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崛起,科技制霸! » 第26章 摇一摇,就出水(求追读)

第26章 摇一摇,就出水(求追读)

    朱易无奈的叹了口气,强挤出一丝笑容来到朱由校面前。

    “臣朱易,见过皇上。”

    看到朱易的模样,站在一旁的朱延禧恨不能上去踹他两脚,骂上一句‘孽子,不知好歹。’

    可他不敢抗命,只能紧闭嘴唇,双眼喷火般的盯着朱易,如果眼光能变成实物,朱易早被打的遍体鳞伤。

    “你就是朱易,果然是英雄出少年,朕早就听过你的大名,指甲剪,镜子,玻璃器皿,每一样都是出人意料,特别是改进炼铁高炉,设计鼓风机,这可是关系着国运的东西,你很好。

    王阁老说这个……抽水机是你造出来,就由你来说说吧,他是怎么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就这么点水,如何缓解关中大旱?”

    说道木工,朱由校顿时来了精神,双眼放光的看着木质抽水机,伸手摸了摸,试着转动摇臂,果然抽出水来。

    “果然玄妙。”

    朱易让人拿出一个三寸来长的螺旋抽水机模型,拆开讲解。

    “皇上,臣让工部匠人试验过,如眼前这种木质抽水机,只要明白其中原理,制作起来并不难,相比水车出水量也大,使用方便,如果能大量生产这种抽水机,送到关中,应能缓解旱情。

    这是人力抽水,还可以改成畜力,如果加上齿轮,抽水的速度还能提升十余倍,不过,那需要钢铁制作的精密齿轮,制作起来会很难,单是这种木质抽水机,只要数量足够,也足以缓解旱情。”

    “皇上,老臣憋不住了,能否让老臣试一试?”一位六十多岁的官员,扑通跪倒在地,脸色激动的说道。

    朱由校拿着抽水机模型翻看,笑道:“自然可以,真金不怕火炼,看你们能否跳出毛病。”

    得了允许,众人呼啦一下围了上去,就连内阁首辅叶向高也挤了过去。

    因为此物实在太过神奇,摇一摇,就能把水吸出来,虽然用模型讲解了一遍,可他们还是不太相信,真如此简单,老祖宗怎么就没发现呢?

    老祖宗如果发现了,大规模推广,怎么还可能有旱灾一说?

    朱易如果知道这些人的想法,只能苦笑,他说的是缓解旱情,可没说消灭旱灾了。

    他还没自大到和大自然对抗的程度。

    “老夫先来摇一摇。”叶向高一发话,其他人纷纷让开,但仍旧挤在周围。

    中国人喜欢看热闹,是有遗传的,老祖宗就好这一口,刻在基因里面了。

    叶向高年事已高,但还有膀子力气,使劲摇了几圈,只出了一点水。

    “老夫年纪大了,摇不动了,但果真能出水,你们来。”

    叶向高来到朱由校身旁,陪着皇帝研究螺旋抽水机模型。

    “你们年轻的来吧,老夫着老胳膊老腿的,恐怕摇不动。”见叶向高摇起来都吃力,王象乾直接退出,他比叶向高还大十余岁呢。

    其他年轻官员自不会退出,这么稀奇的玩意,自然要见识一番,万一寻到什么短处,还能炫耀一番,狠狠地把朱易和工部踩在脚下。

    可以说,绝大部分人都带着挑毛病的心态去摇的。

    明末时期,团结一致为民服务,不存在的。

    各自抱团,相互攻击,维护各自的政治利息,才是明末正常的政治生态。

    “本官身为工部侍郎,还是第一次见到贺礼,各位,能否让本官先摇一摇?”工部侍郎赵达提高声音,对着周围的大臣喊了一声,顿时惹来一阵大笑。

    王佐冷哼一声,没说什么,他身旁的两位阁老神色有些不自然,恶狠狠的瞪了赵达一眼,却无可奈何。

    内阁虽然只有数位成员,也是相互勾心斗角,拉帮结派。

    这一切,朱易尽收眼底。

    “难怪你们斗不过魏忠贤,就你们这内斗也注定了失败。”

    “诸位大人,该我了,都让一让,看本官能摇多快,水量有多大。”

    一位豹头环眼,满脸络腮胡的将军走出来,屡起衣袖,露出壮实的手臂,抓住摇臂,猛地转起来。

    “哗啦啦……”

    出水量比文官多了至少三倍,清澈的池水洒到地上,流的到处都是,官员们纷纷躲开,免得踩一脚泥。

    “还是吴将军果然臂力惊人,如果都如你这般,加上抽水机,旱情立即可解。”孙慎行看着四肢发达的吴将军,啧啧称赞。

    关中大旱,他们礼部也不好受,都要他们祭天祈雨。

    这都好几年了,没一次灵验的,他现在一听祭天祈雨就头疼,祈雨不灵,不知多少人在背后诅咒呢。

    如今好了,有了这般利器,旱情应能稍作缓解。

    “诸位大人,让下官也要一摇吧,别看下官瘦,保证能摇出水来。”

    一位尖嘴猴腮的官员,来到抽水机前,使劲转动了几圈,流出大约一碗水。

    那人不以为耻,反而乐呵呵的对着其他人抱了抱拳,这让其他人甚是鄙夷。

    可此人早就依附于魏忠贤,大多数人都敢怒不敢言,只做没看见。

    “你摇了吗?出水了吗?感觉如何?”

    接下来众人议论纷纷,这句话则成了口头禅。

    朝中大臣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对着抽水机指指点点,品头论足,最后看向朱易,露出震惊的神色。

    抽水机看似很简单,可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和细致的观察,绝不可能做得出来。

    朱易才多大,能有多少生活经验,凭借玩水就造出这种利器,天才已经不足以形容词人。

    “皇上,此物不简单,如果大规模推广,肯定能缓解观众旱情,如此一来,流民就会安定下来,我大明也能抽出更多的经历对付后金以及鞑靼瓦剌,天佑大明。”叶向高来到朱由校身旁,神色凝重道。

    “叶大人说的不错,天佑大明啊,皇后,你感觉今日收到的礼物中,那个最好?”朱由校看了眼陪在一侧的张嫣。

    “每件礼物都不错,臣妾都很喜欢,如非要说哪个最好,臣妾窃以为这个抽水机当拔得头筹。”张嫣不急不缓道。

    “为何?”

    “利国利民。”

    “好,皇后说得好,礼部的礼物虽好,也正好应景,但在国家大事面前,还要数抽水机,叶大人,你以为朕该如何奖赏工部?”朱由校握了握张嫣的玉手,看向叶向高。

    闻听此言,所有人都看向叶向高,想知道他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