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苟在仙界,人间显圣 » 第十七章 悬羊剑宗的故事

第十七章 悬羊剑宗的故事

    李长安这下是真的震惊了。

    那白影竟然还是一名仙人?

    看他状态颇为诡异,似乎既存在于过去,又能影响现世,自己再在勿我峰上住下去,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悬羊剑宗三仙,其一便是创派祖师,听说是一名太乙玄仙,以剑入道,登峰造极,在仙界一众太乙玄仙中名列前茅。

    “另外两名仙人,就是那两位天骄,其中之一成为悬羊剑宗掌门,至今姓名已不被知晓,至于另外一名剑仙……

    “他叫李慕白。”

    “柳师姐为何连他名字都知晓?”李长安疑惑问道。

    “因为他在仙界实在太出名了。”柳十一双眸异彩流转,一反清冷不近人情的常态,多了许多怀春少女的倾慕:“即使相隔一千年,即使天庭有明令下达,要求禁止一切与他有关的记录、讨论,但有些人……

    “无论在哪里,都像是黑夜中的星辰一样光彩夺人。

    “但是……”

    柳十一在这里似是有无限的唏嘘,长久地沉默不语。

    “但是什么?”李长安心头像是有小猫在抓挠,忍不住问道:“后来呢?”

    “后来?”柳十一脸色恢复清冷,语气重新归于平淡,“没有后来了。”

    “后面就是一团迷雾。谁都不知道为什么,强盛一时的悬羊剑宗忽然一夜之间毁灭,所有的门人弟子一夜间死去。

    “甚至连那创派祖师,也陨落于九重霄之上。

    “至于李慕白……有人说他身中诅咒,无声无息地凄惨死去;也有传言说悬羊剑宗毁灭背后,有天庭的指使,而李慕白侥幸逃脱,但在知道真相后,一人一剑杀上天庭,曾经将天庭杀得天翻地覆、血流成河。

    “不过传言之所以是传言,因为无据可查。一千年来,所有关于李慕白的记录都仅限于口耳相传,那些与天地同寿的仙人,虽然也时常有在九州上行走、现世。

    “但是无一例外,都讳莫如深,所以真相就逐渐被埋没在时间长河里了。

    “而勿我峰,如果我猜得没错的话……”

    柳十一瞥了他一眼,“就是李慕白曾经的居所。”

    所以这白影如无意外,就是传言中在天庭杀得血流成河的李慕白?

    李长安全身如有电流划过,忍不住打了个颤抖。现在他心中没有一点恐惧害怕,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升腾而起的羡慕、向往、崇拜。

    杀伐第一的剑仙啊……

    还曾经将天庭给杀得血流成河,这光景只需想一想,就能让人心潮澎湃。

    因为那些饮恨在他剑下的,可都是那些与天地同寿的仙人。

    “那……师姐你有没有听过素素此人?”

    “素素?”柳十一一脸疑惑,“素素是谁?”

    “师姐你也没听过这个名字吗?”李长安惊疑道。

    “我还是第一次听。”柳十一摇摇头,“现在你有两个选择,其一就是找陈寿师兄,另择一处山峰。”

    “其二就是继续呆在勿我峰上。”

    柳十一顿了顿,“以前许多宗内前辈,也知道勿我峰的情况,但他们都选择继续住下来。”

    “毕竟白影只会在月圆之夜出现,而且出现的时间不长,不言不语、行为固定,并不会对现实中人有什么影响。”

    不言不语、行为固定……

    李长安觉得自己昨天晚上碰到的情况,和师姐说的不太一样。

    “只需在月圆之夜避开即可,再及时将侵入体内的阴寒之气排出,就不会有任何影响。我想二师兄之所以安排你住在勿我峰,也是想吓一下你而已。

    “他还不屑于亲自下场来对付你,你需要重视的还是五年后的宗门小比。”

    “感谢师姐解我心中之惑。”

    李长安诚心诚意拜谢道。

    ……

    3个月时间眨眼就过。

    李长安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拍拍身子站起来。

    从青秀峰上回来后,李长安就全身全意投入到修炼中,每天十二时辰,安排得满满当当。

    三个月时间,他凝练窍穴23个,进展不可谓不快。

    但是……

    李长安看了眼手中的白玉瓶,里边空荡荡,从人间界带上来的聚气丹已经消耗殆尽。

    这些聚气丹都是春华堂炼制,使用的是凡间的丹方和灵药,在药效上远远不及悬羊宗的聚气丹。

    不过起码聊胜于无。

    至于悬羊宗的两枚聚气丹,还安安静静在纳物袋中放着。李长安打算最近回一趟人间界,看看何老是否分析完毕。

    不过现在他还有要事要做。

    悬羊宗留给他们全心修炼的3个月时间眨眼已过,今天二师兄陈寿会在传功阁中设坛开讲,传道受业解惑,这种机会当然不容错过。

    此举当然也有检验十名新进弟子修炼成果之意,不过李长安并不在意。

    他这进度,肯定排名前列。

    即使是孙恒,没有强买过来的聚气丹支撑,他的进度也不会快过自己。

    李长安来到相隔不远的陶行广居所,见到这名好友愁容惨淡,心中了然,他应是还没有感应到气机,所以才如此苦恼。

    李长安劝慰他几句后,两人随后来到主峰上的传功阁。

    十名弟子排排坐,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外门、杂役弟子在场。

    李长安很早就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悬羊宗,内门弟子极少,他这批弟子只有区区十名,柳十一这批入门更早的弟子,数量更是少得可怜,目前已知的只有可怜的5个。

    总共也才15人而已。

    悬羊宗此种规模,在人间界只能算是小型宗门。

    但是宗内外门以及杂役弟子却不少,听说加起来足有三四百人,与内门弟子数量对比,比例极为悬殊。

    不过李长安也不太在意,他知道自己这批人中,如若有人一年内还感应不了气机,也会成为外门弟子,如若在一定年限内还不能成功,则是会进一步被贬为杂役弟子。

    两者间数量相差悬殊,较大原因就在此。

    内门弟子,一般是精挑细选、身具灵根者。

    外门弟子,除了由内门被贬而来外,最大的来源其实是那些上山拜师者。

    灵根混杂,或者天赋不佳,虽然能炼气,但上限有限。

    等了好久,二师兄终于姗姗来迟,他架着一道虹光,衣袂飘飘,谪仙般自天而降,潇洒地落在讲坛蒲团上。

    “三个月时间已过,诸位师弟师妹不妨将各自修行成果一一道来。”陈寿扫了众人一眼,微笑着道。

    孙恒骄傲得像个公鸡,迫不及待地第一个跳出来,3个月时间,他凝练窍穴36个,竟然踏入了炼气期二层。

    是这一批人中,踏入炼气期二层的第一人。

    甚至只差一点就能踏入下一个境界,如此进度简直惊人。

    当陶行广等人还在为感应不到气机而苦恼时,孙恒已经将其他人远远甩在后头。

    即使是李长安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