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朱常洛:我真的不想当太子 » 第三十二章 朱常洛智斗九侍妾 李如梅兼程赶路途

第三十二章 朱常洛智斗九侍妾 李如梅兼程赶路途

    “太子殿下,山海关内并无异样。”

    方才朱常洛营中的巨响,自然是赵士桢做的把戏,假装营中的火药被点的火炸了。

    而所谓的大乱,也不过是戚盘宗控制下的外松内紧罢了。

    为的就是看看山海关内的兵丁有无异动。

    戚盘宗大步走入帐中,汇报道。

    朱常洛点了点头,果然不出所料。

    他还算是比较了解高淮的,这个人只有欺负老百姓、小商小贩的本事。

    连辽东本土的大族,和过往的大商巨贾都不敢动,更何况是他当朝太子!

    既然高淮没有在营房大乱时趁火打劫,那又时何人放的火?

    放这一把火,又是为了什么呢?

    朱常洛脑海中闪过了几个名字,但摇了摇头,总找不出动机。

    “咳。”锦衣卫的靳一川走了进了进来,方才朱常洛要他拿些锦衣卫诏狱里面常用的刑具。

    既然锦衣缇骑不方便动“他朱常洛的女人”,那就只有他朱常洛和身边的小太监亲自动手了。

    靳一川拿来了三样刑具:

    第一样是棍棒,第二样是拶子,第三样便是一沓纸和一盆水。

    分别是杖刑,拶刑和水刑。

    这三种刑具倒都是用法简单,靳一川比比划划间,小太监们已经掌握了用法。

    朱常洛命小太监将这三样刑具放在显眼处,不一定动用,但威慑力总要有的。

    不多时,宫里面给朱常洛送来的侍妾尽皆被请了进来。

    从南到北一溜排开,朱常洛抬眼观瞧,原来共有九人。

    “奴家张盈,参见太子爷。”

    “奴家李霞,参见太子爷。”

    “奴家赵绯,参见太子爷。”

    ……

    朱常洛在坐上看了,心里面咚咚咚跳个不止。

    自从宫里面把侍妾送过来之后,他从未见过,是自觉得可能禁不住诱惑,犯下错误,引得杀身大祸。

    可今日机缘巧合间,却一下子见了九个,个个都是绝色,不由得心中冲动大起。

    朱常洛突然有些明白了,为什么历史上记载,他朱常洛继位之后,连御了郑妃送来的四五个女子,精尽力竭,又吃了颗红丸,最终一命呜呼了。

    他朱常洛这身子,是真的馋啊!

    “你们几人,今晚在做些什么?”一旁的杜十娘突然开了口,问道。

    底下的九个侍妾听得上面有女声言语,心里面知道是传言中勾了朱常洛魂的女子,心中愤懑。

    “自然是想太子爷啦。”一个侍妾娇声道。

    啪!

    杜十娘拍了下桌子,寒声道:

    “你们方才也听了,营帐之中那一声巨响,是有人意欲纵火。

    锦衣缇骑查明,纵火之人就在你们九个之中。

    碍于太子爷颜面,才把你们叫到这里,抬头看,这是什么。”

    九个女子抬头,顺着杜十娘所指的方向看去。

    她们不识得纸张和水盆的作用,却是认得棍棒和拶子。

    九个侍妾不由得害怕的低下了头。

    得,意境全被破坏了。

    朱常洛终于回过了神,看向在那里装凶残的杜十娘。

    啧啧,我的评价是,不如装无辜。

    “咳。”朱常洛轻咳了一声,

    “今日晚间,你们九人是在一起的吗?”

    朱常洛环视了一圈,又道:

    “张盈说。”

    那个名叫张盈的侍妾身子一抖,低声道:

    “我们九个是睡在一起营房之中,睡着之前人都在营房中,奴家睡的沉,睡着之后,便不知晓了。”

    朱常洛让王安将原本伺候他们的宫女太监都打发回宫去了,另请的女子伺候起居。

    因为军中颇为不便,朱常洛便将这几个侍妾都归到一个营房之中居住,本也有互相监视之意。

    “嗯。”朱常洛点头。

    “太子爷。”张盈朝着朱常洛跪爬了两步,抽泣出声,

    “太子爷,奴家怕。”

    朱常洛心中冷笑,突然有些明白了放这把火的意思。

    他朱常洛的侍妾自然是只能由他问讯,而他这个好色之人,见了这么多美丽女子,又如何能够把持的住?

    问来问去不仅什么都问不出来,还会问到床上去。

    哼,想骗龙种啊?

    没那么简单!

    朱常洛心中计议大定,站起身来。

    帐外,王安坐在小凳子上,听着帐内的声响,心中喜忧参半。

    喜的是朱常洛终于回心转意;

    忧的是朱常洛身体遭受不住。

    “王公公,李将军到了。”有小太监小跑过来,向王安报道。

    “快快安排住处。”王安忙道。

    原来,还早在遵化驻扎之时,朱常洛便想,步兵交与戚家将领训练,没有什么问题。

    但辽东之地,终究还是骑兵的天下,辽东善将骑兵者,头一个便是李家。

    李成梁年纪太大,以没了马上厮杀的能力;李如松英年早逝,是为遗憾;李如柏鉴于萨尔浒的表现,也的确有些一般。

    唯独一人,李家老五——李如梅。

    这李家诸人,皆以树木为名,这李如梅这个名字,若是放在两百年之后,妥妥的女性。

    可这李如梅将军,却是一个绝对的硬汉:

    万历二十四年,李如梅出塞300里,大胜而还;

    万历抗倭援朝,在其兄帐下任先锋,拔旗夺寨,箭下连射倭寇家将。

    可等到李如松轻骑捣蒙,中伏身亡,李如梅接任了辽东总兵官时。

    不出半年,却被朝中大员弹劾畏敌不前,夺了总兵官职差。

    倒也讽刺。

    朱常洛言说要请李如梅出山之时,帐下诸人尽皆劝阻:

    李如梅成名已久,更是任过辽东的总兵官。

    又怎么回来朱常洛帐下,为他训练千余马军。

    若是被拒绝了,白白折损太子殿下脸面。

    可朱常洛却是和赵士桢密谈了许久,各自写了一封书信,差遣张凤翔请李如梅出山。

    张凤翔虽是不信这两封信件便能请得李如梅出山,但还是应了差使。

    等到了辽阳城李如梅的住处,初时李如梅接待的热情但拘谨。

    可等李如梅看罢这两封信件之后,却是当场便起身,急匆匆要和张凤翔一同离去。

    来时张凤翔虽不怠慢,但也不过分着急,白天骑马赶路,晚上驿站休息。

    可这回程之时,李如梅却是要昼夜兼程,倒是让张凤翔吃了不少苦头。

    于是,这才半夜时分,赶到了山海关外,朱常洛的营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