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梦里片花知落否? » 第二十七章 纳妾风波

第二十七章 纳妾风波

    原来想到纳妾的不仅是萧长宁一人。在她和君恪冷战期间,皇后也酝酿起了自己的心思。

    凤仪宫。

    今日两位皇子难得一起看望皇后,皇后身边服侍的嬷嬷都能明星看见自家娘娘眼角掩不住的笑漪。

    “儿臣给母后请安。”君宜和君瑜有默契地一同行礼。

    “快起来吧,你们两个难得凑一起,可要陪母后好好说说话。”皇后笑着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

    “母后近来身体可还安好?”君宜关切地问了句。

    “都是老毛病了,气候一转凉这腿就疼。”皇后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轻描淡写地一揭而过,反而问“宜儿,你看着最近清减了些,可是遇见什么不顺了?”

    “让母后担忧了,儿臣并无什么不顺,只是礼部事务最近比较多,有些操劳了。”君宜温声答。

    “母后不是和你说过了,万事以自己身体为重,有你弟弟在朝廷上帮衬你,你不必如此吃力。”

    君宜寡淡点头:“儿臣明白了,以后再也不会这样让母后担忧了。”

    皇后微笑点头:“你是懂事孝顺的,母后一直知道。”

    之后的话题一直在君瑜身上。

    皇后说:“瑜儿,你身为嫡长子,如今又给你父皇添了嫡长孙,一定要做好表率,不可因此骄奢懈怠,也要担任好教育瑞儿的责任,切不可因溺爱毁了国家根基。”

    君瑜神情穆然,“儿臣知道。”

    “你子嗣到底还是稀薄,太子妃如今坐月子,不如再添两位姬妾伺候你。”

    皇后虽然语气温软,君瑜也知道这事是没有商量余地的。

    不过想到爱妻与自己伉俪情深,举案齐眉,他还是提出异议。

    “母后,儿臣与婉柔感情甚笃,她又是你亲自为儿臣挑选的太子妃,还为儿臣诞下了长子,并无过错。”

    皇后神情变得庄严肃穆,“太子妃是无错,但身为国家储君,你有为皇室开枝散叶的责任。历来皇子公主未成年便夭折的在宫里数不胜数,你难道不清楚吗?”

    君瑜看着自己的母亲,觉得这一瞬间她陌生得让自己不认识。

    “如果身为储君便是这般窝囊,儿臣不知道自己为何还要在这位子上如坐针毡。”君瑜最后倔强道。

    “你!你知道自己在说的什么吗?”皇后勃然大怒。

    “儿臣清楚知道自己只想和婉柔一生一世一双人,母后一定要逼儿臣,儿臣宁可即日向父皇辞去太子之位。”

    “你眼里还有我这个母后吗?”皇后气得声音发抖。

    “母后,这是儿臣的最后的坚持,因为太子之位儿臣失去的已经够多了。”君瑜表情染上一丝痛楚。

    君瑜言罢,就转身离开。

    君宜安慰了句皇后,转身去追君瑜。

    “二弟。”君宜在后面喊了句。

    君瑜回头,“大哥,你怎么也出来了?”

    “担心你。”君宜说。

    “我都这么大人了,你担心我什么啊?被劫财还是劫色?”

    听着君瑜这样打趣的语气,君宜也稍放下心。

    “我怕你真的一气之下不做太子了。”君宜也开玩笑道。

    “大哥,或许有一天,我真的不做这太子了也未必。毕竟这位置就像囚笼一样,圈禁了我的一生。”君瑜长叹一句。

    “你的苦我明白。”君宜揽了揽君宜的肩膀。

    “大哥,唯你一人是我知己。”

    却说两位皇子相继离开后,凤仪宫里陷入一片阴云里。

    皇后咬着银牙恨儿子不争气。

    “云心,你说本宫的儿子怎么就这么不中用呢?偏不爱江山,只看着他自己小家庭的温馨。”

    良久,皇后忽然泄气地说。

    “娘娘,太子品德俱佳,才华又出众,自然是未来帝王的最好人选。”云心宽慰道。

    “可哪个帝王背后不是腥风血雨?君瑜太过于雅正端方了,这个位置真的适合他吗?”

    皇后缓了口气,“他今日反应如此强烈,把这事搁置,先稳住他现在的心绪吧。”

    云心应了声“喏”。

    “其实当初君瑜还小时,本宫就看出他有名仕之风。若做那文人,必能成为一代大儒,名满天下。可惜他错就错在生在宫里,生在本宫肚子里。本宫的儿子生来就要承担那天下大任的。”

    然而忽然想到什么似的,她眉间落了一层落寞。

    “要是本宫当年没有一己之私,选的是扶持君宜,或许就不会这样了吧?”

    云心安慰地拍了拍自家娘娘的手背,“娘娘,母亲爱子,本就是天经地义的。大皇子终究不是你亲生的,你没有错。”

    “不,本宫错了。本宫千不该万不该为了巩固君瑜的太子之位,把君宜的天赋和资质全毁了,本宫对不住他生母兰贵人。”

    “娘娘不必如此自责,在皇室平庸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大皇子如今虽然错失了登上那位子的机会,可他到底现在过得平静幸福。将来得了封地,做一逍遥散王,也是好的。”

    “云心你总是这样宽慰本宫,可到底本宫一步错步步错。如今两个儿子都不成气候,本宫真不知以后的路怎么走。”

    皇后当然知道庶子登基对自己的不利,她在后宫独大了一辈子,等新帝登基,她与另一个女人平起平坐不说,新帝的心到底是偏向自己的生母,恐怕连平起平坐都是奢望。

    “娘娘,陛下如今身体尚且康健,小皇孙又尚且年幼。”

    云心一番话激起了皇后的希望。

    儿子不成器,还有孙子呢。

    这个孙子,她一定要好好把他铸造成帝王之材,成为自己以后的倚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