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王爷的新世界 » 第一章 凉王

第一章 凉王

    “驾!驾!驾!”

    快马掠过,惊起一片黄土尘烟。

    马上黑衣劲装武者抓过一个行人,急声问道:

    “王爷现居何处!”

    ……

    西陵县,距魏国都城万里之遥,这是真正的万里,快马传书也得大半个月。

    县城中,相对豪华一的房舍内。

    元启坐在座椅上,紧皱着眉头。

    “啥情况?我不是在喝酒吗?”

    踏进社会,职场压力颇大,迎来送往,不知凡几。尽管他是一个做技术的,但只要在有人的江湖混,就免不了惹上一身江湖习气。

    酒会上,又一次替领导挡酒,喝的昏天暗地。

    可是转眼间却坐在了这里,恍若隔世,不对,这是真的隔世了。

    元启不由暗叹:哎,我的项目啊,刚喝到手。

    “你……先起来吧。”

    半跪在他身前的黑衣劲装武者,声音稍显急切。

    “王爷,皇上命丧宇文博之手,京中再无元氏族人。宇文博心狠手辣,为皇位稳固,定不会放过王爷,还望王爷早作打算!”

    元启揉着生疼的眼角,神志还不太清醒,大量记忆的涌入,让他脑袋极其难受,足有小半刻钟,才有所缓解。

    “凉王?”

    蓦然间,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身份。

    然后不由撇了下嘴巴,“好晦气的名号,不会一来就要凉了吧,听这人的意思,那宇文博还要斩草除根?”

    “这位……额……姑娘?”他现在才得空,正眼瞧了眼前人一眼。见她黑色劲装下,身材凹凸,原来竟是个女的,暗自嘀咕一声“怎么说话粗里粗气的”。

    “王爷唤卑职武韵便可。”

    “武韵姑娘,你先起身,把事情原委与我……本王细细道来,本王好想应对之策。”

    武韵听罢起身,带着稍许不自在坐在座椅上,然后在对面人淡淡的目光下,慢慢的放松下来,开始讲述事情的始末。

    原来这具躯体的前身,自一年前离京之后,京城发生了很多事。

    先是禁军首领,离奇死亡。

    后来魏国两万金甲骑首领,家中暴乱,子嗣互杀,金甲骑也被蚕食一空。

    在后就是与宇文博分庭抗礼的另一位大将军,在南方战线上与陈国交战失利,几乎全军覆没,再无与宇文博抗争的实力。

    至此,宇文博终于等到时机,于是胁迫百官,上奏皇帝,允其冕十旒,乘金车,驾六马,出入用天子銮仪,加九锡。

    半年后,皇帝禅位,宇文博称帝,改国为周。

    又过三个月,皇帝死亡,京中皇族被屠戮一空。

    武韵遵从皇帝遗命,悄然出宮,途中又遇到大量受到牵连,被逐出长安之人。她带着这些人,辗转多次,终于来到西陵。

    一番叙述,元启大致了解了始末,拿捏着脸上的表情,沉声问道:

    “皇…兄他走的安稳吗?”

    “回王爷,皇上是服毒自杀的,很痛苦。”

    “贼子!”元启狠砸了下桌子,“皇兄留下什么话没有?”

    武韵摇摇头,“皇上遗命,让王爷好好的活着。”

    突然的,元启觉得自己胸口发堵,无法抑制的悲伤冲击着他的心脏。

    酸楚疼痛的感觉让他有点喘不上气。

    元启知道这是前身的记忆在影响他的情绪。他不排斥这些东西,这让他有种融入这具躯体,融进这个世界的感觉。

    缓了稍许。

    “你从长安到这里用了多久?”

    武韵稍稍回忆了一下,“卑职因为带着大伙,走的很慢,差不多用了三个月。”

    元启默然,“已经三个月了吗,若是宇文博想杀我,早该派人来了吧。”

    武韵听到这话不知如何回答,她本来就是话不多的人。

    “与你一起来的人被安置在哪里?”

    “回王爷,在县城二十里外的一处山坳。”

    “共有多少人?”

    “两千五百人。”

    “这么多?”

    元启有些惊讶,这可不是一两个人,带着两千多人的队伍走了万里,眼前的女子组织能力很高。

    只是听这女子话里意思,她的目的,报信是一个,带着这两千多人投奔自己也是目的之一。

    想到这里,他脑中忽的一闪,一些记忆又涌了进来,然后他一脸蛋疼的捏了捏下巴。

    因为他想起了一件让他无语的事。

    按照记忆,现在的他,是被西陵县令奉养起来的贵族米虫。

    治理权利?没有!

    军事权力?没有!

    也就是说,他自己还是一个靠别人养活的废物王爷,在这里并没有话语权。

    “我这是当的什么王爷啊!”

    而说到王爷,这个身份更是尴尬,一个无权无势的前朝遗族。

    按照记忆,那位县令可不是个好相与的。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他自己的安危都不能保证,如何能顾及到他人。

    如此想罢,元启抬眼看了看眼前的女子,刚要开口。可一见她满脸的期待神色,拒绝的话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略微迟疑片刻,最终只能暗道一声“罢了!”:“天色尚早,本王去看看与你一起来的那些人?”

    武韵听到这话,嘴角嗫嚅一下,话在嘴边,终究没问出口。

    “卑职遵命。”

    “来人,将家中能吃的东西带上,有多少带多少,尤其把米粮全部装车。”

    武韵一脸菜色,瘦弱骨柴,显然是饿的,从她身上也能想到其他人是什么样。

    于是元启命亲卫带好粮食,有两大车。

    粮食不多,两千多人喝粥的话也就能坚持一天,但这已是他最大的能力了。

    亲卫对王爷的行为也没多想,这位殿下从来都是跳脱的性子,想一出是一出,当初就是因此在京城得罪了实权人物,才声名狼藉,落得远走边陲的下场。

    两驾车一匹马,一行十几人也不是很显眼,出了县城往东走,约莫半个时辰,便到了目的地。

    ……

    到了之后,元启下了马车,立刻便见到一众黑压压的一片人围了过来。大人、小孩皆有,唯独不见一个老人。

    元启一见众人的状况,本已经狠下来的心,立马“咯噔”一下子生疼。

    他虽然已经预料到这些人会很惨,但也没想到会这么惨。

    骨瘦如柴已经不能用来形容他们了。

    西陵三月的天气很冷,这些人只被单薄的衣物裹着,在西北冷风的吹打下,如无处着落的枯草。

    脸上,身上裸露的地方,那皲裂的皮肤,附着在骨头上,让他们像一群行走的骷髅。

    尘土黄沙之上,元启的眼中,只有他们麻木和期望并存的神色,只叫他难以直视。

    麻木是对此前生活的麻木,期望…又是在期望谁?

    更让他动容的是,这些被命运捉弄如此惨的人,眼中却无丝毫戾气,有的只是对自己命运的无可奈何的麻木顺从。

    而最让他难以忍受的是,还有孩子。

    元启蹲下身子,怔怔的看着眼前这个头大如斗,身体瘦小,只有眼睛尤为纯净的孩子。

    怜子之心涌起,眼眶倏然泛红。

    武韵在他身侧,见到这位在京中名声稀烂的王爷,抱着怀里的孩子那份真情流露,眼中蓦然闪过了一丝感动。

    “王爷,这一路上,大家的粮食都是固定配的,那次她父母把仅剩下的粮食给了她,脱离了队伍,再也没回来。

    其实当时离下个镇子只有不到十里,那个镇子的里正不错,给了一些粮食救济,他们只要坚持坚持就能活了。

    可是终究没坚持住。

    大家一路乞讨,有路过的乡镇驱赶我们,也有像那个镇子一样接济我们。

    天灾人祸连年,许多人都吃不饱,被驱赶了大家也没啥怨言,能接济一二的,大伙都做了长生牌,以后若能活下去传代了,要需子孙供奉的。”

    武韵静静地讲述,也没有避讳孩子,孩子很坚强,没哭没闹,大概这个世界所就需要这种坚强吧。

    元启捧着孩子的脸,一动不动的端详片刻,站起身起身,看着眼前的这些充满期盼的眼神,暗自狠狠地咬了咬牙。

    “开灶煮粥,吃饱饭我们进城!”

    “是!王爷。”

    武韵高兴的应声。

    …………

    粥棚支起,片刻后,诱人的米香逸散,两千多人的队伍排成长龙,每个人领完粥都会对元启深深的鞠躬。

    元启默默地注视,受了这份礼,这是他们的感谢方式,他没权力阻止,接受他们的感谢是对他们尊严的尊重。

    待众人食毕,收拾妥当,元启站在队伍的前面,两千多双期待的目光看着他,让他感到压力巨大。

    嘴角蠕动一下,吐出一句虽然不是很洪亮,但也十分坚定的话。

    “让我们一起努力活下去吧,出发!”