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另类同学会 » 第34章 黄龙受伤

第34章 黄龙受伤

    人生路是坎坷的,曲折的,要走好它,的确不容易。从罗忠红那里回来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在以往的日子里,我们都认为现在形势好,道路是坦畅的,生活是美好的,我们班是最团结的。今天看来并不是这样。王飞被免职,唐晓曼受委屈,李霞日子不好过,而且,同学之间还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这在我们的想象中是不可能发生的,但现在发生了,而且就在眼前,这叫人如何静得下来呢?

    尤其是何飞的事,在人们中间闹得沸沸扬扬,有的说他是咎由自取,有的说他含冤受屈,有的说他早该如此。但不管怎么说这对我们这帮老同学来都是一个打击。特别是我这个当班长的,工作本来就繁忙,还要担心同学们的发展和我们集体的名誉,而且很多问题难以解决。

    晚上我躺在床上,心潮涌动,思绪万千,难以入眠。我想,再这样下去我的脑子可能要崩溃了,我应该到哪儿走走,彻底放松一下。

    但是到哪里去走呢?于是,我想起了老同学周有贵曾经邀请我到他那儿玩的事,我想我应该到他那里去散散心了。

    星期六那天,我邀约陈勇,杨得志一起到周有贵家玩,还带了几根鱼竿。大家开头心情挺沉闷的,但出城后,心情就轻松起来了。

    出了门,我们才发觉当年去周有贵家的那条路上的景物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那条羊肠小道已变成了柏油路;原来那些长着稀稀拉拉杂树的山坡,现在已变成长满葱茏松树林的小丘了;原来眼前的那些茅草房、瓦房,已变成了一座座红白相间的平房。路上再也看不到以前那种人挑马驮的现象和匆匆赶路的人群,看见的是来往的车辆和拿着手机照相的游客。路边原来的山地不再种庄稼,而栽种了许多的烟苗和果树。以前那口凉水井,已经被开发出来,砌起了水沟,在它下面造起了层层梯田。

    我们把车停在路边,特意走到凉水井边看看,看看当年我们曾经停留过的地方。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年我们天真无邪,朝气蓬勃,在井边乘过凉、吃过饭。走到那里,发现我们曾坐过草地还在,那块大石板还在,水仍然是那么清澈透亮,旁边的两棵冬青树长得越发高大稠密!陈勇说:“这里存留有我们童年时代的影子,走到这里好亲切啊!”他走到井边弯下腰去,捧了两捧水喝,说:“好凉快,好甜啊!”杨得志说:“我路过这里几次了,前两年我开车给周友贵拉桃子,旁边的路很窄,坑坑洼洼的,不想几年时间,这里就修成柏油路了,变化好快啊!”

    我说:“现在国家正在搞农村经济建设,实现农村公路村村通。这下周有贵他们进城就方便了。”

    我们沿着当年去周有贵的那条路往前走,走到当年发生火灾的地方,以前那里烧得光秃秃的,现在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了,建起了许多平房,并且路边修了水沟,周围种起了很多树。不知周有贵家在哪里。陈勇打电话给周有贵,周有贵跑到路口来接我们。

    周有贵家住路边第三栋房子,他家被树林和竹林包围着,有条水泥路直通到他家院门口,里面正中位置是一栋宽敞的二层楼的平房,一边还有厢房。门前是个大院坝。院坝上停有一辆红色的小四轮车。

    他有两个孩子,老大是女孩,老二是男孩,他们都已成家立业。老大在城里在一所小学教书,老二在城里做生意。他的父母仍然健在,已七十多岁了。此时老爷子正蹬在地上,一边抽旱烟,一边翻晒院坝里的辣椒。

    我们对他说:“老爷,我们是二十多年前来看望你们的周有贵的同学,你还记得不?”老人家抬起头,睁大眼睛仔细看了看我们,立即笑了起来:“记得记得,你们都变了。感谢你们,你们太辛苦了。今天你们大老远来的,就在我家好好玩玩吧。”他忙给我们安桌子,送茶水,非常热情。

    我们坐在门前的小桌边喝茶聊天,看着天上的蓝天白云,听着周围的鸟叫,耳边吹来阵阵凉风,心情格外舒畅。

    他家喂有猫和狗。母猫下了一窝崽,几只小猫见了我们一点都不害怕,“喵喵”的在我们脚下绕来绕去。那狗呢,趴在窗子下,似睡非睡,时不时抬头看看我们。在他家院中还栽了两棵桂花树,剪得像伞一样,正在开花,散发出浓郁的芳香。

    我说:“周有贵,你家的环境不错啊!”他说:“哪里赶得上你们城里啊!”陈勇接过话说:“城里有什么好?吵死人了。”

    周有贵笑笑说:“我昨天听说你们要来,所以我今天起了个早,为你们准备饭菜。”我说:“这样认真做什么,我们只是随便来你家走走,等会我们还要到水库钓鱼。”他说:“来了就玩一天。我陪你们玩。”

    我们谈笑着。不久,周有贵就将饭菜端出来了。一碗蒸腊肉,一钵煮全鸡,一碗毛豆炒肉沫,一钵嫩瓜煮豇豆,还有一碗豆豉拌辣椒。菜虽然不多,但十分诱人,冒着热气,香味扑鼻,色泽耀眼,吃起来清爽可口。

    接着,周有贵又抱出一个小坛子,说:“这是我自家酿的糯米酒,醇得很。”他刚一打开,立即冒出一股浓郁的酒香味。我尝了一口,顿觉一股清纯热辣的玉液渗透肺腑,浑身舒畅。陈勇和黄得志赶快伸杯子去接。随后,便一边夹菜,一边慢慢品尝起来。我因为要开车,不敢多喝。而陈勇和杨得志喝完一杯又要一杯,一边吃,一边咂咂嘴说饭好吃,酒好喝。

    我问周有贵:“你现在还在种果树吗?”周有贵说:“没种了,改种包谷和水稻了。”我说:“种得好好的,为什么又不种了呢?”他说:“收入不高啊。种桃树前两年还可以,但后几年就变种了,果子越长越小,还会生虫。”

    我问:“你现在土地多吗?”他说:“土地倒不少,自己有几亩,还有亲戚家的几亩。”我说:“你们这里土质很适合种烤烟,你为什么不种烤烟呢?”他说:“种烤烟当然可以。但投资很大,因为我没有烤房和其他设备,再说人手也不够啊。”我说:“种这么多土地,你忙得过来吗?”他说:“忙是肯定的,但有我老爹帮忙哩,他虽然七十多岁了,还可以下地干活。另外,在农忙时节,我的儿子和媳妇也会回家帮忙。”

    我说:“你一家都在忙,那你家收入是不少的了。”他说:“收入比以前好。不瞒你说,除了种地,我还养猪和烤酒哩。”“哦,你还养猪和烤酒。在哪里?”我感到惊奇和疑惑,他向他家厢房一指,“在那里。”我说:“我们去看看!”

    走到他家厢房那里,原来房后是个大猪圈,养有七八条猪。”他说:“再养一个月就可以出槽了。”我说:“你可以啊。这几头猪卖出去,肯定又是几万块钱。”他笑着说:“差不多吧。”

    他又引我走到房子另一端,一股酒糟气扑鼻而来,我发现灶头边有几个铁皮甑子和几个大缸子,我说:“你烤酒规模很大的啊!”他说:“大什么啊,烤的酒大部分自己用,用不完的拿去卖。你们刚才喝的酒就是刚烤的呀!”

    杨得志说:“看不出,你小子样样都做,样样都懂啊!以前是种果专业户,现在又要变成养猪专业户和烤酒专业户了!”

    周有贵说:“谈不上啊,这是生活逼的,我们这么一大家子不做怎么行啊?。”见我们对他投去赞赏的目光,他又说:“我准备把这批猪卖了,贷一点款,明年再建一个大的养猪房,多养几头猪。我现在包谷多,饲料多,酒糟也多。”我说:“你的生产已形成产业链了。你条件好,努力点,争取成为你们村里的大富翁。”周有贵“嘿嘿”笑起来。

    看见我们要走,他便找来几个大瓶子,灌了几瓶酒给我们,说:“这酒你们带回去慢慢喝。”我们说:“不要了,你这是拿去卖钱的。”他说:“咱们老同学,不说这种话。我不缺这几个钱,但也不是白给,喝了酒后你们给我宣传宣传。”陈勇说:“宣传什么啊,老板就在你旁边。”

    陈勇指了指杨得志,杨得志仿佛才醒过来,说:“嗨,你有这么好的酒为什么不早跟我讲啊?我开馆子正愁找不到好酒哩。现在世面上许多酒虽然打的招牌是纯酒,实际上大部分是假的。你烤的酒我要了。”

    周有贵说道:“我的酒好,许多人都来买,黄松林办开办农家乐,经常到我这里要酒哩。今天就剩这点了,你们先拿去喝,等我烤出来了,你们再来拿!”

    不容我们再说,他便把酒塞给我们。我们想着这酒醇,难得,便收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