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参孙 » 第380章 齐州局势!

第380章 齐州局势!

    “公博人,我父亲尸骨未寒!你竟然投效了夏侯操德!有你这么做臣子的吗?你对得起我父亲对你的栽培吗?”闻讯而来的徐福怒声喝问道。

    面对大公子徐福的厉声喝骂,公博人忽然感到一阵心累,早就听闻这个徐府大公子不成器,没想到对方竟然不成器到这个地步。算了,夏侯操德已经应承自己,对徐府众人既往不咎,自己对于徐府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想到这,默默叩首完后,公博人二话不说,直接起身离开了徐府,向刺史府行去。

    “放开我!你们放开我——!公博人,你个卖主之徒!你妄为臣子——!”

    身后徐府大公子徐福的声音越来越小……

    “公博人……拜见主公!”回到刺史府后,公博人当即向夏侯操德叩首道。

    “好好……我得博人,如大旱逢甘露啊。”见公博人归来、并且叩拜自己、夏侯操德登时大喜,赶紧扶起了他,“博人你放心,你的手臂并非无救。神医安泉已被我从中州调来、为众将调理伤势……他的本命天赋之一就是帮人续接残肢,回头我让其帮你寻一合适肢体安上。虽然第二元神境的肢体不好寻,但是寻一‘和你同系功法的、化神期的残肢’还是寻得到的,只不过倒时候还需你慢慢锻炼,把它重新练回到第二元神境的强度。”

    “公博人……谢主公!”没想到自己还有恢复完好的一天、公博人感激涕零道。

    “哈哈哈……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夏侯操德笑着拍了拍公博人的肩膀。

    ……

    “师叔!捷报啊……齐州城破!徐公谦气急攻心、郁郁而终,公博人被明公的热情感化、归附了明公,在他的影响力之下,合郡太守徐渭归降,算上之前被‘润安郡太守王广’劝降的寿郡太守元灵,我军已占据了齐州五郡,只差最南方的广陵郡还没有归附了。”廖元庆一脸兴奋地来找参孙汇报道。

    对于廖元庆的一惊一乍,现在参孙已经有些免疫了,开口反问道:“明公占据合城后的人事调动是如何安排的?”

    “人事调动?你等等……我看看……”廖元庆见状赶紧看向奏报后面,“有了……牵合郡太守徐渭为沛郡太守,命公博人为合郡太守,调夏侯子孝、藏洪、虎金、向宠等将驻守合郡,协助合郡太守公博人建立合郡防线……咦,奇怪?为何是建立防线?而不是顺势攻下广陵郡?”看到最后廖元庆有些诧异道。

    “恐怕是广陵郡有变动,弄不好广陵郡太守白云峰已经归附了吴州的势力,明公判断短期内自己已经无法拿下广陵郡,因此要在合郡这个战略要地建立防线、自己则是准备打道回府了。”参孙叹息道。

    “白云峰投靠了吴州势力?”廖元庆一惊。

    “述法教现在占据的是吴州的哪个郡?”参孙忽然想起了什么般神色一变道。

    “述法教?前些日子我好像看到一条关于他们的消息……师叔你等一下……我看看玉盘记录!”廖元庆说完赶紧拿起了分玉符,片刻过后,说道:“原本他们扶持了一名叫做吴仲的傀儡、占据了吴州会越郡。现在最新的战报是……他们已经占取了吴郡,正与西北方的建业郡争夺建业郡的归属权。”

    “吴郡?地图拿来我看看!”

    “喔!给——!”廖元庆闻言把‘随身携带的地图’拿了出来。

    参孙伸手接过,在他面前将地图展开。

    顺着地图可以看到,整个大宇王朝沿海的州一共有三个,从上往下分别是青州、齐州和吴州……当然,更正确的说法是两辽之地、青州、齐州和吴州,但两辽之地是大宇王朝的藩国,原则上不属于大宇王朝;所以大宇王朝的沿海之地只有青州、齐州和吴州这三处。

    其中‘两辽之地和青州’的左边、也就是西边是冀州,齐州的左边是中州,而吴州的左边是楚州。

    视线掠过这些大概地理分布,参孙的视线很快就聚焦在吴州。

    可以看到,地图上的吴州总共有六个郡……分别是最南端的、也就是地图最下方的会越郡,在会越郡再往下是深山密林,有‘被称为南蛮的蛮子’居住其中。

    会越郡上面、也就是往北是吴郡,吴郡形状类似于字母D,有弧度的地方都是沿海区域。

    在吴郡的左上角、也就是西北方是建业郡,这建业郡与吴郡毗邻,是‘长河’入海的入海口……这‘长河’是贯穿蜀州、楚州、吴州的一条巨大的河流,将‘南方的楚州、吴州’与‘中原的中州、齐州’隔开,也是楚州与中州、齐州和吴州的分界线。

    除此之外,建业郡再往上、吴州在中原地区还有一个郡,名叫庐江郡,这个郡与建业郡被‘长河’分开,二者隔河相望。

    吴州另外两个郡就与海岸线没什么关系了,它们与楚州相连,被参孙直接略过……他的目光在庐江郡和吴郡上面徘徊,因为这两个郡都与广陵郡相连。

    其中庐江郡是陆地与广陵郡连接,它的整个上方以及右上角、也就是北面与东北面全都与广陵郡有连接。

    而吴郡与广陵郡的连接方式有点奇葩,它有点类似于‘两辽之地’与‘青州的北海郡’的状况,两者中间隔着一个海湾。

    不过相比于‘两辽之地与北海郡’隔着数百里海路的宽广,吴郡和广陵郡的距离就比较狭窄了,只有一百里左右。

    “师叔……你是觉得……”看参孙目光停留在‘吴郡和庐江郡’上就不动了,廖元庆忍不住咽了口吐沫。

    “元庆啊,你觉得支持‘广陵郡白家’的是哪伙势力?是与它陆地相连的庐江郡、还是与它海路相连的吴郡?”

    “庐江郡只有一郡之地,就算它帮助广陵郡,相信明公也不会为此而止步不前……能够让明公有所顾忌、不得不暂息刀兵、在合郡建立防线的,只有势力更大、占据两郡之地的……吴郡?”说到后来廖元庆有些不确定地道。

    “呦呵,懂得分析了啊……有长进!”参孙打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