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神魔本纪 » 第十五章:乌巢宫坠落虚无,鬼僧人名号堕神

第十五章:乌巢宫坠落虚无,鬼僧人名号堕神

    再说到太极图阴鱼阳眼处,同样有一条大若鲲鹏的白眼黑鱼在玩耍拨弄。这黑鱼也是先天一炁生成,同样无甲无鳞,周身黑气环绕,黑气中不时有鬼手鬼脸浮现,还有鬼音鬼语萦绕,看得瘆人发慌。

    那一对白色的鱼眼中间,有一团巨大的漩涡徐徐转动,裹挟着地上人间无尽的阳气向下冲击。漩涡威力之巨像是要冲垮地狱一般,誓不罢休。

    好在地藏王菩萨的明月摩尼珠漂浮在漩涡之上,珠子温润如玉,散发着柔和的光芒。珠光虽然只像萤火一般光亮,一闪一烁之中,却将那磅礴汹涌的人间阳气隔绝在漩涡之外。

    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明珠还在闪烁,明珠下方突然有一个金光闪闪的“卍”字凭空出现,并伴随着爆发出钟鸣鼓噪的袅袅佛音。卍字出现后,其所在空间被一股莫名的蛮力撕扯开。

    只见该地电光乱闪火花四射,蛮力霸道碎裂虚空。随后,一座颜色乌黑的如鸟巢一样的巨大宫殿横空出世,缓缓地从被撕裂开的虚空中探出。

    乌巢探出的动作虽慢,不消片刻功夫,却也是完整地显露出来,漂浮于明月摩尼珠的正下方,与摩尼珠发出的白色辉光交相呼应、佛音合鸣。

    摩尼珠感应到宫殿出现,立马将暴躁不安的阳气尽情吸收,同时转化为一涓细流,源源不断地流向乌巢宫大雄宝殿。

    真是莫大法力,一串小小的摩尼珠,上面是暴躁汹涌的磅礴阳气,下面则是涓涓流动的一条细流,上下反差剧烈,形成了震撼的视觉冲击效果。

    再话说这乌巢宫外部莲花生万朵,祥雾护千层,周遭缠绕着紫气华光,上下有真龙天凤的虚影盘旋飞舞。

    宫殿底部为柴草搭成的一个鸟巢,鸟巢上面四周有数不清的芝兰香草,花团锦簇香气袭人;还有活泼好动的麋鹿山猴、青鸾仙鹤等灵兽悠然自在,翩翩起舞。

    乌巢正中间托着一座巍峨矗立的宫殿,宫殿前部是一座大门楼,门上一块牌匾端端正正用篆书写着“乌巢宫”三个金光大字,落款为“乌巢禅师”。

    噫!这乌巢禅师正是大唐三藏西去取经路上所遇到的一个僧人,居住乌巢之中,曾传授三藏和尚《多心经》一篇,用以驱邪避害,安心养神。

    大门楼内却无左右并无四大怒目金刚,前后也无未来佛和韦陀菩萨。

    过了乌巢宫正门,面前是一个院子,院子两侧分别坐落着晨钟、暮鼓二楼;再往前则是“大雄宝殿”,殿上只供奉着三界佛陀,为婆娑世界释迦摩尼佛,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以及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大雄宝殿后方,也无大悲殿观音阁。整座宫殿只此四栋建筑,倒是宫殿旁有几间僧舍。

    佛法有言:须弥纳芥子!

    乌巢宫虽然载着宫殿,却可大可小,大时可铺陈千里,小时只有一丈方圆。不管大小,只要踏入乌巢中便如时空变幻一般,即可迎头撞见巢中的一切生灵,也可进入到宝殿中朝圣礼拜。

    随着摩尼珠持续地转化阳气输入乌巢宫,阳气细流源源不断地流淌进宫中大雄宝殿内一个如骷髅般瘦得皮包骨的僧人身上。

    僧人四仰八叉,胡乱地躺在大殿的香草蒲团上,只见他:浑身消瘦,发量稀松,眼窝深陷,颧骨突起,腮帮无肉,口唇发干,四肢干瘪,骨瘦嶙峋,形容枯槁,活脱脱一个“饿死鬼”投胎。

    这如鬼一般的僧人却是来历非凡。彼时乌巢禅师正值大雄宝殿中打坐参佛,突然一个从天而降的身影重重砸落在殿前院内,惊醒了禅师。乌巢禅师见状惊疑,这乌巢宫可没人能轻易进来!

    乌巢禅师急忙起身进院内查看,迎头看见一个“病痨鬼”缓缓地从扬起的灰尘中站起,两眼直勾勾地盯着他一动不动。寻常人若是见到这幅光景,不要说肝胆吓破,莫不是连三魂七魄都会被吓出来。

    禅师好歹知前后、明因果,只是双目垂帘掐指一算,便张开眼对着眼前的“病痨鬼”说道:

    “形无谓形,神无谓神,魂无谓魂,魄无谓魄。

    天生盈盈,后天缺缺,善恶分家,两心别离。

    不循规矩,不入轮回,古来无有,今后生辉。

    面目全非,体态生变,心怀道理,胸纳须弥。

    自是乾坤造化机,梦里有梦幻别离。

    他日神魂归一体,如如不动真妙理。”

    病痨鬼闻言顿悟,咧开嘴干笑,相貌何其恐怖,竟像做鬼脸一样。禅师随即给病痨鬼一件赭黄色的僧袍换上,病痨鬼立马少了几分阴气。

    禅师又问病痨鬼何名何姓,病痨鬼回答无名无姓,无所从来,无所从去。禅师既然知晓前因后果,便给病痨鬼取法名“堕神”,取佛姓为释。

    释堕神既蒙度化,便径直走向大雄宝殿,躺下便睡。他这一睡竟然直至今时今日,算起来已经是几百年的光景了。

    殿中的释堕神被温煦的阳气涓流包裹滋润,慢慢飘起来悬在空中,不觉间身心舒适。释堕神的身体像是无底洞般尽情地吸收这阳气,随着时间流逝,那些干瘪的肌肉皮肤也以肉眼不可见的速度逐渐充盈起来。来日方长,僧人想必会是另一番模样。

    至此,人界阴间缥缈之地的太极图阴阳法眼都有人应对,总算减轻了地藏王菩萨的负担,护佑了人间界免受更多妖魔的摧残。

    话虽如此,人世间之中却并不好过。

    受到灵根重生的影响,无数的天地灵气被裹挟到十洲祖脉。天地间因此空虚,便等同滋生了无限的阴霾地气。此刻乾坤之内一片愁云惨淡,鬼哭狼嚎。四处魔烟笼罩,妖雾横行。

    各大神山圣地急忙打开山门大阵,摆下天罗地网,竭尽全力,护住宗门。那些大宗大派自然有所依仗,势力小的门派只能互相团结,相互帮衬。

    自从东土取经僧人唐玄奘取回大乘真经三藏,天地清泰、乾坤和平久矣,各大妖魔因此销声匿迹,孤魂野鬼得以超度升天。然而此次事变,却重新唤醒了久违的噩梦。

    大妖大魔开始重整旗鼓,鬼魅魍魉自发夜里拦路;先是出了个什么天妖谷,再又聚集了什么个万魔渊;有人自称群魔老祖,有人道号天煞孤星……各种可怕瘆人之处,阴森骇然之地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头。

    话虽如此,各路英雄豪杰,僧尼道俗也是大展神威,降妖除魔。有什么长相如野猪却一身清气的异兽;有什么御风而行能神游九天的猛禽;有什么龟蛇盘结又道法自然的道士;有什么仗剑行走可一步十人的游侠……修行正道,责任大如泰山,值此天纲失常之际,自然替天行道,奋不顾身。

    只是各大妖魔鬼怪四处害人,茹毛饮血,无恶不作。苦了这世间百姓、天地生灵,天天提心吊胆,夜夜辗转难眠,生怕一不小心就曝尸荒野,成了枉死之徒。

    各个宗门派别已经察觉天道归隐,神圣绝迹,只怕这次灵气风暴过后,便是无穷无尽的折腾。正道之人替天行道,邪恶之徒放火行凶,正邪之争将永无宁日。然而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适时耳。究竟是豪杰辈出匡扶正道,还是妖魔横行祸乱三界,只能静待时间勘验。

    后人见此境地,有歌唱道:

    天地清泰不常在,乾坤异变万物哀。

    仙踪藏匿佛迹隐,地狱幽门不敢开。

    妖魔出,鬼怪行,独走夜路枉遭灾

    人间自有好儿郎,降妖除魔展雄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