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成朱慈烺,流着泪逆袭 » 第二十一章 终于到达京城,泪目

第二十一章 终于到达京城,泪目

    出城时遇到点麻烦(那么大一辆奇怪的装甲车,当人眼瞎吗),经过一番费力的折腾(主要是花钱),总算是有惊无险地出了城。

    离开永平府没有多远,在一处野地里,四下无人之际,林和宁停下了车。她对孙占奎说:“来,搭把手,把摩托车搬下来。”

    是的,装甲车上面绑了一辆越野摩托,体积刚刚好,没有超标。

    这孩子使出了一把子力气,把摩托车搬运下来,极其轻柔地放在地面上。

    “你看着,我先示范给你看,就这样发动,发动了之后,这是把握方向,这是刹车,一定要记住,控制车速,遇到障碍要减速停下来。”林和宁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受制于交通工具的限制,她增加了一辆摩托车,这样她就能带一个护卫队快速移动,不再被骑马所拖累。

    玄女娘娘竟然传授于我仙器法宝?这是要收我为徒,带我修仙了吗?

    孙占奎又开始脑补了,他激动得呼吸都不通顺了。他只知道说书先生讲的那些神怪传说,看着一本正经教他驾驶摩托车的林和宁,仿佛看见了一个浑身散发光芒的神女。他觉得自己能够这么近距离地靠近神女,是他八辈子修来的福气。他觉得连林女神的叆叇反射的光芒都那么璀璨夺目,摄人心魄。

    花了一个下午,终于教会了孙脑补正确、熟练地使用摩托车(不得不说,男人对机械还是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完全没有接触也能很快上手)。她随即把马儿放生,总算组建了她到明末来的第一支机动队伍。

    孙占奎本来穿着圆领衫,他把下摆撩起来掖进腰带里,露出缅裆裤和绑腿。戴好头盔后发动引擎,一路跟了上去。

    而林一则抱着孩子坐在装甲车的后排,一直不敢说话。坐在这样快速移动的铁盒子里,已经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力。

    这是顶级豪强之家的能耐吗?

    以前还是举人家女儿时,她也不是完全没见识,什么进士、什么巡抚,不说见过,也都听说过。

    但是像林小姐这样英姿飒爽、杀气腾腾乃至神秘到极点的能人异士,她真的是做梦都没有见过。

    心里不能说没有疑虑,也不能说没有胆怯。但是林一是经历过生死的人,她也早已失去了一切,作为少女、作为女儿,她一无所有。既然自己连命都可以不要,那么还有什么好害怕的?想通了这一关节,她忽然松开了眉头,放松了肩膀,打定了主意:好好伺候小姐,照顾两个小主子,报答小姐的恩情之外,其它什么她都不在乎不在意。

    经过五天的磕磕碰碰,这支奇怪的队伍,终于抵达伟大的京城。

    眺望着高耸坚固的城墙,林和宁感叹自己花费了半年时间,才兜兜转转来到这里,真的是不容易啊不容易。

    作为首都,自然不能大摇大摆地开着装甲车进去。他们把车子停在城外的一处山林中,用迷彩网等做了掩护。当然,这个在京城附近,不可能长期不被人发现,他们只能加快行动速度。

    在山脚雇了一辆马车,带着之前诸位大人(甚至包括秦将军)给出的文书,他们总算踏入了京城的城门。

    这可是著名的首都啊,何等的气派、何等的恢弘!真正站在这座古老的城市里,林和宁心情澎湃。她从小听着“天安门”长大,对这里有着特殊的感情。不过这时叫承天门,她还没资格去。

    为了不引人过分注意,她换上了时人流行的竖领斜襟长衫,下面搭配挑线裙(也就是后来的马面裙),踩着低帮皮靴。她挽着松松的发髻,插着一根木笄。一副普通妇人模样,除了戴着稀罕物件叆叇。谁也不知道这个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妇人,在大袖袖子里藏着一把冲锋手枪。

    其实,从本质上说,林和宁算是举目无亲。

    幸好她有钱,先去找到一家客栈落脚,安顿好两只崽子。

    接着她和孙保镖带着拜帖去找左应选当初引荐介绍的同年,人家都已经当京官,他还在地方上奋斗。不过经昌黎保卫战一役,他顺利升官,升任蓟州兵备道山东按察司佥事,作为举人来说,还算是不错,但是就战功来说,就太过委屈。

    为什么要去走左应选这条线,因为……从身份上讲,孙占奎是左应选的人……他是带着左公的命令来京城的。

    左应选的那个同年,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七品官,只住在一个小小的院子,却还像模像样地搞一个门房,守着一个门子。

    当他们敲门,一个肤白貌美、面若好女的小童探出头来,警惕地看着他们。孙占奎送上拜帖和几枚铜钱,那个门子这才转身噔噔噔地跑去传话。

    他们运气相当不错,左应选竟然正好在现场做客。按说他早就应该去上任了,为什么还盘桓在京城?这不得不说,六科给事中的厉害。吏部铨选过了只是一个开始,总得要应付每三年一次的外察吧?这个外察给你评级的上中下等,光是看政绩还不行啊,是不是应该要提前运作运作?

    京城里走动关系也得花时间啊,于是,左公便喝酒喝到现在,都还没动身赴任。

    听到孙占奎的求见,他本身是没有什么触动的,在他眼里,孙只是一个普通的仆从。但是当初是他派遣孙去护送林和宁进京的,不曾想护送到战场上去,一直护送到敌人撤退都还没抵达京城。他早就抛诸脑后,直到今天听到孙的名字,才陡然想起,还有林和宁这个充满谜团的外国“友人”。

    左应选起身行礼,以表敬意。话说他堂堂朝廷命官,完全可以不必如此礼遇一位番邦女子,这全然是左应选真性情流露,视林和宁为同袍同辈。

    一起上过战场的交情,可不是说着玩儿的。

    左应选为自己的好友引荐:“这位林女士,可是兰芳国的使者,在昌黎一战中大显威风,杀得敌军落荒而逃。”他生平最得意的就是守住了昌黎,打退了声名赫赫的黄台吉。

    说罢,还吟诗一首,把林和宁吹捧得天花乱坠,仿若花木兰转世。

    在场的林和宁尴尬得差点抠出一座四合院来。

    其实林和宁来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要找到一个渠道,进入到钦天监下面的历局去。

    历局的主持人是徐光启大佬,这个自不必说,最关键的关键是,里面有很多外国人,她既然立了一个外国人的人设,那么外国人和外国人在一起工作是不是很合情合理呢?

    其次,钦天监本来就是一个堆满了各种设备仪器的技术机构,她要安装一些监测机器,也显得没有那么突兀。

    所以,她的首要目标是进入历局,获得正式的身份。

    “呃……”她正准备开口说话,就被左应选打断了,他捋了捋胡须,扶了扶腰间的埕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当初昌黎一别,左某甚为感怀。不想今日有缘重逢,诸位均安然无恙,当浮一大白。来来来,今日某做东,致美楼,不醉不归哈。”

    说着,就指挥孙占奎去赶马车、订席面。

    “呃……”林和宁有点接不住,她去参加明末士大夫的宴会?这个画风好像有点……神奇。

    话说,嗯,在她印象中,好像明末参加这种宴会的女子都是穿花蝴蝶一般的伎子吧?比如著名的秦淮八艳啥的,穿越者标配的打卡景点。

    尽管左公人家是把她当做尊贵的客人看待,但是她还是有点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