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朱常洛:我真的不想当太子 » 第四章 戚督军甘载民心犹存 赵士桢一语道破天机

第四章 戚督军甘载民心犹存 赵士桢一语道破天机

    朱常洛听得老张头的控告,伸手从面前的烧鸡上掰下来了另一个大腿,起身递给面前老者。

    朱常洛心中暗恼,这一只烧鸡,才吃到嘴里了半个鸡腿,真难啊!

    那老者恭敬地接过了鸡腿,道了谢,从怀中找了张草纸包裹,揣到怀中。

    “她名杜十娘,是我在京中富春院中偶遇,老鸨贪财,这等年纪便欲行梳弄礼,开门赚钱。

    本宫心有不忍,再听得她自有父母离散,带她北上,便是来为她寻亲的。

    不知为何传到有心人士之中,便是本宫贪图女色,这种事情是断然没有的。

    戚金久虽戚督军作战,军纪严明,驻扎在遵化也有些时日了,难道老丈可曾听说过有鱼肉乡邻之事?

    若老丈信我不过,还信不过戚家军不成?”

    朱常洛躬身行礼,解释道。

    杜十娘面色微红,低着头,心里骂这太子爷有选择性的说实话,不过毕竟也没撒谎。

    老张头是读过书之人,听得太子爷温声解释,不由得细细思索起来,再抬头观看杜十娘脸色不像是被强逼掳来,心下便有所悟。

    “请老丈回想一下,搜捕幼女之事,究竟是何人所为,可会是其中有所误会?”

    老张头听闻,脸色越发苍白,扑通一声便跪倒在朱常洛面前,再开口,声音都有些哽咽了:

    “是王家所为,之前驻在遵化城得参军大人,有什么事情都是托这王家所为。

    这次王家打了戚参军的旗号,我等也没有怀疑。”

    老张头犹豫了一下,又道:

    “倒不敢欺瞒太子爷,这王家是真的在搜捕幼女,我等逃难倒也是迫不得已,只不过万万不该围困太子爷行宫。”

    朱常洛听了,心下了然,王家倒是假戏真做,反正这恶名也是让他朱常洛背着。

    “老丈快请起,都怪姓王的这厮,欺上瞒下,鱼肉乡里。”

    朱常洛连忙快步上前,试图搀扶这位老丈。

    可老张头却是趴在地上不肯起来,嘴里面嘟嘟囔囔地不停。

    细细听来,原来是感念二十多年前的戚继光戚督军,后悔自己这次被恶徒所使,竟然怀疑戚家军。

    朱常洛有些感慨,这老者约么六十来岁,二十年前,戚继光驻防蓟镇时,老张头正值壮年,想必印象深刻。

    戚继光一生,戎马疆场,先是东南平倭,后是蓟镇练兵。

    毫不避讳,不论是当时,还是后世,都有人以贪财、贿赂上官等攻击戚继光的人品。

    但朱常洛认为,若是一个时代,只能在败人品、做实事和搏清名、不作为之间选择,前者无疑是比后者可敬得多。

    面前的老者,时隔二十余年还在感怀戚督军的功绩,便是明证。

    “老丈日哭夜哭,难道能洗刷戚参军名誉乎?”

    朱常洛细声劝慰了这老张头半天,可老张头还是哭,朱常洛一急,语气便重了些。

    老张头听闻,果然止住了哭声,也不抹泪,抬腿就往外走。

    朱常洛也不阻拦,而是高声喊道:

    “老丈需谨慎行事,以防那姓王危害与你。”

    老张头洒脱一笑,遥向朱常洛行了一礼,便再不回头的向外走去。

    “要学你大父行事,虽二十余载,百姓仍就怀念恩德。”

    朱常洛见老张头走了,转头对着戚盘宗言道。

    戚盘宗心下也是感慨,他出声的晚,未亲随戚督军统兵,平时战阵操练,未免疑惑,为何军纪如此严苛。但今日一幕,便使他能领悟大父的苦心。

    “太子爷,四周百姓纷纷退去了,可要拔营起寨?若今日贪些晚,明日天亮前总能抵达遵化城的。“

    老张头出去后不到俩时辰,营寨外面的百姓越来越少了,看方向回遵化城的倒是不多,不过也不再围着太子行营,而是四散而去进了山。

    朱常洛摇了摇头,他总感觉哪里不太对,这个时间点儿,鞑虏寇边,可太巧了,而朱常洛从不相信巧合。

    不论是谁,是郑妃、是高淮、或者是哪位看自己不顺眼的士子在背后策划,都不应该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单凭这些百姓,不论是多么汹涌的民意,也是都不可能将自己如何的。

    肯定是有大的在等着呢。

    朱常洛转头看向戚盘宗,下令让他减少发粮的兵卒,把所有夜不收都派出去,巡视去往遵化城的道路中可曾有异。

    又转头看向王安,令他让锦衣缇骑全部扮作百姓入城,尝试将那姓王的豪户绑回来。

    朱常洛看着戚盘宗一脸愤愤,想说又不敢说,挠了挠头,今天拍给戚盘宗的任务,不是安抚百姓,就是探报送信;而出彩的活儿,全交给了王安手下的缇骑。

    这陆军老大哥是不满意了。

    “你也莫要不满,早在京都我就说你要挑选些精锐士卒,让他们特殊训练,以针对这种刺探、潜伏、敌后抓舌头的任务。

    你老是阴奉阳违,现在知道了吧?

    抓紧练兵,之后的任务,多着呢。”

    朱常洛挠了挠头宽慰戚盘宗道。

    这句话倒是没瞎说,这出京还不到三百里,就出了如此事端。

    莫说此行要到辽阳,甚至辽阳更要向东,不知还要出多少惊险危机。

    早些让戚盘宗练兵,倒也不错。

    戚盘宗讪讪地笑着,他自知自己的情况,手下的兵丁,若是让他们列阵攻打遵化城,他敢保证不出两个时辰便能攻克。

    可若是让手下兵丁列阵,乔装进城抓舌头、斩首,可不吝于让张飞绣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张先生,赵先生可有什么良策?”

    戚、王二人领命而下,朱常洛和进到帐来的张凤翔、赵士桢二人说了方才事情,问策道。

    “太子殿下思路详尽,我等不如。”

    张凤翔拍了个马匹,沉默不语,相比是没什么好主意了。

    赵士桢也是讷然。

    “赵先生方才言道,遵化铁矿不行,可有说法?”

    中军帐中等待消息,自不必急,既然没有什么进一步的点子,不妨放松一下。

    毕竟在遵化开采铁矿,武装火器,是朱常洛“建家暴兵”的上上之选。

    听闻得开采铁矿,赵士桢的脸色却突然发白,大声言道:

    “大事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