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下州刀客 » 第十三章 芽儿

第十三章 芽儿

    清风镖局,正堂。

    杨峥直接问道:“这几年你是不是和陈更茂狼狈为奸,欺压百姓?”

    王振噤若寒蝉,不敢说话。

    杨峥实在不想在这里多待,这些问题其实在镖局外的任何地界都可以问,不过他不想在官府里和大街上问这些,如果真要打起来,在外面杀人总是不太好的。

    “说吧,有无此事。”

    王振低下头,“这个要看怎么说,很多事情都是依照官府之命行事...”

    “把拿百姓的都还回去,然后带着你的弟子,去找官府自首。”

    王振眼中微不可查闪过一丝杀意,这么多年在江湖上摸爬滚打,早就使他能忍常人不能忍之事,也深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

    更重要的,是他需要时间,五湖四海的道上朋友也不是说来就能来的,这让他想到之前发生的一些类似事情,不管是江湖高手,还是官府,那一个最后没有被他解决,那一个不是跪在他的面前,求他王振饶命?

    王振旋即笑道:“明日就办。”

    闯入狼窝,随时准备拔刀的杨峥稍稍平静下来,“江湖中人持强凌弱不是真本事。”

    “是、是...”

    宽袍老者回了清风镖局已经换了新袍子,他倒是一脸惬意,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杨峥转身离开。

    王振卑躬屈膝抱拳:“杨少侠后会有期...”

    等杨峥离开了清风镖局,有人抬来白钢等人,一个个沉睡不醒。

    白钢伤了脖子和脑袋,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变成傻子呆子。

    此等情形,让王振杀心四起。

    他娶了八房,依旧生不出儿子,所以这些年,他把白钢当成自己的亲儿子培养,虽说是好色了点,但男人那个不是三房六妾的?

    过几年,他要将自己的女儿和这偌大的家业都交给白钢,女儿和白钢成婚那天,就是他王振金盆洗手之日。

    可他万万没想到在事业最稳定,名声最响亮,将要交班之际,出现了一个杨峥...

    “师傅?怎么办?”

    王振脸色阴霾,“抬下去疗伤,你们都退下!”

    然后回身问道:“谢师傅?”

    宽袍老者似乎在等待,“你可要想好了,这是第三次,第三次的条件可不好满足。”

    王振沉默片刻,心中一横,“条件是什么?”

    “具体是什么我也不知道。”

    老者踱步道:“不过我劝你,能忍则忍,根基还在,就不怕找不回面子。”

    王振怒喝道:“难道真的要我按照他说的那样做?我王振的脸以后往哪搁?这个江湖会怎么看我?!”

    “他未免也太托大了一些!区区开穴而已,当自己是天下第一?”

    老者摇头道:“我记得师兄曾经说过,不知道是不是笑言,如果再请他出手,他就来当你的女婿。”

    “我师兄那个人,我也琢磨不透的。”

    听到此话,王振神色颓然,说道:“我就不信十万两白银请不来一位高手?”

    老者笑了起来,“当然可以,但是得请一个比我师兄更高的高手,要不然,他到不了清风城。”

    “十年前定下的规矩,清风镖局背后一定是我天阴山。”

    “没有我们天阴山的资源,就凭你?清风镖局能名满天下?”

    王振神情落寞,是啊,他王振,他王振的清风镖局何尝不是别人手套,就像陈更茂是他在清风城的手套一样。

    没有天阴山的支持,没有天阴山的江湖资源,他王振怎么会有今天,怎么才能有这么大的面子在这清风城所辖五百里的地界黑白通吃。

    然后王振跪了下来,乞求道:“看在我清风镖局这么多年勤勤恳恳的份上,请谢师傅上山找苗师伯,只要出了这口恶气,以后我给天阴山当牛做马!”

    老者笑的更欢,“看你说的,难道你不是吗?”

    王振咚的磕了一个响头,“只要不动兰儿,天阴山以后说什么就是什么!”

    趴在地上,王振心中冷笑一声,是啊,他王振在天阴山面前不算什么,不过天阴山在乎的,恰恰是这清风镖局,这几年清风镖局明着暗着往西边运东西,当真是接镖护镖做镖局生意这么简单?

    虽说不能确定,但西边有什么,他王振在江湖上混了这么多年,不是傻子。

    老者沉默了一会,似乎是动了恻隐之心,叹了口气,“起来吧,我明日上山,求一求师兄。”

    ...

    出了清风镖局,路过一个还没打烊的酒铺,打了一斤酒,然后到知府衙门牵回自己的马,随便找了个离城门较近的客栈,今日已经太晚,就不回黄家村了,明日城门一开就走。

    田地里还有活,那才是大事。

    一夜无话。

    早饭过后,杨峥就在城门口等待。

    依旧是昨日那个盘问杨峥的城门小吏,见到杨峥便问道:“事办完了?”

    杨峥点头。

    这时,一队府兵向这里跑来,其中一人说道:“奉清风城卫所副指挥使宇文将军之命,暂时接守城门,请回去待命!”

    城门小吏一脸茫然,连忙说好。

    然后看向杨峥,“有点怪哦,我还没碰到这种事。”

    杨峥问他,“你叫什么?”

    “我叫郭大强。”

    这时城门打开,涌入大批挑着担子推着车子的乡下百姓,都赶着能在集市上找个好位置,早点将东西卖掉,然后早点回家下地干活。

    “明天他们还会再来的。”

    杨峥点头,“我知道。”

    等百姓散了,杨峥翻身上马,“你很不错,好好干。”

    郭大强咧嘴笑了起来,“可我就是一个看门的。”

    杨峥笑道:“不,你看的门对这些老百姓来说,很重要。”

    郭大强低下头,有些腼腆,经常被朋友骂是看门狗,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夸他。

    再看向那个人。

    他已经走远了。

    杨峥心情不错,一路疾驰。

    去往黄家村的乡间小路上,地里已经有人在干活了。

    到了家,黄母弓着腰在清扫院子,见到杨峥明显松了口气,抱怨道:“峥啊,你可算回来了,我和芽儿都担心你,芽儿说等她从地里回来,就要去城里找你呢!”

    一声峥啊,让杨峥有些迷茫,这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他隐隐约约记得少时,父母还在的时候,母亲也是这么唤自己的。

    十几年的打打杀杀,十几年的金戈铁马,让他早就忘了这世上还有如此使人温暖的呼唤。

    “...事情都办完了?吃饭没有?”

    杨峥泛红了眼睛,说道:“办完了,吃了饭回来的,芽儿这么早就去干活了啊?”

    “一般都是早上起床就去,早上凉快,等日头起来就回来。”

    杨峥将马栓好,将刀也放在了一边,背起靠在墙上的锄头,没走出几步就停了下来,尴尬道:“伯母,咱家田地在那边?”

    黄母笑了起来,也不拦着,指了指门前的小道:“那条道直走就到了,芽儿在地里。”

    “好!”

    ...

    杨峥走后,已是满头大汗的黄母,搬来椅子,坐在院子外面,看着那条小道怔怔发呆。

    黄二参军以后,将近十年,这个家中从没有出现过男人,原本期待着儿子打完仗回来,一家三口好好过日子。

    如今儿子死在了战场,与孙女相依为命,苦啊!

    老天开眼,就来了这么一个懂事的晚辈,一个没有家的可怜人,自己就算是死,也有一个能交代后事的人了...

    “多好的孩子啊,要是能娶了芽儿,就更好了...”

    黄母喃喃自语的坐了一会,起身去厨房忙活去了。

    今天中午,杀鸡。

    ...

    杨峥远远的就看到了芽儿在地里忙活,瘦弱的身子干着男人的活。

    这偌大的地里,已经翻出了一大半的新土,看着让人心疼。

    “芽儿!”

    芽儿满头大汗的回头看去,开心的笑了起来。

    似这春风般沐浴人心。

    “黄叔儿,你回来了?”

    “对啊,你在翻土?”

    “嗯,马上就要播种春麦了。”

    杨峥看了看四周,问道:“怎么不用牛?”

    “村里就一头牛,都轮着用,轮到我还有好几天呢。”

    “好,你告诉我,该怎么翻。”

    芽儿笑的更欢,“你是客人不用你干,奶奶知道要骂我的。”

    杨峥气笑道:“别把我当客人。”

    “春麦我不太懂,我家乡那边是种田的,每年这个时候要蓄水、犁田、然后撒种子,等过了一个多月,就扯秧苗,然后插秧。”

    杨峥示意芽儿,“所以我也是干过农活的,只要告诉我怎么做就行。”

    芽儿只好随他,“好吧,你就跟我这样,大概是半步一锄,挖三寸深,把新土翻出来就好了。”

    “好的!”

    说罢,就从芽儿翻土那边开始,一锄下去差不多有半米深,新土怎么样也翻不出来,只好用蛮力。

    芽儿笑着制止,“太深了,再使劲就把锄把掰断了...”

    杨峥哦了一声,重新再来,这次顺利多了,只是不太熟练。

    芽儿看这个学生还挺用心,就开始教育他,“种田种地一个道理,都不能急性子,庄稼种在地里,成长起来有个过程。”

    “你看这新土,不能太深,太深的话,春麦就要费好大的劲儿把根长到最下面,就会忽略了上面的麦芽。太浅了话就吸收不到太多的营养,麦芽同样长不好。”

    “还有,播种完了以后,等夏天浇水的时候不能一次性浇太多,要一天浇一点或是两天浇一点。”

    杨峥认真听着,“这都是谁教你的?”

    “我奶奶,还有我爹,不过我爹离家很早,那时候我还小,他教的道理忘了很多。”

    杨峥打趣道:“那今天你都教给我了,不怕我都学了去?”

    芽儿认真说道:“又不是武功,天底下会种地的,都知道这个道理。”

    杨峥笑了笑,继续干活,问道:“芽儿,咱们家里一共有几块地?”

    芽儿说道:“这块地是我家的保留地,传了好几代。剩下的两块都是官府的,都是佃户田,庄稼收出来后,佃田交了租金,剩下就纳粮了。”

    “这块地的收成就是我和奶奶的口粮了,年景好的时候可以卖点钱,年景不好了,也就勉强够吃吧。”

    “其他的还有吗?”

    芽儿指了指远处的屋子,“屋子后面还有几块小点的,种些应季的蔬菜。我和奶奶吃不了的,就托人拿城里去卖。”

    “我早上出城的时候看到了,大多都是一早去卖菜的。”

    “嗯,我们村专门有干这个的,收我们的菜,拿到城里去卖。”

    “这些活都是你一个人干?”

    “嗯,奶奶的腰前年摔了一次,只能做做家务,不能下地了,不过我也干的动的!”

    杨峥擦了擦汗,“以后我帮你干。”

    芽儿眨巴眼睛,问道:“杨叔,以后不走了吧?”

    杨峥直起腰,“等秋后吧,秋后我回家乡一趟,给爹娘扫扫墓。”

    “那...那扫完墓呢?”

    “再看,将来要干什么还不太确定,不过眼下我就在你家住下了,以后啊,有什么活尽管吩咐我就是。”

    芽儿展颜一笑,“好,你可别怕累!”

    平日沉默寡言的杨峥今天没有沉默,如果沉默是孤独的代名词,那么回到黄家村的杨峥不是孤独的,他很享受,很满足,很快乐,这种感觉前所未有,他不知道会在黄家村待多久,所以他已下定决心去珍惜当下,去维护这种在很多人眼里平平凡凡的日子。

    芽儿也很快乐,她的快乐单纯而美好,她的快乐是终于有个男人出现在她的生活里,这个男人一定会像父亲那样保护她,替她出头,她的快乐也很自私,因为终于有人能分担她的农活,终于有人能替她流汗,终于有人能分担她的孤独和忧愁。

    杨峥不是一个傻子,所以一会的功夫,他已经学到了芽儿的诀窍,而且速度上比芽儿快了好多,他也没觉得有多累,至少比一次次挥刀要轻松多了。

    “...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要刚刚好,不能操之过急,要有一个成长的过程。”

    埋头干活的杨峥脑海中一遍遍的重复芽儿说的道理,心中激动,这不就是武道修行中最好的道理吗?

    太阳升起的时候,芽儿喊道:“杨叔儿,回家吃饭吧。”

    “杨叔...”

    杨峥直起腰,“啊,我早饭在城里吃过了,你回去吃吧,中午你就别来了,我一个人能行。”

    “吃过了也吃点呗,干活饿呢。”

    杨峥笑道:“我不饿,我早上吃的很多,你回去吃。”

    “好吧,我奶奶说中午杀鸡吃,我吃完饭去村头那边买点肉,去菜地摘点菜,中午我炒菜!”

    “不用,就吃昨天的面条挺好的。”

    “你不吃我还吃呢,天天吃面条,我吃够了!”

    “好好好,那你回去忙吧。”

    “嗯,我吃完早饭给你送水来。”

    “好。”

    芽儿走路带风的回了家,吃了早饭就帮助奶奶杀鸡,然后给杨峥送水,然后去卖肉,去摘菜,洗菜,忙得不亦乐乎。

    黄母看芽儿今天心情不错,就提起昨天没说完的事:“芽儿,中午把你爹的信拿出来。”

    芽儿埋怨道:“能不能不提这件事啊,很烦的。”

    黄母叹了一口气,“我都是半个身子入土的人了,再不把你的事情办好,我下去怎么见你爹啊!”

    “这段时间,总感觉身体不对劲,老了,没有多长时间了。”

    芽儿有些生气,无奈道:“奶奶,本来呢,我今天心情很好,你总是说这个说那个,弄的我干活都没劲儿了。”

    “没劲儿别干,不就是洗菜吗,等会我自己洗。”

    芽儿偷偷笑了一声,“我洗我洗,但是奶奶,能不能放我过,这件事就别提了。”

    黄母又叹了口气,问道:“芽儿,他不好吗?你看不上他?”

    “那是我黄叔,是我爹的兄弟,奶奶,您不怕村里笑话啊?”

    “老话说得好,出门在外风雨多,到哪不是一声弟一声哥的,都是在军营,分什么年龄。再说,真要说年龄,你爹能当他叔了!”

    芽儿翻了一个长长的白眼儿,只好说道:“我有心上人了。”

    厨房里,黄母扔掉锅铲,差点砸破了锅,赶紧跑到门口,“谁啊?”

    芽儿用手背擦了擦汗,眼珠一转,“...上次,上次我不是去了城里?在城里认识的,你还没见过...”

    黄母努力去看黄芽儿的脸,看了半天,“你动心了?这天大的事,你可别骗我!”

    “哎呀,没有骗你。”

    黄母有些失望,转身到了厨房,开始干活,再也不问了,孩子长大了,由不得大人操心了。

    中午,芽儿喊杨峥回家吃饭,看到田里翻出来的整洁新土,甚是骄傲,看来这个徒弟学的不错。

    那就夸夸他吧,“杨叔,你真棒!又快干的又好。”

    杨峥擦了把汗,“是你教得好,下午一个时辰就能干完了,下午你也别来了。”

    “好!回去吃饭!马上都凉了!”

    丰盛美味的饭菜,只有在过年的时候芽儿才能吃到这样的美味,肚子里的馋虫早已咕噜乱叫,没忍住偷吃了一口又一口。

    黄母从柜子里拿出来一瓶放了很多年没人喝的酒,酒菜齐了,三人就坐。

    芽儿伸手夹菜,被黄母用筷子打了一下,“不懂规矩,给你杨叔盛碗鸡肉!”

    于是芽儿就恭恭敬敬的给杨峥盛了一碗,又恭恭敬敬的放到杨峥的面前。

    然后以掌击拳,“黄叔,请吃!”

    “没大没小的丫头!”

    黄母骂了一声,说道:“很多话想说,怕你们嫌我这个老妈子啰嗦...”

    “奶奶...”

    黄母只好作罢,“吃吃,先吃,吃完了再说,你黄叔也饿了。”

    杨峥跟芽儿对视一眼,互相认可。

    接下来的日子忙碌又平凡,一日三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杨峥彻底的学会了从芽儿那边学来的道理,村里的人都开始羡慕...

    一时间,芽儿在村里都是仰着头走路的。

    在那些年龄比她小的孩子面前,横着走。

    这一日,村里来了三个人。

    是宇文基和两个府兵,带着官府的文书和一千二百两银子。

    虽然在宣读文书的时候,让黄母和芽儿又重温了黄二的死,让她们努力忘却的伤疤再一次裂开,但至少给黄二正了名,也算是对爷孙倆一个小小的安慰吧。

    公事办完后,宇文基和杨峥出门闲聊。

    宇文基陈述目前清风城官场的变化和处理的结果,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杨峥很是欣慰。

    “朝廷知道了此事后大为震怒,听说世子殿下亲自过问,下令彻查此事,目前从许都来的亲军都尉和巡抚正在查漏补缺,肃清清风城官场风气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我相信都会好的。”

    杨峥点点头,“宇文将军辛苦了,亲军都尉也来了?有没有...”

    宇文基笑了起来,“你说的是平儿吧?这件事因你而起,我在汇报的时候说起过你的名字,他们就问是不是黑甲营...”

    “平儿没来?”

    “没有,亲军都尉府最近忙的很,全国各地的,都出去了。”

    杨峥欣慰道:“平儿也长大了。”

    宇文基有些纳闷,杨峥这样的人才肯定是可以留在军营甚至更进一步的,于是问道:“以杨兄的条件,完全可以...”

    杨峥摆了摆手,“累了,十几年了,确实累了。”

    宇文基懂了,然后问道另外一件事,“杨兄,清风镖局?”

    “我还要问你,清风镖局应该和陈更茂做了不少坏事,欺压百姓的勾当他们也默认了,你们官府不管?”

    “管,当然管。不过凡事得讲究个证据,给陈更茂用了大刑,无济于事,只是说和王振是普通朋友。”

    “百姓呢?”

    “谁敢去状告清风镖局啊。”

    “清风镖局一定有问题。”

    “是的,这点我也承认,我们会暗中调查的。不过,倒是你,一切小心,清风镖局背后可不只是陈更茂,他们在江湖中能存在这么多年长盛不衰,一定有很强大的背景,白的倒是不怕,就怕黑,暗着报复起来,比明着要难缠的多。”

    宇文基担忧道:“杨兄,王振那个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虽然武功不高,弟子也不是多么出众,但这十多年来,还没有仇家能伤到他的根基。”

    “看来,我当日有些托大了,也信了王振的鬼话。”杨峥叹道。

    宇文基默然,说道:“我看此事,杨兄就别管了,我也与亲军都尉府说过了此事,就拿王振和陈更茂沆瀣一气这个事情,虽然暂时找不到证据,不代表朝廷能放过他。”

    “要知道,现在亲军都尉府指挥使可是段天涯将军。”

    杨峥摇头道:“我不管,不代表他能放过我。”

    “那我派兵,将杨兄这里保护起来?”

    杨峥拒绝道:“这个没必要,当日我是以江湖人士的名义与他对立,那现在就用江湖上的规矩来办。”

    宇文基叹了口气,“总觉得他不会善罢甘休,反正杨兄一切小心为上。”

    宇文基指了指院内的爷孙二人,“杨兄是要在这里安家立业?”

    “暂时留在这里,以后的事情再说。”

    宇文基点点头,忽然兴奋道:“杨兄,等清风城事了,我可能会离开清风城去许都。”

    “高就?”

    “那倒不是,我虽然是魏兵,还未打过大仗,想着能上前线历练一下。”

    杨峥其实想劝他,至少说声注意安全之类的,不过这些都是虚话,别人的选择应该予以默默祝福,就像对平儿和韩东来的选择一样。

    然后杨峥想到一个人,说道:“你们清风城城门吏有个叫郭大强的。”

    “是有这个人。”

    “我跟他不是很熟,不过感觉他很不错。”

    “哦,何以见得?”

    “他看门有很久了吧?”

    “有好几年了。”

    “那天早上,开城门的时候,百姓涌入,我看到他眼睛里有好多东西...能看出最多的,是善良。”

    宇文基笑了笑了,“那我得回去好好看看了。”

    “...”

    如此闲聊一会,杨峥告别宇文基。

    回过头来,黄母和芽儿与他对视无言。

    芽儿开口道:“我替我爹,谢谢你。”

    杨峥有些生气了,沉默半晌才说道:“那就快点下地干活。”

    芽儿笑了,笑的像一只天真可爱的黄鹂鸟。

    然后低头在奶奶的耳边说道:“奶奶,这个叔叔真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