白鹿原

5.我的故乡、白鹿原

    村民在在老者的带领下,齐齐下跪行礼。

    刘栋连忙上前扶老人家,这些人说必定都是沾亲带故的,让先人给自己下跪,这要折寿呀!

    “老者不敢”刘栋看着众人说道:“大家都起来把,不用跪下,起来吧。”

    众人不敢,看向长者,长者看向刘栋说道:“大人,您是我们的主家,以后我们都跟着您吃饭,礼法不可废。”

    刘栋看着老人说道:“长者,如果敬我,不需要行此大礼,在心里敬我就可以了,在不起来我可就走了。”说着,变装着要走的样子。

    老者连忙说道:“大人不要走,你们都起来吧,听到了没,以后我们大家要把大人放到心里。”

    刘栋歪着头,这句话咋这么别扭,算了不想了。

    说道:“这就对了,人都是爹妈生的,跪天地君师,其他的一概不跪,男儿旗下有黄金,不能让膝盖软了。”

    长者说道:“大人说的是,这男人顶天立地,必须得硬,不能软。”

    刘栋想了半天,怎么就说着说着就开车了。

    “请问老者贵姓?”刘栋紧张的问道;

    老者说道:“大人我叫胡致远,是胡家村的村长。”

    刘栋又问道其他三位老者怎么称呼?

    原来是附近的村子,这四个村子的住户都是刘栋的食邑。

    其他几家分别是樊、张、刘,姓,没错,对的上。

    其中有一位吸引了刘栋的注意。

    他叫刘富贵,听名字就知道想富贵,问题是他是大王村的村长。

    刘栋有点小激动,亲人那,我也是大王村的,你说不定还真是我先人。

    有点晕,晃了晃。

    “大人你没事吧,来黑钢过来,趴下,来大人坐。”樊家村的村长让一小伙子趴在地上当凳子,姿势不对,还踹了一脚。

    刘栋哪敢呀!连忙说道:“没事,长者,我就是~~就是~~~对了,就是看到环境这么好,有的醉氧了。”拍了拍胸口,机智如我。

    几位村长相互看着对方,挠着头,思考着醉氧是什么?

    看着迷茫的人,刘栋打断他们的思绪说道:“带我看一看,我的封地,给我说一说。”

    在长者的带领下,刘栋转了一遍,或者说重游一趟故地,感慨万分。

    地方还是那个地方,经纬度没变,可是现在这里的地好平,一望无际。

    后世大地上多了许多条条沟沟,而现在,在这平坦的大地上种满了粮食,不愧是白鹿粮仓。

    在现代很多人都不种麦子了,都改种树了,辛辛苦苦种一年麦子,不如打工一个月,一瓶麦子换不来同等的一瓶矿泉水,悲哀。

    在转的时候,刘栋还看见野生动物,鹿,只不过不是白色的,听村长们说白鹿原之所以叫白鹿原是因为很早很早有一只白鹿,凡白鹿经过、祥光照及的地方,尽皆一片郁郁葱葱,草木茂盛,百卉竞开,毒虫殆尽,疫疠灭绝,六畜兴旺,人寿年丰。人们为了纪念这只带来吉祥康乐的白鹿,从此便把这原起名为白鹿原。

    在转悠的途中,几人渐渐放开,侯爷是这么的和蔼可亲,刘富贵还说道:‘我跟侯爷同姓,几百年前说不定还是一家人呢?’

    刘栋内心说道:‘不是几百年前,是一千年后。’

    刘富贵遭受着其他几个村长的嘲讽,你怎么能跟侯爷比,侯爷是谁,那是天生贵子。

    “张村长,可不敢这么说,我那是天生的贵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都是奋斗出来的,你们也可以,我不比谁高贵也不比谁低贱,人都一样。”

    在几位村长的簇拥下刘栋选了一块地方,不大,让刘富贵监工盖一个院子,以后夏天可有来避暑,顺便怀念一下先人的青春。

    在这之前刘栋让刘富贵先带人,打土砖,盖大棚,在刘富贵、胡致远等人大喊可惜了这么好的地,内心抗拒但是又没办法只能接受,去弄。

    刘栋说道:“我告诉你们,别小看这个大棚,弄好了冬天可有吃绿菜,拉到长安去,比一斤菜换一斤白银都没问题。”

    “真的吗?大人。”

    “当然是真的,听好了,听清楚了,按我要求去修。”说着说着刘栋变蹲了下来,随手捡了一个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

    “看这里修一堵墙,这里在修几道火沟,两边修个半圆的斜坡,架上木棍,支撑,到时候把布从上面一盖进修保暖光照,天热的话,拉开布,天冷的话,在里面的火沟烧,烧到里面的温度达到蔬菜需要的生长温度。”

    几位村长颤抖着手说道:“还要用布呀,多浪费,那有那么多钱?”

    刘栋看着几位说道:“我投资,你们干给你们工钱,又不让你们出钱,出地,只出一下力,总比冬天窝在家里好吧,这又能挣钱,还能烤火,比在家里冰冷的床好多了。”说完变看了几位村长一眼。

    几位村长一哆嗦,连忙说道:“我们听大人您的,您说的一定有道理。”

    这个时代就是有这么好处,底层不敢反抗上层人士,服从性很强,从汉儒以来,百姓的服从性就被贯彻到了骨子了,被洋人欺负了都不敢还手,还好,大唐百姓还可抢救一下,到了宋就彻底抢救不了了。

    一直到下午刘栋准备趁着在太阳落下山回到长安,刘富贵等人说道:“大人那那个~”

    刘栋看着几位村长欲言又止的样子说道:“有什么话你们就说,别磨磨蹭蹭的。”

    几位村长推刘富贵出来说道:“大人您看今年的每户每丁每年纳粮多少。”

    刘栋看着几位忐忑不安的村长和跟着的几位村民,想开个玩笑逗一逗他们开心,装作犹豫思考的样子,自言自语的说道:“三成、五成、八成。”

    随着这几个数字出来,村长和村夫的脸色从刚开始红润变得发白,最后又有点青,刘栋一看不对,TMD真想抽自己一耳光,怎么能用这个吓唬这么淳朴的百姓,还有可能是自己的先人,真不是东西。

    刘栋赶紧说道:“刚开玩笑的,粮食就不收了。”

    几位村长还没有反应过来,倒是几个村民先反应过来,开心的蹦了起来。

    刘栋内心的罪恶感加重了,骂着自己。

    胡致远颤抖的说道:“大人,不是开玩笑吧。”

    随着话音,村民们也不蹦了,紧张的看着刘栋。

    刘栋一直以为只有孩子的眼光是纯粹的,能直击人的灵魂,但是现在发现,成年人在某时也会露出这么纯粹的眼光。

    刘栋强忍着,要哭的的眼泪,说道:“是真的,以后只要我是这块地上的侯爷,那么所以的人,都不纳粮。”

    村长和村民们哭了,开心的哭了,这个哭让人难受,刘栋连忙让张三牵马车过来,就走。

    几个村民赶紧跑回各自的村长通知村子里的人,哭声,欢呼声慢慢的连城一片,看向刘栋远去的马车,自发的跪在地上,目送马车远去。

    一孩童不懂大人们为什么又哭又笑,问妈妈:“妈妈你怎么哭了?”

    妈妈说道:“这不是哭,这是开心,从今天以后能吃饱饭了。”

    孩童把食指从口中拿出来,在肚子前面比划着一个圆说道:“能吃的,圆圆的。”

    妈妈说道:“对,圆圆的。”

    孩子开心的流着口水,手拉着手,相互欢呼。

    没牙的老婆婆开心的笑着,把嘴里最后一颗牙坚强给笑掉了,继续开心的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