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穿成假千金她只想种田 » 第90章 卖豆腐

第90章 卖豆腐

    路上有人听到苏二郎在叫卖,好奇的走过来,“二郎,你这是弄的什么啊?”

    二郎停下来,掀开布,给他们看看,“卖的豆腐,很好吃的,来尝尝味道怎么样。”

    说着,二郎就从旁边放着的小碗里夹出来一点豆腐,放到一张小小的油纸上,递给了对面的人。

    对面的人接过来,有些迟疑的看着手中白白嫩嫩的东西,“这东西能吃?好吃吗?”

    “好吃的,尝一尝。”二郎也拿了一点,自己吃了,给众人表示这玩意能吃。

    旁边围观的人见二郎吃了,也跟着要了点,尝了尝。

    那味道……

    真的绝了。

    从没吃过豆腐的人,尝着这软软嫩嫩的豆香味,真的太美妙了。

    “这是什么做的,怎么这么好吃?“一个大娘问道。

    凉凉的,嫩嫩的,滑滑的,再配上葱香,入口就是一个美味啊!

    二郎笑呵呵的说:“这是宁姐交给我的,用豆子做的,叫做豆腐,这还有点豆浆,可以尝一尝。”

    豆浆都是拿小酒杯乘着的,同样白白的,众人刚刚品尝过豆腐,对豆浆的兴趣挺大的。

    众人纷纷端起来小酒杯,喝着小酒杯内的豆浆,味道真的不错。

    二郎又教给众人放了点白糖,味道更好了。

    “味道这么好,豆腐肯定贵吧。”有个大娘想要买但是怕贵。

    二郎一听有人问价,心里暗喜,终于有人想买了,忙说道:“不贵不贵,一文钱两块,就像这么大的一块,如果不想花钱买,也可以用豆子换,一斤豆子一斤豆腐。”

    一斤豆子差不多能出三四斤豆腐,他主打的就是一个薄利多销。

    众人一听,这也不贵啊,谁家没点豆子,钱是不打算拿的,但是豆子谁家都有。

    “你等等,别走啊,我回家拿豆子去。”刚才问话的大娘急忙说。

    “别急,先等等,”二郎喊住了要走的妇人,“先拿着豆腐,待会儿再把豆子拿过来就行。”

    都是一个村里的,他可不担心会没人给。

    若是其他村的也不怕,孩子总归在这多读书呢。

    妇人一听,更加开心了,“好好好,先给我来一斤的豆腐,这豆腐应该怎么吃啊?”

    总不能买了豆腐,不会做吧。

    “把豆腐弄碎了,再配上点小葱,放点盐,若是家里有的话,可以放点香油,味道更好,我家的这个就是放了点香油,所以尝着好吃的多,还有啊……”

    二郎老老实实的把苏宁教的全都说了出来。

    众人没想到二郎这么老实,这新菜的方子就这么说出来了,难道不留着卖钱啊!

    “嘿嘿,我家宁姐姐说了,这方子很简单,爱做菜的人,琢磨琢磨手里就有了,不值得一提。”二郎嘿嘿的笑着,十分的老实憨厚,让人看了更相信这小伙子不会坑人了。

    虽然豆腐是个新颖的,但是看到这么老实的小伙子,众人也愿意买一些。

    不一会儿,几板豆腐就卖完了!

    甚至是村里都没出去。

    本来苏宁的打算是让二郎走街串巷,多喊喊,多卖点,但是没想到这么快就结束了。

    卖完了,一行人回家数钱钱去了,苏宁则是去了学堂,童夫人还没有回她的消息,她现在只能自己一个人努努力了。

    童家。

    童夫人听着外面的热闹,很是想要瞧一瞧,但是一想到自己的身份,还有自己的儿子,就歇了这个心思。

    童夫子瞧着心里难受,他搬到乡下也是想让母亲能够散散心,多出去走动走动,镇上多是有人说闲话的,乡下好一点。

    至少这个村子好一点。

    当初同意来当夫子,除了那些族田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听说这学堂的主意是一户人家家里的媳妇提出来的,而且那个媳妇还是个寡妇,那个寡妇并没有被锁在家中,不让随意出门,反而偶尔回来镇上。

    镇上的人有的会说那个女子,但是他打听过,那个村子里说的人并不多。

    也就是说那个村子环境还是不错的。

    所以他带着母亲来了。

    他带母亲来的目的,不是让母亲换个地方继续锁着自己的。

    “娘,我听说隔壁的苏夫子来找过您,是有什么事儿吗?”童夫子问。

    他想知道那个奇女子能不能把母亲带出去,让母亲过得更舒心。

    童母有些迟疑,犹犹豫豫的开口:“苏夫子确实来找过我,她是想让我去女子学院当夫子,我不知道行不行,本想着和你商量一下的。”

    童夫子闻言眼睛一亮:“这很好啊,母亲的学识教教这些孩子还是足够的,母亲可是外公教出来的。”

    童夫子虽然这一次落榜了,但是童夫子幼年也是经过细心教导的,童母的父亲更是一位举人,学识十分的渊博。

    听到儿子赞同,童母眼睛一亮,转瞬却有暗淡下去,犹豫的开口:“儿子,这不会耽误你吗?”

    童夫子笑着摇摇头:“母亲,这能耽误我什么,这对我反而更有好处,说出去我童伯言的母亲也是个有学之士,更加有爱心,愿意教导这些可怜的孩子读书识字,明心知理。”

    童母这才稍稍的放心:“如果不耽误你,那我就同苏夫子回话说可以。”

    “自然是可以的。母亲,这个村子气息很是和善,母亲若是有些交好的朋友可以出去转转,说说话,聊聊天。”童夫子语重心长的说。

    童母笑着应了,无奈的看着儿子:“到底是你是长辈,还是我是,怎么有一种你在教导我的感觉。”

    童夫子连忙讨饶:“不是不是,自然您是长辈,我是小辈,怎么改教导您呢。”

    童母见儿子紧张了,连忙摆手:“我说笑呢,别放在心上,时间不早了,你该去学堂了。”

    童夫子应了,转身出了门进了学堂。

    童夫子检查了一下昨天布置的作业,看看这些孩子完成的如何。

    大约都是穷苦孩子,除了个别是被家里扔过来的,不愿意学的,其他都是巴不得多学点,学的很认真,检查自然是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