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这个书生有点凶 »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行省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行省

    而这一次,这个眼线竟然直接潜入耶律恒德的王帐,显然是担心北周的这次调兵是针对大梁。

    耶律恒德的王帐戒备森严,被发现也在意料之中。

    至于北周的反应也很奇怪。

    因为在抓住大梁的眼线之后,他们大可以提出条件,让大梁用金银财物、俘虏或是其他北周紧缺的东西来交换,而大梁一般来说也都会同意。

    除此之外,为了防止大梁的眼线将最新的情报传递回去,北周也有可能会暂时将其扣下作为人质等过个十年八年再跟大梁交易。

    到了那个时候,就算当时那个眼线打探到了再多的消息,对大梁来说也没有价值了。

    可是这一次,他们在抓到大梁的眼线之后,却是直接将人杀了,这属实有些不太寻常。

    按照陈安晏的推断,要么是这个眼线打探到了非死不可的消息,又或者,耶律恒德有他的想法和安排,而这些想法和安排让他必须将这个大梁眼线处死。

    以陈安晏对万通镖局的了解,他们打探到的消息都十分可靠,而且,北周攻打西夏,也这的确说得通,毕竟,北周就是靠着这些手段才有了今日。

    因此,陈安晏在想了想之后却是突然起身。

    “你打算去枢密院?”

    徐镖头已经猜到了陈安晏的意图。

    毕竟,不论是万通镖局还是陈安晏,都无法左右这样的战事。

    所以,如今对于他们来说,最好的选择还是将这个消息告诉杜和安,由他去安排接下来的行动。

    而且,杜和安恐怕还不知道枢密院的眼线已经出事了,若是再继续耽搁下去,大梁恐怕就来不及安排了。

    因此,陈安晏点了点头,算是默认了。

    在他的眼里,枢密院乃是大梁立足的根本,不管是怎样的党争,都必须先保证大梁的安危。

    徐镖头这时候也点了点头,随后却是又接着问道:“倘若你是大梁皇帝或是枢密院使,你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准备怎么做?”

    “自然是帮助西夏,对抗北周!”

    陈安晏想都没想便脱口而出!

    陈安晏心里很清楚,如今的西夏根本就不是北周的对手。

    而且,在北周出其不意的进攻下,西夏极有可能会被一击即溃,等北周整装之后,大梁在想要出手也没有那么容易了。

    这也是为何陈安晏想要立刻将这个消息告诉杜和安的原因。

    不过,看起来徐镖头似乎并不赞同陈安晏的说法,而是微微的摇了摇头。

    陈安晏见了,却是有些意外。

    在他看来,这次若是能帮助西夏抵御北周,那日后西夏必定会更加亲近大梁。

    到了那个时候,再也不会出现北周和西夏联合对抗大梁的情形,说不定,大梁也能趁着这个机会将那两个行省夺回来。

    因此,在陈安晏看来,帮助西夏抵抗北周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可徐镖头这时候却是微微一叹,跟陈安晏提起了一段历史。

    在几十年前,在大梁的西北除了北周和西夏之外,还有两个国家,赵国和秦国。

    赵国位于大梁和北周中间,而秦国位于大梁和西夏中间。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五国一直都相安无事,而且赵国还是大梁的属国。

    后来大梁才知道,北周一直都蠢蠢欲动。

    他们之前吞并了那么多国家,实际上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南下牧马,将整个中原都臣服在他们的铁骑之下。

    因此,虽说五国一直都相安无事,但北周还是开始了他们的动作。

    北周最先找上的是西夏,西夏的面积虽说比北周还要大一些,但却山林遍布,所以他们也很渴望有更多的土地,于是两国一拍即合。

    可是,两国想要对抗大梁,中间还隔着赵国和秦国。

    因此,他们立刻派出使臣前去赵国和秦国游说,想要说服两国一同对抗大梁。

    这两国自然不同意。

    在他们看来,他们两国跟大梁接壤,一旦起了战事,到时候生灵涂炭的自然是他们两国。

    更何况,赵国还是大梁的属国,他们可不敢承受大梁的怒火。

    眼看无法说服两国,北周和西夏合计之后,决定对赵国和秦国下手。

    因为在他们看来,想要对付大梁,就要先拿下赵国和秦国,既然他们不识时务,那就只能用武力来解决。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北周和西夏出使臣前去赵国和秦国游说之后,不光是赵国,秦国也派了使臣前往大梁,将此事告诉了大梁。

    大梁也知道,北周和西夏不会那么轻易善罢甘休,于是也早早准备兵力和粮草。

    果然没过多久,北周和西夏便对赵国和秦国动兵。

    因为两国早有准备,而且有大梁的支援,所以北周和西夏很快就发现不对,无奈之下只能退兵。

    眼看用武力无法解决,他们只能再次派出使臣游说。

    他们告诉两国,赵国和秦国虽然国力尚可,但毕竟是边陲之地,倘若能拿下中原,两国国力必然有质的飞跃。

    而且,北周的使臣告诉赵国,等拿下大梁之后,北周只要秦国和西夏之地,那个时候,整个大梁都是赵国的。

    同样,西夏的使臣也告诉秦国,等拿下大梁之后,他们只要赵国和北周之地。

    不光如此,他们还定下了十分详细的计划,他们告诉两国,一旦开战,可以他们两国的兵力为先锋,这对赵国和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

    两国的这番游说,的确勾起了赵国和秦国的野心。

    其实在过去那些年里,赵国和秦国的历代国君也不是没有想过逐鹿中原,可他们自知国力远不及大梁,因此,这样的念头也只能深埋心底。

    如今对于他们来说,可是一个大好时机。

    赵国甚至还想过,等事成之后,赵国能切断北周以及北周兵力的联系,找机会将北周的兵力全数歼灭,到了那个时候,不论是大梁、北周、西夏还是秦国,都变成了赵国的国土。

    而且,就算不成,他们也能退守大梁,最多就是跟大梁一样,对抗北周而已。

    而秦国也是一样的想法。

    因此,在各怀鬼胎之下,四国最终还是决定联手。

    而且,在商议之后,他们还定下了一个十分阴毒的计策。

    北周和西夏发兵赵国和秦国,赵国和秦国再次向大梁求援。

    大梁派去的五万援兵最终活下来的不到两千人。

    不过,好在最终还是抵抗住了四国的兵力。

    而且,大梁很快又派出了二十万大军。

    四国怎么也没想到,大梁的动作会这么快。

    而且,就算是四国联军,在大梁二十万大军压境之下,最终也只能节节败退。

    很快,赵国和秦国也意识到了,他们根本就无法跟大梁抗衡,只能派出使臣求和。

    但大梁自然不会同意,毕竟,那近五万的冤魂就在他们的头顶。

    不过,大梁这一次也损失惨重。

    除了先前的将近五万大军之外,后来的二十万大军,在拿下赵国和秦国的时候,也只剩下了不到五万。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北周和西夏在这个时候突然反扑。

    在拿下赵国和秦国之后,正是大梁将士最放松的时候,这出其不意的进攻,大梁的将士只能不断退让。

    好在大梁后续的援军很快也赶到了,这时候,北周和西夏派人前来和谈。

    按照他们的意思,可以一起分掉赵国和秦国的土地。

    当时在大梁国内有主战也有主和的,最终还是主和地笑到了最后。

    按照这些主和大臣的意思,之前的战事已经让大梁损失惨重。

    倘若继续跟北周和西夏开战,国库入不敷出。

    而且,相比赵国和秦国来说,北周和西夏更难对付。

    北周以游牧为主,大梁将士的骑术相比北周要逊色不少,而西夏多山林,若是动兵,饷银粮草且先不论,至少要损失二十万乃至三十万将士。

    虽然大梁幅员辽阔,必然也会伤筋动骨。

    因此,在权衡之下还是同意和谈。

    按照北周和西夏的意思,他们愿意跟大梁平分赵国和秦国之地。

    因为他们的反扑已经占了赵国和秦国六成的土地,所以,按照他们的说法,这已经是他们做出了退让。

    不过,大梁自然不会答应。

    毕竟,这次大梁损失惨重,在“据理力争”之下,北周和西夏最终同意赵国和秦国六成之地归大梁所有,而他们则分别占下了赵国和秦国四成之地。

    而这次战事到了最后,北周和西夏反倒是成了最大的赢家。

    在战事之初,他们正面佯装跟大梁的援军交战,为赵国和秦国偷袭创造条件。

    随后又趁着大梁跟赵国以及秦国交战的时候,形成合围之势。

    好在大梁将士最终破口,逃出了不到两千人。

    因此,相比赵国和秦国,北周和西夏的伤亡并不严重。

    特别是后来大梁大军压境的时候,北周和西夏边打边退,但赵国和秦国却不能退,因为这里是他们的国家。

    而大梁将士伤亡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这一次并没有接受赵国和秦国的投降。

    其实,在发现情况不对之后,两国数次派人前来投降,但大梁将近五万冤魂之下,他们选择了赶尽杀绝,这也是为了让其他国家的人知道出卖大梁的下场。

    所以,赵国和秦国的将士,除了一些逃到北周和西夏之外,剩下的都被大梁剿灭了。

    相比之下,北周和西夏的伤亡并不严重,这也是为何他们后来能一口气反扑超过赵国和秦国大半国土的原因。

    不过,这一战也让他们见识到了大梁的国力,因此才选择了和谈。

    而大梁在拿下赵国和秦国六成之地后,便将这两块地纳入了大梁国土,并建了新的行省。

    而这两块地,正是十多年前被北周和西夏抢走的新疆和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