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穿成假千金她只想种田 » 第192章 齐往苏家村

第192章 齐往苏家村

    皇帝瞳孔皱缩,这是真的?

    若真的是,当这是大安朝之福啊。

    “真的想去瞧瞧啊。”皇帝忍不住感叹。

    自家皇弟的运气怎么就这么好呢,竟然能够亲眼看到那千斤的亩产。

    他也有些心动呢。

    可是……

    “高明啊,你说朕去还是不去。”皇帝笑着问旁边的大太监。

    刘高明恭敬的回答:“陛下圣明,自由决断。只求陛下,让奴才一直跟着伺候您就行。”

    皇帝点了点刘高明,笑骂道:“你这泼皮,朕还能舍了你不成!”

    “谢陛下。”刘高明立刻欣喜的跪地磕头。

    “起来吧。”皇帝说,“去吧几位皇子叫来吧。”

    “是,陛下。”

    刘高明出去通报了,他猜着陛下是真的打算出去了。

    早在世子爷第一次送来折子和东西的时候,陛下就想去瞧瞧了,如今,看来是决定了。

    被叫过来的几位皇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明白,这不年不节的,怎么把他们全叫过来了。

    “大哥,你知道吗?”七皇子问大皇子。

    大皇子白了一眼七皇子:“我怎么知道,我也是刚得到的通知。你的消息灵通,你应该比我们知道的多啊。”

    “大哥,你这可就折煞我了,我哪有这个本事,这是什么地方,这是皇宫大内,那可是窥伺帝踪,我可没有大哥的胆子大。”七皇子冷冷的说。

    他可不入这个坑。

    大皇子冷哼一声:“哼!谁有你的胆子啊。”

    其他的几个皇子默默看戏,不掺和。

    几位皇子过来之后,皇帝瞧着这几个年长的皇子,基本上不是成年了,就是快成年了,一个个的心也大了。

    该是时候试试了。

    “眼看秋收已过,虽大体上收入不错,却也一些地方灾民众多,颗粒无收。为了新一年风调雨顺,朕打算斋戒祈福,这段时间不见外人。”皇帝看了眼因这句话心思各异的儿子们,继续说,“只是国不可一日无君,朕打算让你们几兄弟监国。”

    众皇子神色各异的瞧着皇帝,若是皇帝真的打算祈福,那这段时间,可就是他们表现的时候,要知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定下太子,若是自己的表现的好……

    “是,父皇。”众皇子齐齐应道。

    皇帝有安排了一些事情,叫来了一下大臣,告知他们,自己打算祈福之事,便让众人离开准备祈福事宜。

    并不是大型的祭祀,倒也不需要多么的隆重,心诚则灵。

    众人目送皇帝进了寺庙,留下护卫伺候的人,便离开了。

    皇子们摩拳擦掌打算着好好地表现自己,皇子门客们同样做好了准备,这可是大事儿,一定要好好地表现。

    京城十分的热闹,吸引了众人的目光,那小小的山村自然是没有人关注了。

    也不会有人知道,明明是在祈福的人,却已经悄悄离开了,奔向那个小山村了。

    当然,这些都是一二十天后的事情。

    现在,苏家村的折子刚刚的递上去,自然是还没到皇帝的桌案。

    靖王爷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在知道的那一刻,就已经***了。

    主要是县城和州府的那两位,防止他们直接把消息传到上面去,耽误他们的事儿。

    免得有人来抢。

    县城和州府的那位,本来听着有人说有亩产千斤的粮食,都想到弄到自己手里,当做自己的政绩,但是一听靖王爷一家三口在那边,一个个的全部歇菜了。

    只是偷偷摸摸的通过特殊的通道,把这边的消息传过去。

    消息传过去的时候,京都人士正忙着好好表现自己,对于这亩产千斤的粮食,都当做是个笑话。

    “怎么可能有亩产千斤的,怕不是在开玩笑吧。”侯府在苏家村自然也是有暗线的,听到这个消息,直接当做笑话讲给众人听了。

    侯府夫人笑盈盈的看向自己的女儿,给女儿夹了一筷子排骨,“女儿辛苦了,这几日都瘦了,赶紧的补一补。”

    “谢谢娘亲,娘亲真好。”真小姐高兴的接了过来,欣喜的说道。

    侯爷一瞧自己女儿,忽然想起来自己女儿似乎就是在那个地方长大的,便问道:“玉儿,你自幼在那个地方长大,可听说过亩产千斤的粮食吗?”

    欧阳明玉不解的摇了摇头:“亩产千斤?怎么可能,那边的粮食一亩地好的时候,也就二三百斤,怎么可能会有亩产千斤的粮食,会不会是有人想要在爹爹面前表现一下……”谎报了数目。

    侯爷自然也想到了这个,脸瞬间的黑了,“当真是胆子大了。”

    看来该收拾收拾了。

    眼看着侯爷的脸色都变了,众人也不敢在说什么,只能赶紧的吃饭,赶紧的消失。

    吃完饭,侯爷叫住了世子:“你去查一查,看看那边是不是除了问题,若是有小心思就敲打一下,若是……有其他的想法,该处理的处理。”

    “是。孩儿知道了。”世子的眼神也是很冷,竟然有人这么大胆,谎报数目,当真是该死!

    这样的情况,不止侯府一家,都把这亩产千斤当做是一格笑话。

    哪怕不从事农业的,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谁家每个小庄子,小庄子的产出有多少,当大家长的都是知道的。

    明摆着底下人把自己当傻子!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姑息!

    一个个的下命令,要处理底下的人。

    传消息的人,不仅没有得到好处,反而是惹了一身的骚。

    当然,也有那精明的,虽然觉得不可能,但是却派了人去查探消息。

    不管信息真假,总是要多一只耳朵,多一双眼睛,多听一听,看一看。

    就在苏宁不知道的时候,苏家村的人开始变多了。

    而他们现在把这些土豆处理好,储存起来,打算先储存起来。

    谁都知道现在这消息估计已经传出去了,这时候如果往外运,恐怕会不安全,不如先留在这边,这边人手不少,苏家大院的质量又不错,自然不用担心的。

    等消息过去了,在陆陆续续的运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