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崛起,科技制霸! » 第11章 骑虎难下(求追读)

第11章 骑虎难下(求追读)

    皇宫。

    “大伴,工部那边怎样了?”朱由校一边刨木头一边问。

    “回皇上,新的炼铁炉已经建成,王大人说两天后再开炉炼铁。”魏忠贤低着脑袋,十分恭敬。

    “听说工部的左右侍郎对王佐和朱易是大加赞赏,都快夸上天了?”

    “那是他们有眼力,知道朱易手艺非凡,更可见此人成为天子门生,名副其实。”

    “有眼力?确实挺有眼力的,好了,你让人盯着工部,成功了通知朕。”朱由校说完,挥了挥手,让魏忠贤离开。

    “朱易,此人越来越有意思了,竟能说的王佐同意改造炼铁炉,有意思,朕是越来越想见此人了。”朱由校拿起锯子,锯下一块木板。

    离开鲁班园,魏忠贤对着远处招了招手,跑来两个太监。

    “你们盯紧工部那边,一旦炼铁成功,速速通知我。”

    “是,。”

    “还有,你让人盯紧各个官员,特别是东林党那群腐儒,把他们说的话都记下来,回来后一字不差的告诉咱家。”

    “是,厂公。”

    “哼,虽然咱家不信朱易真能改造炼铁炉成功,但咱家也不信王佐是个傻子,如果朱易说的没有丝毫道理,王佐怎么可能听他的?早被撵出去了。

    如此看来,这个朱易有真本事,难道三个月前昏迷时,真的得仙人指点?所以醒来后才会如此聪慧?指甲剪,琉璃镜,哪一样都称得上神物,如此也好,一定要把此人引荐给皇上。”

    魏忠贤双眼微米,闪过一丝寒芒。

    如今,整个北京城都在议论,王佐被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忽悠了。

    而以张庭和赵达为首的许多官员,则是纷纷上书,称赞王佐和朱易。

    于是,京城出现了这样一副奇怪场面,私下里都不看好王佐和朱易,但上书时却对两人大加赞赏,把两人夸得上了天。

    当然,奏折自然写的很谨慎,如果成功了,他们有先见之明。

    如果失败,则与他们无关。

    如此多的赞扬折子如雪花般传入内阁,通过内阁又传给皇上。

    一旦失败,真不知皇上会对王佐和朱易有多失望。

    这正是他们想要的结果,皇上越失望,他们就越高兴。

    朱由校虽躲在鲁班园研究木匠,可所有与朱易有关的折子,他都挨个看了遍。

    看完折子,他神色平淡,没有丝毫波动,让人看不出他的想法。

    见到这样的朱由校,魏忠贤背后直冒凉气,一句话也不敢说。

    但内心却愈发的兴奋,他知道,这或许是一个机会,一个彻底击败东林党,独揽朝政的机会。

    工部试验场,尚书办公之地。

    王佐仿佛一夜间老了数岁,头发变的花白起来,眉头上的皱纹愈发的多了。

    “贤侄,你确信能成功?”

    “尚书大人放心,肯定比以前好上许多,只是,为何非要等新式风机做成后才开始?”

    王佐苦笑道:“贤侄,你可知其他官员如何说咱俩?”

    “他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与咱们何干?只要咱们老老实实干事,他们能把咱们怎样?”

    “唉,贤侄啊,你不知道官场中的道道,你说的没错,可三人成虎的道理你明白吧?就怕皇上相信了,不给咱们证明的机会。”

    “既然如此,那为何还要等?咱们现在立即开始炼铁岂不更好?一旦开动了,难不成皇上会让咱们半途而废?”

    “我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可昨儿晚上,有东厂的人暗中通知我,那位只想看到成功的结果,你现在明白了吗?”王佐无奈苦笑。

    “您说的那位就是……”朱易说着话,伸手指了指头顶。

    “不错。”

    “也就是说,您知道那位不会叫停,所以,只要能增加哪怕一丝的成功概率,咱们也不能放弃,至于早一天或晚一天,反倒不重要了。”

    “不错。”王佐道。

    “大人放心,我才十八岁,连女人啥滋味都没尝过呢,可不想死,不然也太惨了。”朱易安慰道。

    “孽子,你给老夫出来。”

    两人正说着话,一声厉喝从外面传进来,接着就见朱延禧怒气冲冲的走进来。

    “孽子,跟我回家,还愣着做什么?”

    王佐一愣,道:“朱大人,你这是何意?”

    “尚书大人,您说让易儿过来帮忙,我没意见,可我不想朱家绝后。”

    朱延禧为了保住朱易的小命,也是豁出去了,一点也不给王佐面子。

    王佐正为炼铁的事发愁,朱延禧却要带走朱易,顿时急眼了,陕西话都给憋出来了

    “朱延禧,饿告斯你,你现在要是带走这娃子,饿保证,你老朱家断子绝孙,么麻达。”

    “尚书大人,恁要是这么说,俺也豁出去了,这兔崽子一定得跟俺回去。”

    朱延禧是东昌府人,一急眼,家乡话也蹦出来一些。

    朱易一看不好,这是要干架的节奏,连忙道:“父亲,尚书大人,外面的人围满了。”

    “哼,饿喝出去咧。”王佐道。

    朱延禧恶狠狠的瞪了朱易一眼,没说话。

    朱易暗自苦笑,道:“您二位先听我说一句,首先,我保证改建的炼铁炉,肯定能炼出品质更高的生铁,炼铁时间还会缩短,所以,您二位放心就是了,尚书大人,您放心,只要不炼出铁来,我是不会离开的。”

    “孽子,你真想气死老夫吗?”朱延禧怒道。

    朱易道:“老爹,我刚才说了,这次改建炼铁炉肯定成功,您要做好心理准备,而且上头那位时刻盯着呢,如果您老让我现在回去,才会给咱老朱家惹来祸事。”

    “你从小就不爱读书,整日里游手好闲,我知道你喜欢鼓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可炼铁涉及到了国本,如果你们私下改造实验也就算了,可问题是,现在满京城都知道了,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王大人,易儿年轻不知其中凶险,您身为尚书大人,难道也不知道?”朱延禧担忧的看着朱易和王佐。

    王佐指了指头发,道:“朱大人,现在是骑虎难下啊,如弓箭在弦,不得不发,退必死,进,还有一线生机。”说到这里,王佐看向朱易,压低声音道:“如果真如贤侄所说,必能成功,朱大人,您该回去准备一下了,那些煽风点火的人,过得舒服着呢。”

    两人又交谈了几句,朱延禧一脸恼怒的离开了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