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爱因斯坦 » 爱因斯坦51米列娃的帮助、质能方程的先声、获得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

爱因斯坦51米列娃的帮助、质能方程的先声、获得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

    爱因斯坦51米列娃的帮助、质能方程的先声、获得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

    1905年7月,将提出后来以狭义相对论命名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投给《物理学年鉴》后,爱因斯坦在忐忑不安中躺在床上休息了两个星期,既有身体的劳累,也夹杂着理论新突破的惶恐不安,伟大的理论的另一面在当时的情景下也不乏天马行空似的胡言的意味,爱因斯坦当时对《物理学年鉴》能否接受自己石破天惊、不符物理学主流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焦虑不安。

    在爱因斯坦创作《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时,妻子米列娃·玛丽克帮他一遍遍地检查着文章,爱因斯坦自己评价:“我需要我的妻子,她帮我解决了所有数学问题。”米列娃则在8月份对自己的父亲说:“我们不久前完成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将使我的丈夫名扬世界。”

    后来有人认为狭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和米列娃一起创作的,不过这些说法不足为凭,即使爱因斯坦在一些信件中提及“我们的工作”的话语,也不过是浪漫的谦虚,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米列娃对狭义相对论贡献过自己的思想。沃尔特·艾萨克森在《爱因斯坦传》中评论说:“由现存的所有证据来看,米列娃是一个意见征询者,尽管并不像贝索那样重要。她也帮助检查了爱因斯坦的数学,尽管没有证据表明她提出过什么数学概念。此外,她还不断地鼓励他和容忍他,有时后者是更难做到的。

    如果可以更进一步,那么我们或许可以编织一个美妙的故事,同时唤起潜在的情感共鸣。但是,我们必须遵照现有的证据行事,而不能为了吸引人而妄下结论。在他们的许多书信中,不论是彼此之间的还是写给朋友的,没有一封提到过米列娃关于相对论的任何思想或创造性的概念。

    米列娃也从未声称对爱因斯坦的理论做出过任何实质性的贡献,甚至在后来痛苦的离婚期间也没有向她的家人和密友提起过。”

    不过,在创作狭义相对论这段时期,米列娃和爱因斯坦的关系处于比较和谐的一段时期,8月份,他们一起到塞尔维亚度假,看望了米列娃的朋友和家人,当时米列娃为自己丈夫理论上的新突破很自豪,对自己所处的位置也很满意,爱因斯坦则对妻子此时在自己研究理论时的帮助检查工作以及鼓励自己搞科研和容忍自己疏于家务而念念不忘。

    经过两周的卧床休息、差不多恢复状态后,爱因斯坦于7月中旬(注:《爱因斯坦全集》推测的时间是1905年6月30日-9月22日)又给已经2个月没信件骚扰的经常不来伯尔尼参与奥林匹亚科学院会议的院士康拉德·哈比希特写了封信。爱因斯坦是决意要成全康拉德·哈比希特名闻天下,因为后来被冠以爱因斯坦奇迹年的五篇论文都由爱因斯坦首次在信件中给哈比希特做了提示,上次提及四篇论文的信件时间是1905年5月18日,这次写信时间相隔又是近两个月。

    此时,康拉德·哈比希特正在瑞士格劳宾登州希尔斯县的基督教学校任教,爱因斯坦在信中诙谐的嘲弄哈比希特因为“在洞里离群索居”而变得好话说是“太严肃”,并给出了转变人生的方案,像米歇尔·贝索那样来伯尔尼专利局和自己一起共事:“您变得太严肃了!这都是您在那个该死的洞里离群索居的结果。如果有机会,我就把您推荐给哈勒尔(注:伯尔尼专利局局长弗里德里希·哈勒尔);他也许会偷偷把您安排在专利局当苦力,尽管如此,您也许还是会感到相当快活的。您真的愿意并准备来么?考虑考虑吧,除了8小时的工作外,每天还有8个小时的闲暇时间,而且还有星期天。我希望您能来这里。您很快又会变得像您以前一样顽皮。”

    调侃完,并痴心妄想的顺口邀请哈比希特来伯尔尼共事后,爱因斯坦在信中提及了自己最近的研究状态和对研究方向的考虑,表示自己目前不太看好光谱线的研究:“我这些天过得没什么太大意思;耐人寻味的课题并非总有。至少现在没有什么真能令人激动的问题。当然,光谱线可以算是一个课题;但我认为,这些现象和那些已研究过的现象之间根本不存在某种单一的关系(注:意即爱因斯坦此时认为光谱线是复杂现象,影响因素很多,但不包含本质的新概念新理论,他对这种成熟理论的应用问题兴趣不大),因此,就目前而论,我觉得研究这个问题没什么前途。”

    接着,爱因斯坦在信中再次成全了康拉德·哈比希特在科学史上的大名,在给他的此封信件中提及了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思考发端:“我确实想到了电动力学的一个推论。即相对性原理与麦克斯韦的基本方程相结合时,要求质量成为一个物体所含能量的直接的量度;光传播质量。就镭而言,其质量大概会有可觉察的减少。这种考虑很有趣也很诱人;但是谁知道呢,也许万能的上帝在嘲笑整个这件事,而且也许一直在牵着我的鼻子走。”

    质能方程最早的发端就此在爱因斯坦给哈比希特的信中出现了,未来核物理的理论依据即将伴随狭义相对论而横空出世。

    人总是食人间烟火的,在理论物理学的天空中驰骋纵横的同时,此时还不算大人物的爱因斯坦也不得不为人生之俗事而殚精竭虑,7月20日爱因斯坦将4月30日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正式提交给了苏黎世大学,为此,他随自己的博士学位论文于当天给苏黎世大学哲学系二分部主任鲁道夫·马丁写了一封信,介绍了自己的求学和工作情况,并要求免去申请博士学位的笔试和口试:

    “最尊敬的先生!

    恕我冒味,我凭随信寄去的这篇论文(注:《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申请博士学位。

    我在幕尼黑的路易波尔德高级中学完成了前6年半的学业,并于1896年夏季在阿劳州立中学学习了一年后从该校毕业。1896年-1900年我就读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并于1900年通过了学位考试。在以后的几年中,我曾在几所中学当过一段时间的临时教师,1902年6月我被任命为伯尔尼联邦专利局的技术专家,并且担任此职直到现在。

    我请求凭我随信寄去的学习成绩单,免去口试和笔试。

    谨致崇高的敬意。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就在正式提交博士学位论文这天,爱因斯坦又给康拉德·哈比希特发了一封明信片,通报为了自己正式提交博士学位论文后自己和妻子米列娃喝酒庆祝了,而且两人喝的烂醉如泥。

    7月22日,苏黎世大学哲学系二分部主任鲁道夫·马丁将爱因斯坦提交的博士学位论文正式提交给了爱因斯坦在苏黎世大学的博士生导师阿尔弗雷德·克莱纳博士教授和克莱纳邀请检查爱因斯坦博士学位论文中的数学计算的苏黎世大学数学教授海因里希·布克哈特博士,第二天7月23日,阿尔弗雷德·克莱纳博士教授和海因里希·布克哈特博士教授联名向苏黎世大学正式出具了对爱因斯坦要求授予博士学位申请的鉴定意见。

    爱因斯坦在苏黎世大学的博士生导师阿尔弗雷德·克莱纳博士教授出具的鉴定意见为:

    “因在数学物理学领域(尤其是在分子理论方面)发表了几篇值得注意的论文而出了名的爱因斯坦先生,提交了一篇题为《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的博士论文。他试图根据分子的某些直接的性质,如它们的大小、它们在单位体积内的数目等,来计算可观察的物理常量,以此解决他所选择并向他自己提出的问题。在这类物理常量中他发现,未离解的溶液的粘滞度和扩散系数对解决他的问题很有用,因为这二者以不同的方式依赖于溶解分子的大小和数目,因而就有可能在可观察数据的基础上分别确定这两种量。

    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从数学上确定一种溶液的粘滞度与溶剂的粘滞度之间的差别;既然只有要探索的分子大小的数量级是有可能测定的,要使计算成为可能,就有必要提出几条看上去可接受的人为的假定(如分子是球状的等)。进行计算和论证涉及一些更为困难的流体力学问题,只有在处理数学和物理学问题方面训练有素并有敏锐的判断力的人才敢涉足于此。在我看来,爱因斯坦先生已经证明他有能力成功地处理科学难题;因此我愿建议接受这篇博士论文。

    由于爱因斯坦论文的主要成就是靠运用微分方程获得的,因而具有数学的特性并属于分析力学领域,因此我建议系主任也征求一下我的同事海因里希·布克哈特教授的鉴定意见。”

    克莱纳邀请检查爱因斯坦博士学位论文中的数学计算的苏黎世大学数学教授海因里希·布克哈特博士出具的鉴定意见为:

    “应我的同事克莱纳教授的请求,我复审了爱因斯坦先生的学位论文,并核对了他的计算的最重要的部分,亦即克莱纳教授所指出的所有部分。就我所核对的部分来看,我发现它们准确无误,无一例外,其论述方式表明,作者十分精通文中所涉及的数学方法。因此,如果克莱纳教授提议将此论文作为免试的博士论文予以接受(候选者具有瑞士毕业文凭),我愿毫无保留地支持他的提议。

    文字方面的生硬和方程中的一些笔误在排印时一定要而且完全可以改正过来。”

    (注:布克哈特和克莱纳都漏看了爱因斯坦计算中的一系列错误。1910年一位研究者所获得的实验结果与爱因斯坦的理论预见之间有重大矛盾,促使受因斯坦去核查他是否犯了计算方面的错误。他试图自己找出错误所在,但未能成功。随后,他求助于他的一位合作者,后者发现了错误。)

    7月24日,鲁道夫·马丁将爱因斯坦的博士学位论文、鉴定人意见和7月24日填写的表(表的背面有布克哈特手写的鉴定意见以及苏黎世大学哲学系二分部包括布克哈特等全体13名成员的签名,完全同意同事克莱纳教授接受这篇博士论文及免试的提议)在全系传阅。

    7月27日,苏黎世大学哲学系二分部召开了会议,15名参会人员一致投票同意接受爱因斯坦申请博士学位的请求,同一天,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付了博士费,并最终被授予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