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一小兵 » 第七章:兴,亡百姓皆苦

第七章:兴,亡百姓皆苦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

    刘煜就和武安国,郑元富,还有屯内几个郡兵出发去了县城。

    到了剧县,刘煜一行直奔糜元景的质舍,刘煜开门见山:“糜老板,别来无恙啊。今日特来取我寄存在这里的700余金。”

    糜元景看到刘煜,笑眯眯的抚须道:“原来是刘公子,你不来我还正想去找你呢,吾家主人听闻我所述,有意结交刘公子,特命小的邀刘公子前去府上赴宴。”

    “哈哈,那可真是太好了,求之不得。”

    刘煜大喜,多条朋友多条路,特别是这汉末需要多用钱的时代,糜竺可是个大土豪。

    “那刘公子就随小的前去吧。吾家主人刚好今日在府上。”

    择日不如撞日,既然来了,那就正好去会一会这个糜竺糜子仲。

    刘煜打定主意,就跟着糜元景坐着马车朝糜府方向驶去。

    至于武安国一行,刘煜安排给了他一个任务,去集市上采购种子和农具,到时在剧县城门口会合。

    不一会,刘煜坐着马车在一处气派的大门前停了下来。

    作为汉末首屈一指的富豪,糜家在剧县的府邸相当的奢华,门口两座石雕大狮子显得格外气派。

    在向管家通报之后,刘煜跟着糜元景,七绕八绕终于到了糜竺招待会客的亭子。

    刘煜近前,才发现这糜竺原来也是个约20多岁的年轻人,和自己想象中的中年男子大相径庭。

    可能是由于常年的养尊处优,糜竺皮肤白皙,保养的极好。此时头戴纶巾,身着昂贵的细绢所制衣料,腰间挂着一块纯白玉佩,一副世家公子的打扮。

    见刘煜前来,微笑的一躬身:“刘公子,在下北海糜竺糜子仲,听元景说的那玉佛吊坠来历,方知刘公子祖上威名,吾平生最爱交友,故而特邀刘公子来舍下做客。”

    “哈哈,子仲先生客气了,吾姓刘名裕字德舆,年二十二,不知先生年岁几何?”刘煜也客套起来。

    “德舆,吾虚长你几岁。”糜竺抚须回答。

    刘煜厚脸皮攀关系的能力越来越强:“既如此,那德舆便冒昧叫一声兄长了。”

    至于刘备玩的桃园三结义的那套,刘煜暂时还没什么兴趣。

    毕竟糜竺说到底只是个商人,在战场上还给不了自己太大帮助,维护好关系即可。

    再者说了,人家一巨富凭啥和你结拜啊,瞧不瞧得上你个白身都是问题,能依仗得无外乎是自己瞎编的汉室宗亲后裔身份罢了。

    “哈哈,甚好。快快入座吧,吾早已准备好薄酒侯刘公子光临。”糜竺说道。

    糜竺不愧是汉末“福布斯榜单”前几的大商人。

    这说话时神态,言辞都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刘煜内心暗道。

    入得亭中坐毕,刘煜又开始行大忽悠之事,汉室宗亲的故事早已驾轻就熟,听得糜竺也不禁为刘煜的遭遇叹息。

    席间两人推杯换盏,糜竺也说起自己在青徐二州的产业和从商的经历。

    刘煜边吃边仔细询问,看是否能听到什么三国人才,也好与之结交。

    正说话间忽听得一声粗豪的声音传来。

    只见一个长相略显猥琐的男子,大步流星走进亭中,进来就嚷嚷道:“大哥,今日请的又是何人呐?”

    刘煜抬头一看:想必这人就是吕蒙白衣渡江,率军投降东吴,坑死关云长的的糜芳了,果然一副小人相。

    还是刘大耳的大舅哥呢,刘煜对这种吃里扒外的人没啥好印象。

    但表面上还是要客气点的,毕竟以后可能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于是刘煜自报家门:“在下乃幽州涿郡人士,姓刘名裕字德舆。”

    “子方,德舆乃中山靖王之后,切不可怠慢。像你这等咋咋呼呼成何体统。”糜竺训斥道。

    “吾省的了。”糜芳嘟囔一声,在旁寻了个位置坐下。

    糜竺摇了摇头,笑着对刘煜说道:“我这二弟名芳字子方,生性洒脱,不好从商,独爱习武,因此在这礼数上多有得罪,德舆兄莫要见怪。”

    “无妨,既是子仲兄弟,那便是我刘德舆的兄弟,来,子方兄,吾当敬你一杯。”言罢,刘煜仰起脖子一饮而尽。

    糜芳见刘煜也是个豪爽人,也不好拒绝,忙回敬一杯。

    这样你一杯,我一杯,不一会两人就勾肩搭背,称兄道弟了。

    “德舆兄,以后在这北海甚至是这青州地界,有用的上小弟的地方尽尽尽...管开口,吾糜子方必定倾力..力...相助。”

    糜芳此时早已经喝多了,说话都开始大舌头,搂着刘煜就开始吹牛皮。

    刘煜见气氛已经烘托差不多了,对糜竺说道:“子仲兄,吾今日前来还刚好有一事相求。得子仲兄资助,吾也算是有了些钱财,因而想在这北海地界购置些田地,不知子仲兄是否有门路?”

    “此事好说,吾家刚好就有土地闲置,若是德舆看得上,可低价转让与你,不知德舆想要多少亩?”

    “吾想先购置4000亩,就是子仲兄这良田价格,吾怕负担不起。”刘煜一副为难之色。

    糜竺听完,微微一笑:“我那闲置田地就在这剧县校场不远,我每亩按照2000钱给汝如何?这个价格已经算是很便宜了。”

    刘煜心里盘算,自己的预算是1500钱一亩,若是按照2000钱的话,就超支了啊。

    也罢,想必这良田应该亩产会比普通的高。自己就先买3000亩吧,剩下的用来买耕牛。

    想到这,刘煜拱手回道:“那小弟就先买下3000亩吧,另外我还想向子仲兄帮我购80头耕牛。”按照刘煜的设想,40亩地配置一头牛,但现在田亩少了,耕牛也少买点吧。

    “这个好说,吾糜家也经营牲畜生意,80头耕牛,按照市价,给德舆你打个折扣,4500钱每头,合计36金,加上买地的钱600金,汝给我635金即可。”

    “哼,还算你有点良心。”刘煜心道。

    “子仲兄,德舆在此先行谢过了。”刘煜说完拱手谢道。

    眼见事情办妥,刘煜也不再过多停留,毕竟他自己在这吃香喝辣,同行的那些兄弟可还给他办事来着。

    “今日叨扰许久,时日不早,吾那几个郡兵兄弟还在城门等着,这就先回去了。三日后,我再过来,兄长还得劳烦你准备下耕牛和田契。”刘煜向糜竺说明缘由起身告辞。

    “好说,好说,三日后在此恭候。”

    二人告别,刘煜又被糜元景带着坐上马车,送至城门口。

    此时武安国已和其余几人在此等着了,身旁几辆独轮车上摆放着各种耕种用的农具和种子。

    见刘煜到来,武安国抱拳上前,“德舆,和众兄弟逛遍集市,将能够买的都买回来了。”

    “做得好,安国大哥。诸位辛苦了,咱们这便回去再让伙军做顿好的,犒劳大家。三日后再叫些人过来,吾等去糜府,有笔大买卖。”说完便领着众人推着独轮车往校场赶去。

    心里却早已经飞向了三日后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