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生如蝼蚁,半生似梦 » 第17章 新时代的农村大年

第17章 新时代的农村大年

    后来几天,大年29,我们屯举办一场春节聚会,各家出份子钱,组织一场自给自足的晚宴和晚会。

    那天一大早,所有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都到操场上集合,安排人员和配置菜单。买菜买肉买酒,烧火准备大菜,热闹非凡,一家人的过年氛围扩大到了全屯的热闹。

    我们家家户户的农村都有办酒席的经验,所以一套流程也很顺利。忙活到了下午,我被叫去准备今晚的晚会主持,主持稿和节目都没有,自由发挥。我便只能自己搜一些乡村主持的稿件,写好了,给我们的村长过目。

    村长人狠话不多,直接甩出今晚主持两个人,男女搭配,男孩子给你找了王志珩。他在那边烧火,你去跟他对稿子吧。还有节目,老人家农忙没准备,年轻人就唱几首歌助助兴吧。

    这也行,我脑子满是问号。我虽然是大学生,但我是个没有文艺细胞的文静女孩啊。搞不来这么自由发挥的晚会呀。我把话传达给了王志珩,他回答了“嗯,知道了”,继续很专心的烧火煮锅里的水。

    没有人看到我的满头问号,我继续问王志珩,“晚会节目怎么办?”王志珩想了想,还是很认真的回答我“阿龙粤语歌可以,就让他唱一首粤语歌。阿勇飙歌也热闹,也让他唱一首拿手歌。阿芳情歌可以,让她唱一首。老云奶奶喜欢唱壮歌,就让她清唱一段土壮歌。马伯伯喜欢听新闻,就让他讲段故事…”

    突然间就茅塞顿开,都是熟人晚会,别拘泥于形式,大家热闹热闹开心就好,节目随机邀请村里人,就着他们喜欢的东西,展示一段。好的不好的都是乐一乐。长的短的晚会随兴而发展。

    傍晚的时候,操场的灯亮了起来,是从村长家拉出来的灯。太阳还没落山,饭菜已上桌,提前广播告诉村民们已准备好晚宴和晚会,到操场上来参加。饭菜很隆重,是办大事的十菜一火锅,大块扣肉,红烧猪脚,羊肉,黑豆腐,鸡肉,鸭肉,红烧鱼,清水虾,酿油包,青菜一盆,配上热腾腾的火锅。

    也太丰盛了,这跟一年前的模样比起来,极其豪华套餐。入座后,我们晚会也跟着开始了。我和王志珩简单的学生装扮,像模像样的把谱儿摆好,照着学校里激昂的语调,歌颂了一番春华秋实,乡野风光,农村的新貌,党的光辉,说了一大堆赞歌。

    然后开始邀请人表演节目,我们担心万事开头难,没人带头会很冷清。所以王志珩亲自上阵,打头阵。唱了一首《情非得已》,是流星花园的主题曲。太霸气威武了,这首歌大部分人都听过,年轻人得劲。刚开始有点紧,后面越唱越放开,居然有点爵士的欢乐在里边。节奏带得真好。

    后来,邀请一个准一个,两个小时都不够闹,没有音乐的,锅碗瓢盆都拿来伴奏。好欢乐的大叔和哥哥们。可能是熟悉的环境和好坏不重要的氛围使然,在一堆锅碗瓢盆的敲打中,我也被推出来唱了一首,我只能唱最近常听的《和你一样》李宇春的低难度歌曲。反正好坏就那样,我没敢问唱的怎样,太羞耻了。

    到晚上九点钟,就不再需要主持人了,闹得自行组成接龙排队表演了。一年需要释放的机会不多,大家能无隔阂的坐在一起开心起来,过完今天再说吧。

    到了晚上十点钟,我家人回去的时候,我也得跟着回去了。不习惯抛头露面,不习惯缺了依赖。不然一会太晚了怎么回家都是个问题,山村没有路灯,太黑了走路很可怕。

    回到家洗漱完,躺床上,操场的方向还是很热闹,吼的歌声也是嘶声力竭,变成场外ktv了,这帮人真是精力旺盛。明天就大年三十,过年了,开心也是正常的。

    也不知道几点停息的,第二天,操场上一片狼籍,大伙们热火朝天的处理后续收尾,把锅碗瓢盆清洗干净,桌子椅子收起来还给租借方。一车一车拉走了昨晚的热闹。只剩下烧柴的木头和草灰。

    大年初一,我们换了一种方式,去镇上的蟠龙庙烧香祈福。早上接近九点,才能出门,我弟电动车带着我,我几个堂哥互相载,大侄子也一起去。在镇上买了几把香,爬到半山腰的蟠龙庙,人很多,香烟缭绕,熏得眼睛都睁不开。我们兄弟几个都表示既然来了,总要烧了香祈福了再走的。边流泪边一把一把的把香插进香案上,然后拜一拜,赶紧下山了。

    晚上回家吃饭也很快,长大了,就没有在外边逗留的意愿了。我们吃完饭也才六点多,几个人相约到操场上烤火放烟花。

    王志珩也在,我们就安静的在夜色下,村里的操场边,田野边,平心静气的聊我的大学,聊海南。总之,说了很多很多的话。我们都避开了“感情”字眼,王志珩还要备战高考,这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谁都不能破坏。

    我们在操场上放烟花,头顶的绚烂,和心中的期待在滋生。我默默许愿,“王志珩高考如愿”。

    晚上九点,我们一边走回家路上,一边聊村里的变化,现在到处在修路,把石头路变成了水泥路。屯里的泥路变成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门口。上边拨款补贴修建屯里的操场和球场,村里越来越现代化。每个村口还有一个扶贫车间,专门供农副产品加工的,里面现在还没有设备。乡村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王志珩把我送回家,他停在大伯家门口,跟我说:“你家到了,进去吧。”我抬头盯着他不可思议的说:“这不是我家,你居然不知道我家在哪?”我家和大伯家的房子格局一模一样,又挨着,门口也是一模一样,经常有人搞错,又自己找到原因,开玩笑的说“果然是亲兄弟,两家一模一样搞错了家门。”

    王志珩抬头对比了两家,低下头摸摸鼻子,跟着我走向旁边的大门,看着我进门了,转身就走了。

    我们在家只到了大年十二就得出发去海南了,我要开学了。王志珩在初七过完就回学校了,他正在走的路是我去年走过的路,暗暗替他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